運營的長期主義:引流、粘性和口碑

面對用戶我們需要多點真誠,少點套路;想長期的吸引住客戶還需要口碑。想長期運營某個產品而不知道怎麼辦的朋友,我相信這篇文章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幫助。

运营的长期主义:引流、粘性和口碑

上次說了運營的一些思考,借用道、術和具來剖析。每一個點都可以繼續深入探討。但運營中有幾個很重要的關鍵環節,繼續借用“虛”的話來說,一些可以歸為長期主義,一些可以歸為短期主義。

01 運營的長期主義

包括日常運營工作,無論是寫各類文案、跟用戶聊天還是優化一下某個欄目的標題、banner等等,看似平平無奇又不太重要的工作,但是被很多人忽略。這些工作的產出回報需要長期積累才>會體現,以及裡面的每一次的優化效果需要一些時間的檢驗。而這些長期主義指導下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在引流、粘性和口碑這三個關鍵點>。

長期主義的運營工作另外一個特點是哪怕大多數人都知道卻很少人願意做好。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知乎運營,其實是可以為公司帶來巨大的長尾流量,別的平臺大多數都是內容發了以後前幾天沒有量基本就是廢了,唯獨知乎和喜馬拉雅這兩個非常適合知識密集性產品/服務的平臺不太一樣,他們就跟你老爸在家珍藏的酒一樣,前面費點時間精力做出來了,越往後越有價值。

知乎運營幾乎沒有太高門檻,你唯一需要去做的,就是好好選問題好好寫回答好好寫文章。

不過目前來看,很多的甲方公司本身是對知乎非常不屑的,哪怕你跟他們說花個一兩個月甚至更少的時間集中輸出知乎優質內容,後面這邊哪怕一年以後都可以躺著帶來流量。

人家一想,不是立馬帶來效果的?不感興趣。要等一下?不感興趣……

類似的,還有開始對待公眾號運營本身不再重視,認為有東西發著就行,發文章很簡單很低級,追逐短視頻、直播等風口才是真理……這都只是運營的具,只是軀殼和工具,通俗來講都只是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只要重視內容本身,才能以長期主義打敗瞬息萬變的市場,應對隔三差五就興起新的“新媒體形式”。

02 引流:找對地方、路徑設置和誘餌

長期主義工作下的首個重要節點,就是引流。

引流顧名思義,就是把一些流量(人)從一個地方引導到另一個地方。一般來說引到可以直接成交的或者是主要引導成交的地方/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帶著商城、小程序)、個人號/企業微信/客服號。這也是大家前兩年說得很玄很火的私域流量池。

引流的關鍵點有幾個:

1. 平臺的規則要先熟悉

不用多說,各個平臺都會定期發出官方的公告,有很多平臺甚至有創作指南,比如抖音官方就有推出非常詳細的創作者學院。摸熟悉了再去做運營會比只看表面直接入場反而節省時間,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

另外網絡上也會流傳各種各樣的“攻略”“地圖”。網上直接搜也能搜出來,平時多混幾個微信群、小圈子也能獲得。

2. 找到目標用戶,好創造其喜歡的內容

這個也是門內外漢都知道,不過很少有懂得成系統、有組織規劃地去找到自己的目標用戶大概率在哪裡。

有一些平臺/社區本身就是用戶屬性與自己的產品非常契合的,比如美妝品牌必做小紅書,醫美不能錯過新氧等。

有一些綜合性、用戶喜好豐富的,就需要再花點心思去找找,比如還是美妝,到豆瓣等bbs的一些美妝板塊。依據人氣、活躍度、用戶質量先羅列幾十個,慢慢去深耕,後面根據效果用進廢退再補新的就好。

3. 設置對的誘餌

這個誘餌就很微妙,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首先你給的東西對於用戶來說是有價值的,不然他沒有必要專門關注一個營銷號。你給予的東西要麼是他需要的,要麼是他想要的。

如果你常年在垂直板塊輸出內容,比如知乎,就讓對方關注你不要錯過,時不時來一個關注公眾號或者個人號可以領取特定主題禮包。通常可以設置成為免費的電子資料,或者是邊際成本很低的一些試聽課、試用產品等。

4. 內容及誘餌要有誠意

你起碼要有點誠意。東西本身就是真的有價值的而不是騙關注,並且對方獲取的難度要適中。

比如,有一些公眾號想引流,就說自己徵稿,讓別人關注了以後就沒以後了……

還有一些,仗著自己有十來份電子報告,就以為可以打天下。拿來引流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他要別人填個表格上面全是隱私信息才給。

用戶也不是傻子,只能說這樣的想法和做法誠意不足,現在獲取類似資料已經不像十年前,稍微花點時間還是可以弄到想要的一些信息,正確的做法是要麼把資料做成100份的資料包,或者來個1個G;要麼就是把獲取的門檻降低,關注後關鍵詞自動獲取。

真的不要老想著僅靠一招就把天下打下來了,不是沒有人做不到,只是大概率那個人不可能是我們所有人。你完全可以我行我素,反正用戶來不來是他的事情。

一句話,多點真誠,少點套路。哪怕是大家都公認的套路,也要稍微不那麼赤裸裸。

03 粘性:持續性、有誠意有價值的內容

經過前面的引流,新的流量已經來到你的地盤了。

一般廣告公司或者其他乙方給甲方做的,到引流這個關鍵點就完了。但我們做運營的工作並沒有完成;人來了怎麼承載繼續轉化到下一個階段,才能不浪費前面為引流花費的巨大力氣?

這裡有兩個原則:首先內容是好的。不能引流的時候花了好大的精力寫的軟文,關注了公眾號以後呈現的所有東西都不ok,用戶沒有粘性,走了是正常的,不走的不是真愛就是有點別的意圖。其次就是持續保持好的內容。

於是這就需要大量的素材積累和高效利用,素材/選題本身與社會熱點的高度契合。這個內容運營說起來又可以展開三天三夜,這裡還是簡單講一下。

1. 素材哪裡來?

內部資料(產品/業務的介紹)、網絡上各種行業報告等資料、各類專業書籍、同行競品的動態參考、用戶體驗反饋、定期發起問卷等等……

2. 素材如何利用?

長話短說,講一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方法:假設你根據某個社會熱點寫了個微信長文章,裡面有故事、有場景、有金句、有乾貨。可以延展出來很多內容:

  1. 摘取中心思想和金句可以做成海報繼續放到微博、朋友圈等適合放短內容的地方傳播;
  2. 水分去掉乾貨提取出來完善一下做成乾貨科普文發知乎;
  3. 文章摘取部分故事和乾貨內容加點互動錄製成音頻發喜馬拉雅等音頻平臺;
  4. 幾個小故事、小場景都可以拍成短視頻發抖音……

再來個升級版,同樣一個社會事件,裡面涉及的人物,換個立場改編下故事,又是一篇新的文章……比如原本講男女消費觀念的文章,第一篇站在女性立場,下次換成男性立場,下下次中立立場,每一個立場又可以延展非常多的角度……最後加工成文以後,可以按照上述三生萬物的方法,進入輪迴……

根本不愁沒有素材。不是素材不夠用,問題在於會不會變著法子組合和利用。

04 口碑:用戶為先

引流到位了,粘性做好了,只要產品沒問題,或者說有問題但能即使修正優化,用戶體驗好了口碑就有了。

有財大氣粗的老闆以為口碑營銷就是單純的粉絲帶粉絲,讓粉絲拉人頭,簡單粗暴發紅包。來了一撥人第二天掉了九成,大多數都是羊毛黨。

這是本末倒置,發紅包只是手段,只是運營的具,哪怕是運營的道、術和具你都想的明白和清晰,都得建立在產品本身足夠好的基礎上。

營銷策略和手段到位了,口碑效益起來需要時間,因為自發的傳播發酵需要有個過程。除非是短期主義為主的裂變、病毒營銷,但哪怕你刷屏活動成功了,還是回到粘性(把客戶留住)和口碑(持續的老帶新)本質的問題。裂變而來的客戶你還是需要長期運營,最大限度轉化和留住,讓他們對你的地盤產生黏性,產生依賴感。

關於口碑,在產品沒有問題的前提下,用戶定位肯定要有。為什麼是要“有”而不是“準”?主要是大多數時候你的用戶定位會隨著自己的產品發展和業務階段變化,而且用戶本身會變。

結合用戶畫像持續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內容。哪天你的產品也好,服務也好,光是一篇文章或者視頻甚至是音頻的聲音打動了他,他轉發安利給別人也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最後,心態放好。我發現很多說“想通過新媒體給公司帶來客戶”的老闆或者管理層,並不真的想做新媒體,只是單純想有客戶。這樣容易過於急躁而得不償失,結果導向很重要,但不是隻盯結果,而不認真對待過過程。長期主義,就是要看長期。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