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回家心切,隔離爬窗逃跑:失敗的教育產品是不負責任的巨嬰

近日,山東青島一名留學生女子從國外回來,按規定,入境山東人員必須隔離14天。誰知道她回家心切,於是想辦法跳窗逃走。

留學生回家心切,隔離爬窗逃跑:失敗的教育產品是不負責任的巨嬰

她剛剛跳出來,就被管理人員發現了,目前已被強制隔離。她想家情有可原,但是能夠到國外留學,證明在智商和文化水平上也不低了。


留學生回家心切,隔離爬窗逃跑:失敗的教育產品是不負責任的巨嬰

跳窗逃走的行為足以證明,她是個不懂事的巨嬰,完全沒有責任心,做事任由自己的性子,不考慮後果。根本沒想過自己的行為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多大的麻煩,甚至也沒考慮到回家以後萬一感染了家人怎麼辦。

留學生回家心切,隔離爬窗逃跑:失敗的教育產品是不負責任的巨嬰

成績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和一對父母的最終標準。

很多成績好的孩子,未必真優秀。而把孩子送進名校的父母,也未必真的成功。

留學生回家心切,隔離爬窗逃跑:失敗的教育產品是不負責任的巨嬰

孩子上學時,父母只關心他能不能考第1名,能不能上好大學,卻沒有教他如何讓自己的內心強大。所以,孩子的成績稍有下滑,他就一蹶不振。被老師批評一句,就耿耿於懷。

孩子畢業時,父母只想著他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卻沒有告訴他人性複雜,世道艱難,碰壁、吃苦、受委屈可能是常有的事。所以,孩子工作以後,出個差、加個班就叫苦連天。被領導說兩句,就委屈到想辭職。

這樣的孩子,即使如家長的願,考上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學位,但是他自私、脆弱、不懂事,不受歡迎,完全不能適應社會。

其實,每個父母都知道,孩子總歸要離開我們,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與領導和同事共事,走進婚姻,與另一半組建家庭、撫養孩子。

​如果我們真的愛孩子,除了讓他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更應該教會他與人相處、適應社會的能力。

而一個人是否有責任感,決定了他能不能被周圍的人所接納。一個人的是否具備抗挫能力,決定了他能不能很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


留學生回家心切,隔離爬窗逃跑:失敗的教育產品是不負責任的巨嬰

所以,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有責任心和抗挫能力的孩子。比起名校的學歷、留學的經歷和高學位,孩子能在社會上活得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才是作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榮譽。

我是 ,愛讀書、愛寫字,心理學科班出身,持續分享教育相關的信息和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留言,你的喜歡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