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梅島非瘟疫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美國梅島非瘟疫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紐約梅島

梅島黑歷史

梅島(Plum Island)是美國紐約州的一個離島,位於加德納斯灣,長島以東。最長4.8km,最寬1.6km。

由於其獨特的戰略地理位置,1897年美國軍隊在該島上建立軍事工事,用於沿海防衛。在二戰結束前夕進行了間斷性使用。1952年改建為軍用動物和生物戰研究設施。1954年轉歸民用,美國農業部選定該島建立動物疫病中心,主要用來研究外來動物疫病,即針對美國本土沒有但其他地區存在的動物疾病進行研究,目的是保護本國養殖產業。但直到1969年美國政府決定停止生物戰研究之前,該島都一直在執行軍事任務。冷戰期間,該島秘密開展針對家畜的生物武器研究,曾引發多年爭議。

以上信息來源維基百科。

一個芬蘭國際問題專家曾經進行分析,認為非瘟是美國發起的配合貿易戰的一場生物戰。我們平臺之前發佈過這篇文章,可以點此查看:非洲豬瘟是一場生物戰? 我們對文章觀點不做是非評判,僅提供一個看問題的視角。

梅島動物疫病中心對非洲豬瘟疫苗的開發歷程

美國農業部1989年在梅島開啟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項目,迄今已有30年時間。2003年,9/11恐襲之後,梅島的外來動物病研究中心轉隸於新成立的國土安全部。這導致美國農業部對該中心研發費用的削減和方向調整,研究因此中斷,研究團隊解散。2007年高加索地區爆發非瘟疫情,美國農業部決定重啟研發。直到2010年項目才實質重啟。

火星,公眾號:豬相關美國非瘟疫苗研究歷史與現狀——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美國梅島非瘟疫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Douglas Glaudue 在2019年北美PRRS研討會上介紹非瘟疫苗研究進展

梅島的三個候選疫苗:

在非瘟病毒的150個基因中,梅島團隊為什麼選擇了I177L這個基因進行刪除?該團隊使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對基因可能的重要性進行了排序,挑選出三個關鍵基因:Ep152R, L83L, 和 I177L。後續實驗證明,Ep152R是一個關鍵基因,但是無法刪除(PMID 27497620)。L83L實現了刪除,但是刪除後並沒有減弱毒力(PMID 29605728)。而對第三個候選基因I177L的刪除,獲得了良好結果。

ASFV-G-ΔI177L疫苗牛在哪?

從發佈的試驗數據來看,從各方面評估這可能都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一個非瘟弱毒苗。

毒株完全弱化:使用106 HAD50的高劑量肌肉注射時,也不會引起臨床症狀,甚至沒有出現發熱的情況。

不散毒:雖然沒有臨床症狀,卻還是有毒血癥。但是在同群飼養的先天陰性哨兵豬中沒有檢測到病毒和特異性抗體。表明這個疫苗很可能不散毒,或者說散毒劑量達不到感染程度。

保護率高:最重要是,這個疫苗面對強毒親本毒株的攻毒時,給豬提供了保護。在小群體實驗室驗證中,疫苗提供了100%的保護率。且在102 HAD50到106 HAD50的劑量下都可以提供保護。104 HAD50劑量下可以實現無菌免疫,即進入動物體的病毒可以完全被消滅。

ASFV-G-ΔI177L疫苗什麼時候可以商業化?

梅島疫苗的消息在全球養豬行業引起廣泛關注,豬業雜誌Pigprogress對疫苗的主要研究人員Douglas Glaudue進行了採訪。Glaudue在採訪中表示,ΔI177L目前僅進行了實驗室研究,還未在生產中開展驗證。另外還需要經過監管許可。因此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

目前疫苗主要靠從豬原代巨噬細胞中進行提取,還沒有穩定的細胞系來支持疫苗的培養。這也會成為限制商業化的一個因素。

在2019年11月舉行的北美PRRS研討會上,Glaudue曾表示,針對ΔI177L也還缺少一個驗證疫苗安全性和檢查毒力返強的DIVA平臺(Differentiating Infected from Vaccinated,區別感染與免疫)。

Glaudue表示目前也沒有商業夥伴的合作,這意味著研發資金不充足可能限制研發進度。另外美國的研發監管比較嚴格,更無綠色通道可走。因此疫苗真正上市至少還要幾年的時間。

ΔI177L在國內的前景:

美國梅島非瘟疫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Biorxiv的預印論文中,作者表示,美國農業部已經對該疫苗申請了專利保護。

另據消息,國內有些科研機構也早已關注該基因,並已經開展了相關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