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新“幸福觀”?what is 幸福

幸福是生活的目的,其他的都是達到幸福的手段。那麼,什麼是幸福,什麼樣的生活是幸福生活?

我們的幸福觀念,從大體上看,差不了很多:健康、財富、好出身、聰明、長壽。我相信,很少有人覺得這些不是好東西。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人,也各有各的幸福。雖然我們都希望過得幸福,但我們每一個人,還是需要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幸福。

第一個看法是,幸福首先指的是一種生活狀態,而不是指主觀心理。


90後的新“幸福觀”?what is 幸福


有人說,幸福不幸福是主觀的,你欲幸福,則幸福至矣。不是的,至少不完全是。如果你的一個朋友,出了一場車禍,妻女遇難,他自己撞得滿身是傷,躺在病床上,你可以鼓勵他挺住,但要求他感到幸福,似乎有點兒過分。幸福不是你憑感覺就能幸福起來的。

如果一個人處在幸福狀態中,他主觀上也感到幸福;如果一個人處在不幸之中,他通常也感到不幸。我們的感官和感覺,本來就是為了反映現實而發展出來的。感官有時會欺騙我們,但不會始終欺騙我們。要是生物看到的、聽到的永遠是錯覺,是幻覺,眼睛耳朵這些器官就不會發展出來了。

有時候,我們處在不幸的環境之中,又沒有能力去改變這種環境,這時候,我們也許會想,與其徒勞地去改變環境,還不如去改變自己。這時候,我們最希望幸福只是一種主觀感覺。我們無法獲得幸福的狀態,那就讓我們獲得幸福的感覺吧。這有時是個好主意。不過我想提醒一句,改變自己不一定真比改變環境來得容易,我們並不能咬咬牙就把自己的心理狀態改變過來。

我要說的第二個看法是,幸福通常不是一個人的事。


90後的新“幸福觀”?what is 幸福


我們說到幸福,常會提到的是父慈子孝、夫妻恩愛。如果你有個兒子,什麼正經事都不會幹,成天跟幾個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吸食麻醉品,沒錢買藥了就去偷點兒搶點兒。雖然你有錢,住豪宅開豪車,但你還是挺不幸的。為人父母大概都會是這樣:孩子幸福,他就幸福;孩子不幸,他就不幸福。

如果你說,你就是你自己,就只考慮自己幸福,你要是有這樣一個兒子,你就不認他,斷絕父子關係,你能因此變得比較幸福一些嗎? 鬧到不認親生兒子,一般我們會覺得你怪不幸的。

初一想,幸福也就是過上好日子、吃好喝好玩好,但細細琢磨一下,一個人日子過得風光,我們不一定就會說他幸福。一個人當上了大官,對上溜鬚拍馬,對下頤指氣使、作威作福。要說錢財、權勢,他都佔了,可我們會說他過著幸福的生活嗎?好像不會。

第三點,幸福不完全等同於過上了好日子,除了日子過得好,幸福還含有良心平安之類的意思。


90後的新“幸福觀”?what is 幸福


這麼說起來,幸福把人的好處都包括進來了,既包括外在的好處,又包括內在的好處,難怪人們會說所有人都追求幸福,說幸福是人生的目標。

幸福真的無所不包嗎?如果你家養了一隻寵物貓,你餵它,給它鏟屎,逗它玩,它每天吃得飽飽的,好像過得很幸福。但即使如此,大多數人還是不滿足於做一隻寵物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