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心有所向,才無所迷亂


因為心有所向,才無所迷亂


不染一塵埃


圖/Aeppol(韓國)


一個被信仰照徹心底的人,性情是溫和的。與此相反,在經常發脾氣的人身上,非但不會看到他的信仰,連教養也無從談起。因為,脾氣背後連著情緒。說到底,管控情緒的,是你讀過的書,是你受過的教育,是你有過的經歷,以及,曾被誰薰陶或耳濡目染過


底蘊越深厚的人,越不易看到波瀾。


無能者,脾氣難免就會大。脾氣,有效地掩蓋了他的無能,卻也渲染著無能。在亢奮的情緒裡,他們找到了自我,也進一步失去著自我。

人沒一點脾氣是不合適的,而完全活在脾氣裡,更不合適。也因此,絕不能把生活交給這樣一個人,他雞飛狗跳的,你必然也只會一地雞毛。


那些有巨大成就的人,活到最後越活越謙恭。他們身在人生高處,卻從不居高臨下。他們的最大不同,就是智慧而清醒。也就是說,他們很少去臧否他人,卻始終對自身懷有一種愧疚感,常唸叨的一句話是:在這件事上,我或許還不如他呢。這是自我發現的能力,也是自省的能力。

尼采說,一個人如果知道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尼采的話,換成周敦頤的意思是,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所以,活成一朵蓮多麼重要。你知道要什麼,知道活的意義在哪裡,就不會被無謂的人和事物糾纏和侵擾。


因為心有所向,才無所迷亂。


所謂忍受,其實是超然於物外,是輕巧的剝離,是世界紛紛擾擾,不染一塵埃。活到這個份上,差不多就有了仙風道骨,有了鶴儀童顏。所謂沒有了煩惱,就是不再自尋煩惱。誰都不是事的時候,自己這裡也就沒了事。


看清楚自己比看清楚別人重要,知道自己要什麼比什麼都要重要。這樣既混跡於凡塵俗世,又卓然於他人之外,便是逍遙的一個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