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世界紀錄!國投創新投資企業助力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成功

3月26日,自然資源部召開的成果彙報視頻會上發佈,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

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

承擔本次任務的“藍鯨2號”,是全球最先進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由國投創新及國投招商投資企業—— 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

此次試採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2019年10月,“藍鯨2號”出征南海,執行海上作業任務;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這是中集來福士裝備再次承擔可燃冰試採重任。

2017年,在我國首次可燃冰試採中,“藍鯨2號”的姊妹平臺“藍鯨1號”作為試採裝備,助力創造了產氣時長的世界紀錄。

兩項世界紀錄!國投創新投資企業助力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成功


中集“藍鯨2號”在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可燃冰

藍鯨2號

“藍鯨2號”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是目前全球作業水深、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臺。平臺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最大鑽井深度15250米,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作業。與傳統單鑽塔平臺相比,平臺配置了高效的液壓雙鑽塔和全球領先的DP3閉環動力管理系統,可提升30%作業效率,節省10%的燃料消耗。

作為“藍鯨1號”的姊妹船,“藍鯨2號”與“藍鯨1號”整體設計相同,但在項目建造工藝等方面有重大創新突破,並在試航中完成了國內首次DP3操作模式下的電力系統的閉環試驗,實現了海洋工程能源及動力系統優化的重大突破

,意味著中集來福士在這一領域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藍鯨1號

2017年5月,

“藍鯨1號”在南海首次實現可燃冰試採

產氣總量超過30萬立方米

產氣時長、產氣總量

雙雙打破世界紀錄

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國重器”的實力

兩項世界紀錄!國投創新投資企業助力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成功


“藍鯨1號”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是目前全球作業水深、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臺之一,適用於全球深海作業。

“藍鯨一號”,重達42000噸,甲板面積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從船底到鑽井架頂端有37層樓高——叫“藍鯨”寓意著它將成為代表人類海洋工程領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平臺。

最讓世界驚豔的是——“藍鯨一號”的雙鑽塔系統!

據瞭解,通常的鑽井平臺都是一套鑽井系統。而“藍鯨一號”卻擁有雙鑽塔系統。過去只用一個頂驅鑽井,需要接一會兒,停下來,再鑽一會兒。鑽井越深,需要的管子就越長,頂驅接管時間也就越多。現在雙鑽塔同時工作,一邊打井、一邊接管,鑽井效率至少提高30%。這也是世界首創。

與傳統單鑽塔平臺相比,“藍鯨1號”配置了高效的液壓雙鑽塔和全球領先的DP3閉環動力管理系統,可提升30%作業效率,節省10%的燃料消耗。該平臺先後榮獲2014《World Oil》頒發的最佳鑽井科技獎以及2016 OTC 最佳設計亮點獎。2015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巴西“中國裝備製造業展覽”上,參觀了“藍鯨1號”模型,為平臺點贊。

如今,中國製造的“藍鯨一號”,鑽深能夠達到15240米,這比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還要深,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出整整一個頭,簡直堪稱是“海上巨獸”!

國投創新

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專業私募股權管理機構,目前管理基金資產規模超1000億人民幣,資金涵蓋金融機構、社保基金、國有及民營資本。國投創新主要投資於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醫藥健康、信息和通信等領域,並積極推動傳統制造業向綠色化、服務化、智能化轉型。

中集來福士

中集來福士擁有煙臺、上海、挪威、瑞典四個世界級的海洋研究院,以及煙臺、海陽、龍口三個建造基地,形成了 “四院三地” 的總體產業格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從設計到生產環節的智能化貫通,構建了 “以平臺造平臺” 的創新體系。

目前中集來福士已交付9座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佔中國同期80%的市場份額。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聯合中集上海海工研究院,以及中集控股海外知名設計公司瑞典Bassoe Technology公司和挪威Brevik Engineering公司,形成中歐互動的研發創新格局,全球研發團隊約1000人,在深水平臺、FPSO等領域擁有豐富的概念設計、基礎設計和詳細設計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