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藥集團:輸出“中國特色醫藥”解決方案,積極參與國際抗疫

近日,緊急生產的30萬片防治新冠肺炎疫病的磷酸氯喹片,從廣州送達印尼雅加達。這是廣藥集團旗下光華製藥廠生產,並出口到海外的首批抗疫藥。

而一個多月前,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還在為該藥的復產奔波,發動國際“朋友圈”努力尋購到21.5萬片回國。如今,廣藥集團自產的磷酸氯喹藥不僅穩定供應國內市場,還有餘力出口海外,參與全球戰“疫”。

李楚源表示,不僅磷酸氯喹藥,近日集團旗下白雲山板藍根、抗病毒口服液、口炎清、克感利咽口服液等中成藥以及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均收到不少海外訂單。僅白雲山光華製藥廠,就與18個國家取得聯繫。

“此次國內戰’疫’,中藥發揮重要作用,也使國際市場對中醫藥有了新的認知,中國醫藥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他自豪地說,中醫藥可幫助解決疫情這個世界難題。“以前是中藥與國際接軌,現在應提議讓國際接軌中醫藥。”

广药集团:输出“中国特色医药”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国际抗疫

“穗康”啟示:智能化將成未來醫藥競爭“硬核”

南方日報:17年前廣藥參與過“非典”戰疫,企業在應對疫情方面有哪些變化?

李楚源:2003年國內發生“非典”時,我在白雲山中藥廠擔任廠長。工廠24小時生產板藍根,還是供不應求,每天很多貨車在門口排隊等著拉貨。這次疫情,我們在應對市場需求、化解危機時更成熟,生產技術、供應鏈、商業模式等都升級了。

比如我們和騰訊開發的穗康小程序,創新推出“網上預約、快遞到家”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來供應、採購口罩,收集消費者反饋信息,並持續不斷優化。穗康小程序推出後,在全國引起很大關注。隨後,該模式也迅速被佛山、珠海、深圳等地複製。

該項目的順利實施,也讓我們看到互聯網、大數據對疫情防控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互聯網醫藥電商在此次疫情中取得飛速發展。未來,我們將加大醫藥互聯網+的佈局,加快醫藥業務智能化、數據化發展。

南方日報:廣藥集團目前復工復產情況如何?

李楚源:戰“疫”如戰爭,有戰爭就有戰場,而我們是為戰場戰士提供彈藥的企業。我們多個產品如板藍根顆粒、克感利咽口服液、小柴胡顆粒、清開靈、安宮牛黃丸等產品自春節以來就沒有停過產。我們集團共計5000餘人奮戰在抗疫一線,很多員工從春節期間便主動放棄休假,加班加點投入生產,以確保產品的儲備和供應。

在整個戰疫過程中,大家對火神山、雷神山、鍾南山和白雲山“四座大山”印象深刻,而白雲山代表的正是負責戰“疫”物資和藥品的生產、儲備、採購和配送。我們統計過,在疫情期間我們累計儲備的防護用品、測溫儀器、消毒用品等品類30多個,總數過億件。目前,在確保疫情防控和生產安全到位的前提下,廣藥集團已基本全面復工,開足馬力生產,儘量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广药集团:输出“中国特色医药”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国际抗疫

中醫藥參與國際戰疫,正是“出海”好時機

南方日報:參與國際抗疫,廣藥將發揮哪些作用?

李楚源:此次國內抗疫,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國新辦透露的最新數據顯示,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 90%以上。中醫藥無論是在預防、救治還是康復中的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

當前,中醫藥已成為全球抗疫“中國方案”的亮點,中醫藥抗疫經驗和中醫藥產品在海外受到熱捧。3月中旬,獲悉美國多個地區中草藥店出現“搶購潮”,板藍根、金銀花等中成藥缺貨情況後,廣藥白雲山和黃緊急空運1萬包馳援海外僑胞。

目前,美國等海外多地對板藍根顆粒的需求量飆升,我們接到的海外訂單數量明顯增多。同時,我們還陸續接到海外經銷商諮詢中成藥出口銷售事宜。近日,白雲山和黃生產的500件海外裝板藍根率先發往其他國家。

除了中醫藥產品供應全球外,磷酸氯喹片也在緊鑼密鼓地輸往海外。我們正通過大使館、基金會、經銷商等機構馳援海外各國和地區。

南方日報:你認為現在是助推中藥走向全球的好時機嗎?

李楚源:西方的醫藥體系與我們中醫藥體系是兩套不同的運行規則,他們用西藥標準來衡量中藥肯定行不通,所以中藥在國外很難普及。此次國際抗疫中,“中醫藥寶盒”向全世界打開。事實也證明,中醫藥對新冠肺炎防治有效。我覺得,這是中藥走向國際的好時機。

我們今年擬藉助廣藥澳門國際總部,聯合日韓等國家和地區,一起推進中醫藥在國際的發展。日韓的漢方醫藥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原因是他們在中藥現代化方面做得較好,值得借鑑。日韓的漢方醫藥,很多方子來自中國,我們可與之合作、協同發展,逐步形成惠及全世界的中國特色醫藥解決方案。我始終認為,要讓中藥推向國際,需將該產業進一步向現代化、國際化、科普化、大眾化推進。

在疫情裡尋找經濟新增長點

南方日報:此次疫情對貴公司帶來哪些影響?能否完成今年的既定目標?

李楚源:第一季度各行各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從我們集團來看,有些品類增長100%以上,甚至幾倍增長;但也有部分產品銷量是受到影響的。現在國際又暴發疫情,估計二季度對企業還會有些影響。

不過,有危也有機。我們在抗疫過程尋找到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譬如,磷酸氯喹片原為老藥,白雲山光華製藥廠已經20多年沒生產了。此次疫情到來時,國內外都有強勁需求,我們迅速恢復生產,並大量出口海外;又如我們和廣東省中醫院合作,由專業醫生開方,我們生產研製出1號、2號防感茶,推出後備受市場歡迎。

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我們此前也沒有生產。這次新建兩個廠,包括白雲山壹護健康科技公司、白雲山敬修堂,都可生產口罩、防護服等物資。接下來,這些防護物資和抗疫藥物均可出口和供應國內外,成為企業的新增長點。

預計下半年企業恢復增長較快,對於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標,我很有信心。

南方日報:經此一疫,你從中收穫及學習到什麼?

广药集团:输出“中国特色医药”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国际抗疫

李楚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遭遇危機實屬平常,但在危機中需要自身堅定信心,努力尋找危機中的機會。我們從此次“抗疫”裡就發現了新機遇新產業,即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健康產業永遠是“剛需”,而健康產業和各領域的跨界合作勢必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讓中藥不再僅是中藥,“中藥+時尚”正是一條全新的路徑,它必將催生產業升級。我們正在探索將中藥與服飾、飲食、出行、家居等融合,創造出更多創新、時尚又實用的時尚中藥產品。比如我們與例外時尚集團、方所文化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開發中醫藥相關的防疫產品、健康用品。廣藥神農草堂和採芝林用中藥製作的防疫香囊,短短兩週就賣出超過10萬個。我們還和廣汽集團跨界合作,將通過研發車載中藥香氛保健技術,打造首款融合中醫藥理念的健康車。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統籌:鄭佳欣 彭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