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時代,世界將怎樣變化?

這段時間,身邊朋友給我說,如今信息過載實在太厲害了。每天一打開手機,都有來自於各個渠道的無數條信息,全都是關於疫情的。不讀吧,沒法獲得最新的資訊;讀吧,又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種感覺就像肚子很餓,但是沒吃上好吃的,而是吃了一肚子垃圾食品。


疫情後時代,世界將怎樣變化?

過載信息

在處理信息這方面,我覺得最好用的方法就是一個:跟對人。

其中有一位專家,是經濟學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就是《世界是平的》那本書的作者。他在《紐約時報》上開設了一個專欄,每週或者每兩週都會發布一篇評論。


疫情後時代,世界將怎樣變化?

世界是平的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弗裡德曼對疫情進展的最新思考。就在上週,他剛剛發佈了一篇新評論,標題很有趣,叫《全新的歷史分界線:新冠疫情前時代和新冠疫情後時代》。

為啥叫這個標題呢?

弗裡德曼說,在疫情發生之前,他自己本來有很多計劃,比如說寫書。現在,有了新冠肺炎疫情後,原來的計劃就放下吧。疫情一發生,世界就不一樣了啊。叫這個標題其實是想說,現在沒有什麼事情,是比疫情更重要的了。我們已經進入了新冠疫情後時代。


疫情後時代,世界將怎樣變化?

弗裡德曼

那弗裡德曼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有啥不一樣的角度呢?

這篇文章,他就分享了一些他在意的趨勢。第一個,他提醒我們注意疫情發展過程中的“指數效應”——the power of exponentials。

我們在國內,看國外的新聞,總會忍不住納悶:為什麼即便有中國的經驗教訓在前,在美國、意大利這樣的地方仍然沒有在早期重視疫情防控?

弗裡德曼在他的文章當中就提出了一個可能的解釋。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一旦疫情進入指數級傳播的狀態,到底會發展得多迅猛。

弗裡德曼打了個比方,雖然不恰當,但是能讓你秒懂:疫情就像是一個放高利貸的,日息25%。如果我們借了1塊錢,每天收25%的利息,利滾利,40天之後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欠了7500塊錢。而這7500塊錢再利滾利,等三週以後,這筆錢就會變成100萬。這就是指數效應。

新冠肺炎疫情也是一樣。如果不進行嚴格管理,任憑新冠肺炎疫情指數級發展,那麼從5000個確診案例到100萬個確診案例,這件事發生的速度會比人們想象得快很多。


疫情後時代,世界將怎樣變化?

指數效應

這不,這兩天也有相應新聞報道:截止到3月23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新冠肺炎的感染病例已經超過了30萬例。感染第一個10萬例,花了67天,第二個10萬例,花了11天,但是第三個10萬例,只用了4天。

世衛組織也在昨天發出了警告,稱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在加速”。這其實就是指數效應。

所以弗裡德曼說,這就是為什麼最重要,或者說唯一重要的事就是盡一切手段把感染率降下來。他自己可不關注什麼美聯儲利率,他就關注一個數字,美國重症病人的數量和ICU病床數量的比例。如果醫療體系過載,感染率保持指數級增長,那麼美國對抗病毒的戰役就輸了。

當然,他說,其實醫療領域也有積極的指數效應,比如計算機技術的進展,已經讓疾病診斷獲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也讓疫苗的研發大幅度提速。問題就是,這兩個被指數效應驅動的現象,一個是疫情傳播,一個是疫苗研發,哪個能更快呢?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關注的一場賽跑。

關於疫情,弗裡德曼說,他最近關注的另一件事,是美國社會的文化會不會因為疫情發生轉變。

什麼文化呢?一個詞概括,就是“松”和“緊”的文化。

他說,像是新加坡這樣的國家,屬於“緊社會”Tight Societies。在“緊社會”,政府會通過嚴格的管控措施來強化好的行為。而之所以有這種運行模式,是因為這些國家往往在歷史上經歷了更多的挫折和災難,比如更頻發的自然災害、戰爭、饑荒、瘟疫等等。

也就是說,事實用血的教訓換來了一套嚴格的社會運行準則。

但是美國、意大利這樣的國家,屬於“松社會”Loose Societies,相比起遵循規則,松社會更在乎個人的自由空間。按照前面說的邏輯,形成這種社會文化的原因,是這些國家遭遇的災害和威脅相對較少,環境舒適。

那為什麼現在要關注“鬆緊”的文化呢?

截止到目前,“緊社會”在應對疫情上,比“松社會”更有效。弗裡德曼問了一個問題,美國這種“松”的文化,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會不會發生轉變呢?


疫情後時代,世界將怎樣變化?

社會

這套邏輯是不是真的如此,個人覺得還是值得推敲的。不過看弗裡德曼專欄,主要就是因為,他總會提醒我們關注,一件事背後的大框架和慢變量。總會針對這些框架和變量,提出有意思的問題。

這篇文章提醒我們思考一個問題:

這次疫情過後,什麼會被淘汰,什麼會留下來,什麼會發生優化?小到辦公和教育模式,大到我們和他人、和政府、和社會的關係,都在發生“重置”。重置之後的世界,長啥樣?

最近,還有一些有意思的材料,就集中了美國最聰明的大腦,一塊討論這個問題。美國的一個政治評論雜誌Politico採訪了34位意見領袖,每個人都被要求預測,這次疫情的危機會給社會帶來什麼長期變化。這些意見領袖,各行各業的都有,有政治學者、心理學家,也有雜誌主編、電影導演等等。

原本是抱著悲觀心態去看的,因為我們都知道,疫情對於經濟、就業的衝擊很大。可是看完之後,反而覺得樂觀了,因為我發現這些專家裡很多人都覺得,這次疫情會是一次“校準”,比如在美國社會,就會把一些跑偏的事給拽回到正軌上。

下面用清單體的形式,快速給大家介紹三個有意思的預測。

1. 對於專業人士的信心迴歸。該預測來自於美國海軍學院教授Tom Nicholas。

他說,這次的疫情逼著人們重新承認,專業知識很重要。以前很多人會嘲笑專家無用,但是疫情一來,每個人不都想知道醫學專家怎麼說嗎?比如美國新晉網紅專家,就是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費奇。他站出來批評美國的檢測系統不完備,在媒體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此外,Nicholas教授還提出,特朗普政府在此次疫情當中的巨大失誤,可能會給公眾足夠的衝擊,讓他們意識到政府的工作也應該由專業人士來做。

2. 一種全新的愛國主義。該預測來自於維拉諾瓦大學政治學教授Mark Lawrence Schrad。

他說,過去,美國社會的“愛國主義”一直都跟武力掛鉤,但是這一次為國家作出犧牲的並不是服役的士兵,而是醫生、護士、藥劑師、老師、護理員甚至小企業主以及普通僱員。當疫情過去,可能人們會意識到,這一群人作出的犧牲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不意味著武力戰爭,而是意味著把身邊人的健康和生命保護好。

也許以後美國社會會為這一批人,提供老兵才能享有的特殊福利,比如健康保障、企業優惠,甚至是以他們形象塑造廣場雕像,以他們的身份來命名節日。

3. 更高效的互聯網生活。該預測來自於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社會學教授Sherry Turkle。

Turkle教授說,經歷了疫情,我們可能會擁有更高效的互聯網生活。雖然疫情讓更多人不得已把很多活動轉移到網上,但是相比起那種沉浸在遊戲裡、藏在一個虛擬身份背後的狀態,疫情期間的線上生活更“真實”,因為很多人是把自己在線下的生活給搬到了線上,比如大提琴家馬友友在網上直播開音樂會,每天發一首他拉的曲子;瑜伽老師在網上免費教瑜伽課;投資人在網上聽創業者路演。Turkle教授認為,這次疫情會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怎麼給手頭的電子設備賦予更多的人性。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其實,看了這些分析和預測,離不開一個核心思想,重建。雖然疫情是我們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但是面對疫情,我們得重新構建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儘快開啟整個社會運行系統的信心重建。這個過程中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