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控人妻?此言不虛


高曉松某款遊戲的廣告鋪天蓋地,開篇第一句話就是

“曹魏控人妻,孫吳愛蘿莉”。

曹魏控人妻這事兒耐人尋味。

從曹操開始曹家人的口味就比較獨特。

關羽頭頂的綠帽子據說就跟曹操有關。

曹魏控人妻?此言不虛

關羽誅顏良、斬文丑,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家喻戶曉。不過,這事兒有個前提,關羽跟劉備走散後不得已投奔了曹操,曹操大喜過望,又是封漢壽亭侯,又是給關羽金銀珠寶,就盼著關羽能叫自己一聲哥。

《三國演義》裡的版本是關羽情真意切,從一而終,對劉備的兄弟情至死不渝,曹操磨破嘴皮子都沒用。事實上這裡有個小插曲,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東征呂布,呂布率眾投降。

當時,呂布手下秦宜祿的妻子杜氏,不知何故被關羽惦記上了。關羽矜持了幾個回合,這次終於因為人妻杜氏向曹操開口。對關羽一向豪爽大方的曹操,聽說杜氏貌美非凡,就想先替兄弟過過眼、把把關,一下子沒Hold住,自己沒過得了美人關,把杜氏留到了自己身邊。

曹魏控人妻?此言不虛

▲關羽:這下明白我為何不肯入曹操麾下了吧!

心愛的女人被上司睡了,關羽的臉氣得更紅了。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關羽行走江湖一直頂著個綠帽子

曹操無論再怎麼給關羽送秋波,真的遇到美貌人妻,他就把持不住了。

曹操的口味獨特還在於並不只是喜歡年輕的姑娘,年齡大的也興趣盎然。

曹魏控人妻?此言不虛

▲曹操召喚張繡嬸母入營

宛城戰張繡,張繡本已投降,曹操卻偷偷將張繡的嬸母召入營中。嬸母都不放過,張繡一聽此事,士可殺不可辱,堅決不戴綠帽子,一咬牙又反了。曹操本來已經收攏了張繡,不成想張繡反戈一擊,長子曹昂、大將典韋均死於亂軍之中。狼狽不堪。

當然,曹操最有名的“人妻控”症狀還是大言不慚修銅雀臺,要把東吳的大喬、小喬擄來。這大喬、小喬可是孫吳第一號人物孫策、第二號人物周瑜的夫人。曹操的意淫口嗨,直接得罪了孫吳的權力核心,任憑底下大臣如何求和,兩個血氣方剛的男人堅決不戴綠帽子。

這才有了赤壁之戰的熊熊大火。

回首曹操的人生,似乎口袋裡揣了一大堆綠帽子,見人就發,不知惹怒了多少天下英雄。本來可以青梅煮酒的英雄,見了曹操總擔心自己頭上冒綠光,難以共事。曹操控人妻的毛病,也給自己的統一大業籠罩上一層綠色的陰影。

這個毛病似乎還是顯性遺傳,曹操的兒子們也一個德性。

《世說新語·惑溺》記載:“魏甄后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將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

魏文帝曹丕的皇后甄氏既聰明又有姿色,她本來是袁紹的兒子袁熙之妻,很受寵愛。曹操攻破鄴城(公元204年)後屠城,“令疾召甄”,下令迅速召見甄氏。左右侍從報告說:“您兒子已經搶先一步將她帶走了。”

曹魏控人妻?此言不虛

▲《軍師聯盟》袁紹夫人為活命願將甄宓獻給曹丕

曹操說了句非常浪蕩的話:“今年打敗袁賊,就是為了她啊!”

沒想到被自己兒子捷足先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孟德心裡不知什麼滋味。

這事還沒完,曹丕娶了袁熙的老婆之後,曹丕的弟弟曹植也看上了自己的嫂子。

甄氏死後,曹植入朝覲見曹丕,曹丕拿出甄氏曾經用過的金縷玉帶枕給他看。物在人亡,曹植睹物思人,悲傷不已。後來,曹叡將枕頭送給曹植,曹植返回封地的路上,夢見甄氏與其幽會,寫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賦》。

曹操、曹丕、曹植一門三豪傑,到頭來都是人妻控。

其實,不止是曹魏這邊口味獨特,劉皇叔同樣也是人妻控。

劉備有位吳皇后,早年嫁給益州牧劉焉的三兒子劉瑁,標準的人妻,不幸劉瑁早夭。劉備攻克益州的時候,納了吳氏為夫人。

諸葛亮給的說法比較冠冕堂皇,“王上先夫人去世,孫夫人南歸。人倫之道,不可廢也,必納王妃以正其內。”

納王妃人選多了,幹嘛非選個人妻?這吳氏可不尋常。劉瑁跟劉備是叔侄關係,劉備納吳氏為妻,豈不是叔叔搶了侄子的老婆?

其實,劉備看中的還是吳氏背後的家族勢力。吳氏有一個手握兵權的哥哥吳懿,吳氏一家早年跟著劉焉一起入蜀,劉焉經過一番權力的鬥爭後拿到益州牧的位置,吳氏一家作為親信,結下姻親之好。劉焉安排自己的三兒子劉瑁娶吳懿的妹妹,正有通過婚姻關係鞏固權力關係的用意。

曹魏控人妻?此言不虛

只是公元194年,對於益州劉氏來說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劉焉的長子、次子涉嫌謀反被處死,劉焉也悲慟病逝。按照長幼順序,三兒子劉瑁本應該成為益州牧的繼承人。可益州本地的士族勢力偏偏對性格強勢的劉瑁不感冒,更願意扶持“闇弱”的劉璋成為益州牧,便於操控。

扶正劉璋之後,沒過多久劉瑁就暴病而亡,引人遐想。

吳懿妹妹守了寡不說,吳懿也從權力核心被排擠出去,丟到前線去對抗氣勢洶洶取益州的劉備。一不做二不休,吳懿直接投奔了劉備,跟隨劉備打益州,扳倒了劉璋一系的勢力。

劉備也不傻,知道吳懿之前反劉璋,因妹妹沒成為益州第一夫人而耿耿於懷,拿下益州之後乾脆就娶了吳懿人妻妹妹,遂了吳懿的心願。

曹魏控人妻?此言不虛

▲《新三國演義》孫權

孫權這方面的嗜好也得拿來講講。《三國志·吳書·徐夫人傳》記載,”吳主權徐夫人, 初適同郡陸尚。尚卒, 權為討虜將軍在吳, 聘以為妃, 使母養子登。“孫權的徐夫人本來是陸尚的夫人,陸尚死後,孫權就把徐夫人聘為妃子。

於是,歷數魏蜀吳三國的君主都有人妻控的“傾向”,單單強調曹魏一家有些偏頗。

三國時期如此流行娶人妻,卻並非一句道德淪喪、人性扭曲可以解釋的。

要知道三國是百年一遇的大亂世,大量人口因為戰亂非正常死亡。

根據葛劍雄先生論證,東漢三國間的人口谷底應該是2300萬左右,東漢從人口高峰6000萬,降到2300萬,減少了60%。如此大量的人口毀滅,對於當時社會的倫理秩序都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軍閥混戰歸根到底就是搶人搶地盤,人口的數量直接關係到政權的實力。

所以,在人口大規模死於戰爭的同時,三國時期普遍鼓勵寡婦再嫁。魏國的鐘毓曾提出一條很詭異的法令,在士兵封侯後死亡,則其妻可避免被配嫁的命運。這話的另一面就是,如果普通士兵死亡, 按政府規定,其妻必須再嫁,不改嫁反倒是違法行為。

當然,還有一些世家大族的女子難免成為利益交換的工具。東漢末年以來,地方上崛起了一大批豪強大族,比如中原的司馬氏家族、四世三公的袁紹家族、江南的顧陸朱張等等,大家族之間為了結成利益共同體,往往通過婚姻關係達成血緣上的連接。此時,女子個人的婚姻就要服從於家族利益,女子是不是“已婚”遠不如是不是還有“價值”來的實在。

亂世有亂世的遊戲規則,曹魏控人妻,我們只能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