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陪練李剛,退役失業遭人嫌棄,吃清湯掛麵艱難度日

在每一個奧運冠軍的背後,都隱藏著2類人,一類是教練,另一類則是陪練。陪練是一份很苦的職業,因為陪練幾乎沒有機會登上賽場,永遠活在別人的影子之下。在羽毛球,乒乓球,摔跤和柔道等項目中,每個運動員都擁有自己的陪練對象。在乒乓球界,陪練的生存環境還算樂觀,像王皓曾也是馬琳的陪練,範瑛憑藉優秀的削球打法,曾作為王楠,張怡寧等人的陪練。

奧運冠軍陪練李剛,退役失業遭人嫌棄,吃清湯掛麵艱難度日

但並不是所有陪練都像王皓和範瑛一樣,有些陪練直到退役也沒機會表現自己。在柔道界,陪練是一份很艱難的職業,他們每天要被摔上百上千次,不僅身體遭受傷痛,還給他們的心理帶來不小的打擊。李剛,出生於1972年,他曾作為奧運冠軍李忠雲和孫福明當過陪練,由於高強度的陪練他還落下了職業病,腰的狀態越來越差。

奧運冠軍陪練李剛,退役失業遭人嫌棄,吃清湯掛麵艱難度日

在14歲的那年,李剛被遼寧柔道隊的劉永福教練看中,當時書都沒有唸完,李剛就踏上了這條沒有退路的陪練之旅。即便是作為陪練,李剛最初也很努力,他心中滿懷期待,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登上賽場證明自己。從1985-1990年,李剛勤勤懇懇當了5年的陪練,他向教練申請,希望自己也能上臺打比賽。

奧運冠軍陪練李剛,退役失業遭人嫌棄,吃清湯掛麵艱難度日

奧運冠軍陪練李剛,退役失業遭人嫌棄,吃清湯掛麵艱難度日。

教練的回答很簡單:“你需要等待機會。”機會在哪?還要等待多久?李剛是一個無差別量級的陪練,為了能夠適應不同的選手,他還被要求吃營養藥,體重曾飆升到280斤。由於常年的陪練,李剛的左腳和腰都落下了病根,他已經失去了當初的競爭力。之後,李剛因傷病退役離隊。

奧運冠軍陪練李剛,退役失業遭人嫌棄,吃清湯掛麵艱難度日

退役後,李剛就連生存的問題都難以解決。因為沒有文化,而且還帶有傷病,根本沒有人願意接納他。李剛嘗試過很多工作,例如保安,賣燒烤,賣花圈,但最終都不招人喜歡。李剛曾說過,他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找到一份每個月能賺2000-3000的工作。日子實在太苦,妻子早早地離開了他,兒子也對他不滿。在兒子的眼裡,父親只不過是一個失敗的人,他根本不在乎所謂的奧運冠軍陪練。為了維持生活,李剛買了很多掛麵放在家中,餓了就用清水下掛麵,再放些鹽,就這麼對付著過日子。

奧運冠軍陪練李剛,退役失業遭人嫌棄,吃清湯掛麵艱難度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