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堯 ‖ 夜空中最亮的星

徵文啟事:見《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關於“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的徵稿啟事》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截稿時間:疫情結束後十日左右

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同時,請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眾平臺發過的文章。

審核通過後的作品,均在四川省情網“‘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徵文展示”專欄及“方誌四川”頭條號發佈(關注“方誌四川”頭條號即可查看)。因微信平臺文章發佈數量所限(每天最多發佈8篇文章),擇部分徵文作品在“方誌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搜狐號、企鵝號)發佈;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發表,並收入正在編纂的《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錄》一書。

題記:你,“抗疫”中的逆行者,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心房,照亮人間。

臘月三十越來越近,金豬辭歲,鼠年登場!我們張開臂膀,擁抱新春。可怎料,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打破了本該屬於中國的美好春節。但中國人民冷靜處理、積極應對,很快戰勝了暫時的驚訝和恐懼。隨即,在武漢,在中國,開啟了一段抗疫的壯麗篇章。

數日來,醫護人員、軍人、公職人員、志願者們……逆行向黑暗,與病魔激戰,與死神交鋒,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奮鬥書寫抗疫篇章最動人的片段。因此,我們親切地稱呼他們:逆行者!通過新聞報道,我們記住了一個又一個抗疫逆行者的模樣,得知了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真實故事。尤其,在報道中,他們所說的樸實話語,讓我難以忘懷……

90後,是這次抗疫戰場上的主力軍。他們,已然從17年前的非典中成長;面對新冠病毒的威脅,他們大聲說:“17年前,祖國保護我們;17年後的今天,請祖國放心,我們來為祖國站崗!”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是“抗疫”戰場上的領軍人物。17年前,他為非典貢獻力量,他說:“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17年後,他本該安度晚年,卻仍然奮戰在“抗疫”前沿。17年來,他矢志不渝,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安全逆行的志,始終不變。兩次重大疫情,變的是病情,不變的是拳拳赤子心和殷殷愛國情。

鐵骨錚錚的軍人們,在這關鍵時刻,慷慨疾呼:“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無懼生死的白衣天使們,在抗疫一線,始終堅守著捨生忘死的諾言,揹負“生命重於泰山”的使命,用無聲的行動告訴我們:“我們竭盡全力!”義無反顧的志願者們,在國家急需人力、物力時,從國外“人肉”揹回口罩,放下口罩或一摞錢,問及姓名時,只說:“我無姓無名,但我是中國人。”

不同是職業、是身份、是環境,但恆定的是他們那顆愛國心。他們,同是疫情黑夜中最閃耀、最迷人的星;他們,同有一個名字——逆行者。

位卑未敢忘憂國!您們,放射出的無限光芒照耀著我、激勵著我、指引著我……作為青少年的我,也將刻苦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頭腦,努力向著光成長!終有一天,我要像您們一樣,把青春奉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最後,向所有奮鬥在前線的逆行者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