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

我國疫情防控的境外輸入

倒灌壓力劇增。

3月10日,

北京啟用新國展為入境人員集散點。

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

區委政法委派出3名機關幹部

到首都機場入境人員轉運集散點,

正式承擔新國展集散點

入境人員的流轉工作。

溫忠鑫:哪裡有疫情,我就得去哪裡

“我是共產黨員,哪裡有疫情,我就得去哪裡,這是我作為一名黨員應盡的職責。”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溫忠鑫是一名部隊轉業幹部,

自疫情防控以來,

社區疫情防控服務崗、

進京通道服務崗.......

哪裡需要,

哪裡就有他堅守崗位的身影。

在接到組織部緊急抽調通知後,

53歲的他

加入到首都機場房山區工作組,

成為了其中的老大哥。

到崗位之後,他處處帶頭,

充分發揚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

忙碌地駐守在國門“疫”線。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據瞭解,

首都機場房山區工作組

24小時三班輪流上崗,

一個人就要工作12個小時。

在12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中,

溫忠鑫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

初心使命,恪盡職守,

往返於接待處和接送大巴車之間。

當被問及累不累的時候

溫忠鑫說:“其實工作辛苦點沒什麼,就是精神比較緊張,我們在工作區必須隨時警惕,防止各種意外情況出現。”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隨著防控工作持續推進,

境外回國的人數越來越多,

他們的工作也日漸艱鉅,

溫忠鑫整日穿梭在大廳中,

連水都不敢多喝。

“一天中最輕鬆的時刻就是脫下防護服,就可以放心的喝水了。”

溫忠鑫用實際行動

踐行了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履行了一名老兵

“若有戰,召必回”的莊嚴承諾。

劉立濤:缺個口罩都睡不著了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組織安排給這個任務就是信任。”

3月12日,

結束疫情防控督導任務的

劉立濤轉戰房山區新國展工作組。

每一次航班落地,

他總是衝在第一線,

面對旅客量激增,

現場分流壓力增大,

他一邊積極與上級溝通,

一邊穿梭在入境現場,

向焦躁的旅客耐心解釋,

安撫旅客情緒。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防護服、護目鏡、手套、鞋套,

上崗之前,

在車上就要開始穿防護服,

劉立濤告訴記者:

“白天穿防護服熱,悶得透不過氣,戴上護目鏡視線就開始模糊,內側全是水霧。身上的防護服不透氣,走幾步路,身上已經開始微微出汗。”

對於他來說,

入夜之後才是最難熬的時刻,

展廳是個開放的空間,

入口處一直敞開著。

到了晚上,

冷風就從四面八方湧入,

身上的衣服被防護服捂出的汗浸透,

冰冷刺骨,

即便這樣

劉立濤也堅定在崗一分鐘,

一刻不放鬆的信念。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為了節省物資,

他們每天需要12小時穿戴防護服,

克服中午氣溫高的憋悶

和早晚氣溫低的寒冷,

避免飲水進食,

忍受著臉上深深的勒痕,

用堅定和樂觀把好入境的第一關,

義不容辭地扛起守衛好國門的責任。

“穿上防護服行動非常不便。時間一長,會感覺頭暈,腦仁兒疼。”

劉立濤說,

“現在我(回來)休息的時候,鼻樑那塊兒缺個口罩都睡不著了。”

從新國展到房山各隔離點路途遙遠,

實際工作時間超出12小時,

凌晨時間出發,

通宵工作已經成為了常態,

面對這樣的工作強度,

劉立濤毫無抱怨。

“對我來說,這個也算一種特殊的人生經歷。”

張東冉:有困難也得克服困難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作為一名部隊轉業幹部,要力所能及地為國家和社會做點應有貢獻,為疫情防控盡一分責任出一分力,有困難也得克服困難。”

面對境外輸入的嚴峻形勢,

他以軍人勇於擔當作為,

無私奉獻的精神,

立即行動,

進入首都機場房山區工作組。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口罩、手套、防護服,

“全副武裝”成“大白”後,

張東冉走進新國展房山轉送工作區。

為入境人員登記信息,

將其轉送至集中觀察點。


22時、凌晨2時、凌晨4時......

在張東冉眼裡,

時間已經沒有了概念。

“航班什麼時候來,我們就什麼時候行動”。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長時間的不進食、

不進水、不上廁所,

剛睡幾小時就被拉起來上崗,

安撫境外入境人員保持冷靜……

從最初的摸著石頭過河,

到現在幾句話,

準確默契的對接解決問題,

張東冉從未發過一句牢騷。


因入境人員數量多、情況雜,人員集中,

每天張東冉都要面對大量的諮詢和指引。

面對境外來京的外國人,

語言不通,

就用手機作為翻譯工具,

儘量跟外國人溝通清楚。

“大多數旅客都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我們都覺得很高興。”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凱旋!奮戰國門“疫”線的“政法三兄弟”

忠心耿耿戰疫情,

勇立濤頭一線行;

轉運專班政法人,

日出東冉凱歌迎。


審核 | 郭 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