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雲觀影”來了,電影院何去何從?

3月27日晚,全國各影院接到國家電影局緊急通知,少數影院復工後再次停工。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造成全方位衝擊,電影行業深受影響,全國的影院目前仍處於關閉狀態。為了滿足觀眾的觀影需求,“雲觀影”應運而生。據媒體報道,全國規模最大的一場“雲觀影”快閃活動,吸引了25.8萬人在線免費觀看,獲得2.3萬彈幕和超過19萬點贊。“雲端”的熱鬧與線下各大電影院的沉寂形成鮮明對比,也引發討論:“雲觀影”是否讓電影院感受到了生存危機?無論如何,聯手“互聯網+”,整合行業資源,靈活應對風險,已成為電影院未來發展不可迴避的議題。

電影院會走向何方?春節檔是影城全年盈利的“重頭”,“一腳踩到底”的剎車,導致現金流斷裂,給影院帶來嚴峻的生存考驗。2月初,因恢復營業遙遙無期,為春節檔準備的零食、飲品保質期有限,在資金回籠的壓力下,各地影院紛紛低價去庫存,做起了同城外賣的生意。2月18日,萬達電影官微發文稱“賣品部雲開店”,多款零食飲品無接觸安心配送到手。更有甚者,一家在江西、雲南、海南等地的電影院線單位已經轉產副業,生產起了口罩。維修放映機的開始學習口罩機原理,賣票的開始熟悉生產線,排片的開始熟悉生產資料……這確實讓電影院被迫直面生存問題,思考怎樣在做好文化產業的同時,拓寬經營空間,提升“抗風險能力”。

疫情加速了“互聯網+”催生新業態的步伐,電影院需要從如何塑造與觀眾的新型關係破題。“宅經濟”孕育出“雲觀影”“雲演出”“雲蹦迪”,一切皆可“雲”。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觀眾的消費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復工後的電影產業和市場。

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後觀眾會對互聯網產生更大的依賴,怎樣吸引觀眾走出家門,走進影院,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早已不是新鮮詞,但如何切入卻需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以近日有網絡平臺推出的“雲觀影”活動為例,活動提出“宅家觀影也要儀式感”的口號,將電影線下放映的所有環節都轉移至線上舉行,以二維碼的方式生成電影票,約定時間共同開始在線觀影。這無疑啟發電影院發揮自身優勢,讓儀式感不止於“影廳+影票”和“爆米花+飲料”的模式,更應讀懂“互聯網+”時代觀眾的心理需求,建立與觀眾之間的情感紐帶,拿出新方案以應對“雲”衝擊。

然而,“雲觀影”無疑也為電影院拓展了新的收入渠道。3月10日,正式升級數字生活開放平臺的支付寶平臺,發動全國近400家影院,在支付寶推出特價預售電影票活動。預售的票價遠低於平時,且是通票,消費者可在一年內的任意時間看任意場次,還能隨時退款。預售款由影院獲得,幫助其渡過難關。從3月26日支付寶發佈預售“成績單”看,近400家電影院上線後,預售票房暴漲20倍,多家影院的觀影券被秒光。有影院經理表示,火爆預售也給行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危”中尋“機”。或許,未來電影院與“雲”能夠更深入地聯手,在打造系統化解決方案,幫助影院提高上座率,降低運營成本,拓展衍生品電商收入等方面另闢蹊徑,讓實體影院的陰霾“雲”開霧散。(河北日報記者曹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