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揚在渭北高原上的紅色旗幟——探尋紅色馬欄的英雄足跡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

陝西有著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精神富礦,無數革命志士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赴後繼,抒寫出感天動地的歷史篇章。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悲壯三秦大地。深厚的紅色基因,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時光荏苒,滄桑鉅變,英雄的足跡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滅,紅色的記憶並沒有在歷史的深處褪色。

讓我們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沿著紅色足跡重走信仰之路,挖掘珍貴史料,探訪革命舊址,濃墨重彩地講述英雄故事,傳播紅色文化,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飄揚在渭北高原上的紅色旗幟——探尋紅色馬欄的英雄足跡

回首馬欄的革命歲月,可謂是“雄關漫道真如鐵”。1928年,旬邑起義點燃了渭北高原的星星之火。烈火中的馬欄,在土地革命時期,成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烈火中的馬欄,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構築起陝甘寧邊區南部的堅實屏障;在烈火中淬鍊的革命隊伍,慷慨激昂,前赴後繼,以鋼鐵般的意志和信念講述紅色馬欄的光輝篇章。

8月時值酷暑,地處橋山山脈子午嶺南段的馬欄山一片翠綠,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陣陣聲響,西邊的山坡上數百孔窯洞依稀可見;山腳下密集分佈著紅色屋頂的農家樂、商店、學校和劇場;旁邊,清淺的馬欄河緩緩穿過七孔石橋,蜿蜒向西匯入涇河。8月13日,記者踏上這片留下了革命英雄足跡的土地——馬欄革命舊址,雖然戰爭的硝煙早已遠去,但仍能感受到這片土地上留下的紅色記憶。

記憶深處的紅色馬欄

在馬欄革命紀念館一樓大廳,許多遊人聚集在一塊浮雕前駐足觀看並拍照留念。這塊主題為“崢嶸歲月”的青銅浮雕,正中是習仲勳、汪峰、張仲良、文年生、張德生、趙伯平、高錦純7位關中地區革命領導人,農民、工人、紅軍、八路軍、解放軍戰士、游擊隊員、知識分子、商人和兒童團員等各界群眾代表簇擁在他們兩側,他們的腳下是黃土高原,背景是蒼茫雄壯的馬欄山,在連綿起伏的山川中,鑲嵌著七孔石橋和工字房。整個雕塑寓意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關中分區軍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戰鬥、不畏艱險。站在這幅活靈活現的歷史群雕前,彷彿將人們帶回到了那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

飄揚在渭北高原上的紅色旗幟——探尋紅色馬欄的英雄足跡

1921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關中地區的黨團組織也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1926年4月,中共旬邑小組在旬邑縣寶塔高級小學成立,播下了旬邑地區的革命火種。進入土地革命時期,旬邑起義與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一起點燃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革命烈火,此後,旬邑馬欄與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又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馬欄鎮轉角村距離馬欄革命舊址不遠,因處於三條交通道路的交匯口,車到這裡需轉彎而得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誕生地暨軍部舊址就位於這裡。走進景區,當年的哨樓、授旗臺、窯洞歷歷在目。86年前,劉志丹、王世泰等人參與的楊家店子會議在這裡召開,會後,通過授旗儀式,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正式成立。這支日後經歷磨鍊和重建的隊伍不斷壯大,最終形成渭北高原上一支不可阻遏的紅色鐵流,成為創建和捍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力量。經過幾年的浴血奮戰,到1935年2月,馬欄所在的陝甘邊蘇區和陝北蘇區連成一片,形成了面積三萬平方公里,人口近百萬的西北革命根據地。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到達陝北,西北革命根據地成為落腳點。1935年11月,關中特區在陝甘邊南區的基礎上成立。之後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關中特委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於旬邑七界石等地召開會議,指揮當地軍民開展遊擊鬥爭,通過開展反“圍剿”,鞏固和發展了關中特區。“西安事變”爆發後,關中特區通過發動群眾籌集糧款,動員青年參加紅軍等方式積極宣傳抗日救亡活動,成為紅軍東出抗日穩固的後方基地。

1937年4月,隨著中共關中特委和關中蘇維埃政府的進駐,與馬欄鎮相距不遠的新正縣馬家堡(今旬邑縣馬家堡),這個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頓時“火”了起來,馬欄的歷史又翻開新的一頁。

馬家堡村位於旬邑縣城以東20公里,是當時的關中特區黨政機關舊址所在地。走進當時關中特委所在的院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土木結構的房子,走進屋內,書桌、凳子、油燈、床鋪整齊地擺放著,彷彿能夠感受到習仲勳當年坐在書桌前殫精竭慮,歷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領導關中特區革命鬥爭和發展建設的場景。

飄揚在渭北高原上的紅色旗幟——探尋紅色馬欄的英雄足跡

除了馬家堡外,關中特區的黨政機關還先後遷往陽坡頭和馬欄,其中在馬欄一直駐紮到1949年4月。在守護陝甘寧邊區南大門的六年時間裡,習仲勳與其他革命先烈一道,領導關中軍民屢次挫敗國民黨製造的摩擦、蠶食等破壞活動,鞏固和加強了邊區黨的領導、政權和武裝組織,發展了生產,改善了群眾生活,為抗日前線輸送了大量的物資、糧食和兵員。

在馬欄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過去馬欄河上一座橋也沒有,村民在河面窄處隔一步擺一塊較大的石頭,靠此過河。為了方便百姓生產生活和運輸物資,習仲勳找技術人員設計,組織大家運沙子、石條等材料,數月間就建起了一座“七孔石橋”。70多年過去了,這座橋穩固如初,仍然造福當地百姓。

在解放戰爭時期,關中蘇區的工作為後來一系列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45年8月,在馬欄的臨時指揮部內,張宗遜、習仲勳等人指揮若定,通過組織爺台山阻擊戰,成功捍衛了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1948年4月,西北野戰軍主力集結馬欄,發起西府戰役,解放了旬邑、彬縣、永壽、長武等縣。1949年,彭德懷在馬欄居住數日,召開了扶眉戰役部署動員會,而後率領一野南下,解放咸陽、西安。

除了在正面戰場發揮的巨大作用外,在地下戰場,馬欄同樣成為通向延安的一條紅色通道。中共山西省委、河南省委也曾在馬欄辦公,李先念中原突圍後由陝南輾轉到延安的途中,曾在馬欄窯洞裡養病,馬欄的安全保障工作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陝西地下黨是個好黨,工作做得很出色,當年我走的那條路表面上是白區,實際上是紅區,很安全,和邊區差不多,簡直是一條紅色的地下通道。”

1949年4月,關中地委改為中共三原地委,5月中旬,中共三原地委由馬欄移駐三原縣城。

“這是習仲勳當年親手所植的核桃樹。”紀念館工作人員說。經過77年的歲月洗禮,工字房前的小樹現已亭亭如蓋。這棵吸收著馬欄紅色營養的精神之樹,已深深紮根於馬欄山下,增添了這片土地的厚重和光榮。

硝煙中延續教育之光

“廟宇是學校,大地是課堂,借日月星光,讀大塊文章。”當初的陝甘寧邊區第二師範裡流行著這樣一句順口溜。

8月,夏陽酷暑,但旬邑縣境內馬欄山區不時下起陣雨,讓人感到久違的涼爽。“十里看花宮,避暑後花園”,早在秦、唐時,湫坡頭鎮看花宮村就是著名的皇家避暑勝地。而到了近代,看花宮村則因為一所學校的入駐而聞名海內外。

8月13日,記者前往看花宮村,臨近村口,筆直的水泥路直通村裡,馬路兩邊的農家院落排列整齊,距離村口大概兩百米,陝北公學舊址就位於拐角處。

走進陝北公學校部舊址大門,靠裡邊的一間窯洞是首任校長李維漢的辦公室,裡邊的陳設非常簡單,除了窗口的一張辦公桌上擺放著一盞馬燈和一本書外,就只剩下一個面櫃和屏風。還有幾孔窯洞是其他教職工的宿舍,其中有一間窯洞裡擺放著十幾張課桌和小黑板,走在外邊,當年的琅琅書聲彷彿在耳邊迴盪。

1937年,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爆發。延安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抗戰的大後方,成為全國各地愛國進步青年和愛國人士心中的“紅色首都”。為培養抗戰人才,中共中央決定在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央黨校之外,另創辦一所普通高等學府,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位於延安清涼山山麓的陝北公學。


飄揚在渭北高原上的紅色旗幟——探尋紅色馬欄的英雄足跡

陝甘寧邊區第二師範舊址

誕生於抗戰烽火中的陝北公學成立不久便面臨挑戰。國民黨不斷加強對陝甘寧邊區的封鎖,進步青年赴延安受阻,學校生源減少;延安人口膨脹,物資極其緊缺。在此情況下,物產豐富且臨近西安的旬邑縣成為陝北公學分校的落腳點。1938年7月,陝北公學分校在看花宮村成立,李維漢任校長。為節省人力物力和便於集中領導,延安陝北公學總校於次年1月遷至看花宮村與分校合併。

雖然歷經波折,但陝北公學踏實勤乾的精神依然延續下來。1938年分校創辦初期,由於條件艱苦,教師和學生都親自動手在看花宮村周圍挖窯洞、建校舍。在看花宮溝畔,現在還能看到當年的豆腐房、圖書館、修械所舊址。因為教員和校舍不足,陝北公學舊址前面的一片草場便常常作為露天課堂給學生上大課。“揹包當凳子,膝蓋當課桌,即使冰天雪地也在露天上課。”當年的學員回憶道。草場旁邊的塬下,黃土層上開挖的窯洞由上到下整齊排列著,“當時我們七八個人共睡一個炕。女生住在溝底,男生住在坡上,便於遭遇敵人時隨時轉移。”

1939年6月,因抗戰形勢需要,陝北公學遷回延安。陝北公學在看花宮村辦學一年,培養了6000多名抗戰幹部,其中吸納3000多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毛澤東因此評價說:“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陝公。”

陝北公學、魯迅師範留在旬邑縣的不長時間裡,在當地播下了教育的火種。1940年3月,陝甘寧邊區政府在馬家堡成立了陝甘寧邊區第二師範學校,旬邑地區自主辦學的浪潮在戰爭環境中拉開了序幕。

第二師範誕生於國民黨向陝甘寧邊區發動武裝進攻之際,短短時間內就歷經七次建校,六次搬遷。每遷徙到一地,師生都需要自己動手,打窯洞、建校園,解決衣、食、住、教問題。沒有教材,老師自編自選;沒有黑板,借用群眾的門板;沒粉筆,用黏土塊製作土粉筆;沒有紙,利用樺樹皮和舊書報;沒有桌凳,坐在磚頭石塊上,膝蓋當課桌……

正是憑藉著這種紮實肯幹的學風和作風,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二師培養出了數以千計的人才,輸送到了關中分區黨、政、軍等各個方面、各條戰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