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之錘”——1931年式203毫米榴彈炮

“斯大林之錘”——1931年式203毫米榴彈炮

口徑:203毫米

炮管長:4.9米

重量:17700千克

炮口初速:607米/秒

最大射速:1發/分

最大射程:18千米

“斯大林之錘”——1931年式203毫米榴彈炮


1931年式203毫米榴彈炮(203mm howitzer M1931)由位於列寧格勒的波爾舍維克兵工廠製造,又稱為B-4榴彈炮。雖然這種火炮笨重無比,但在對付混凝土加固的重型碉堡時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哈爾科夫、柴科斯基、柯尼斯堡以及進攻柏林的途中,蘇軍一直都裝備著這種火炮。1944年6月5日列寧格勒,由維德門德科少校率領的兩個203毫米榴彈炮連摧毀了用鋼筋混凝土加固的躲在地下深達3個樓層的一個重型碉堡。

“斯大林之錘”——1931年式203毫米榴彈炮

1931年式203毫米榴彈炮採用彈丸和藥包分離的方式,炮架左側裝有一個小型起重機用於調運彈藥。一門203毫米榴彈炮需要15名士兵操縱,在運輸時,能夠拆卸成兩部分(炮架和炮管),方便裝卸。由於重量較大,所以在炮架上改用履帶,一般採用拖拉機牽引,牽引速度大約為15千米/小時。由於蘇聯在冬天大部分地區都在冰天雪地中,而且冰雪融化後經常是泥濘異常,這對重型火炮機動是非常不利的,對於1931年式203毫米榴彈炮來說,加裝履帶後機動性的提升是相當明顯的。

“斯大林之錘”——1931年式203毫米榴彈炮


文字:

捧場:

“斯大林之錘”——1931年式203毫米榴彈炮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