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市,就倒閉?美聯英語借殼,曲線“上岸”美股

關注傳習邦,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道,學習,興邦。

撰文 | Bugle X

在韋博英語、百弗英語跑路、倒閉之際,一位教培資深人士評論:媒體爆炸的互聯網時代,成人英語無非是一個偽需求。成人英語品牌的“青少化”,正是業內的集體衝動。

3月的最後一天,國內成人英語的龍頭品牌美聯英語,歷經15個月之久的波折,以借殼上市的方式登陸納斯達克,同時展開自身的轉型、進化之旅。

- 01-

成人英語,“變糟糕”的一門生意

青少化的轉型,談何容易。有的品牌成功上岸,有的品牌則擱淺在上岸的路上。隨著成人英語紅利的消失,一同離去的也包括逐利的資本。轉型之中的成人英語品牌必須兩條線證明自身:一是品牌並未死於學費貸的大面積差評,一是新興的青少業務、在線業務可以恢復久違的高成長。

成人英語,也有過黃金時代。在跨國公司引領職場風尚的時代,外企白領是成人英語消費主力,英孚、華爾街、韋博、美聯崛起為業內四大天王。職場本土勢力佔據主力之後,成人英語逐步由“中心”向邊緣潰退,不得不自降身段,主打一般上班族、大學生之類的職場菜鳥。

由於學員普遍消費力不足,分期付款也就成為行業標配。韋博英語垮臺之際,套在分期付款難以脫身的學員上萬人,涉及金額上億元。

2019年5月公佈的美聯英語招股書也顯示,2018財年,美聯43.5%的學員採用分期付款。學費貸(推薦閱讀美聯英語豪賭華爾街:四成學員靠貸款,估值42億可支撐?),以及如影隨形的“退款難”,正是成人英語行業的一大痼疾。

對於美聯英語而言,失去行業紅利之後,生死只在一念之間:要不步韋博的後塵垮臺收場,要不趁著業務體量還在,快速對接資本市場,為自身的轉型、進化籌措必要的資金。時間緊急,再不“轉”,就來不及了。

- 02-

在線化、青少化,不轉型死路一條

國內的英語培訓市場,由“成人”轉向低幼、少兒是一大固定趨勢。對於英語巨頭來說,基本的態勢是,轉得快,生;轉得慢,轉得慢,死。

行業最知名的英孚,十多年前便已轉少兒,以一二線市場自營、三四線市場加盟的方式,擴大領地。

以成人英語切入市場的51Talk上市之後,也已逐漸“去成人化”,行走在全線轉型青少英語的路上。韋博英語的青少兒攻勢半心半意,一方面內部培育韋博少兒,另一方面又另起爐灶打造體外循環的新品牌。造成的後果是,資源不足,且內部大家,不但韋博少兒做不起來,開心豆英語也在韋博“大廈”傾覆之際,淪為陪葬品。

相對於英孚、華爾街,美聯轉少兒的進度與韋博差不多遲緩,直至2018年4月才推出青少英語業務。也正因為轉少兒轉的慢,美聯創業初期便鼎力支持的達晨創投“失望”而去,套現離場。2019年5月的招股書顯示,儘管青少英語發展勢頭迅猛,成人英語的銷售額佔比仍高達六成以上,成為美聯的“硬傷”。

英語培訓,轉少兒是一大趨勢,在線化是另一大趨勢。與韋博不一樣,美聯轉在線決策果斷,投入巨大,很快站穩腳跟。招股書顯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美聯繫列產品的主流,在線收入佔比由2016年的6%上升至2018年的15%。

不上市,就倒閉?美聯英語借殼,曲線“上岸”美股

新浪黑貓關於美聯英語投訴數據

縱觀成人英語行業的一大現狀兩大趨勢,美聯只要繼續做成人業務,學費貸便無法迴避,長期對品牌構成損傷。轉型青少、在線化,持續的大投入必不可少。只有迅速“補課”,建立品牌,才能在行業的急劇分化中佔據一席之地。這也是上市之旅一波三折的美聯,直接上市不成,拼了老命也要“借殼上市”的根本原因。

- 03-

連鎖擴張,三年打造全國性品牌

回顧美聯英語的發展歷程,最近幾年來的大舉擴張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接連五輪融資之後,總部位於深圳的美聯一路北上,在全國18個省市的32座城市設立136個學習中心,形成包括美聯英語、美聯出國考試、美聯留學、美聯國際高中在內的眾多子品牌。美聯在線子品牌“立刻說”,也逐步站穩腳跟。

開辦異地校區,是美聯北上擴張的主流方式。2019年5月的招股書顯示,在讀學員由2016年的5.6萬人次增加至2018年的11.8萬人次,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12%。營收方面,美聯也從2016年的8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14億元,增長率高達78%。當然,學員的增長與營收的增長不成正比,也在一個側面說明了美聯營收結構的變化:在線業務、青少業務的比重緣來緣放大,攤薄每個在讀學員貢獻的arpu值。

2018財年,青少業務的停售佔比為4.6%,2019年第一季度,佔比擴大至12.5%。美聯的“青少化”可能短時犧牲每個學員的含金量,長線來看卻不失為一大利好。

2017年是美聯英語的高光時刻,不僅學習中心增加三成,扭虧為盈,達到創紀錄的4000萬元利潤。2018年,美聯淨利潤為5300萬元,增速回調,僅為3.45%。

很顯然,沒有在線業務、青少業務的大突破,美聯曲線上市成功之後,股價的增長即使有,也十分有限。

- 04-

國企來援,廈門國投買入600萬美元

2019年5月,美聯提交上市文件之後,由於發售困難,上市一直處於難產狀態。直接上市之路走不通,美聯選擇迂迴前行,去年12月與美股上市公司EdtechX達成合並協議,成立一個名為Meten EdtechX的新實體,以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Corporation,特定目標公司收購)的方式完成上市。

不上市,就倒閉?美聯英語借殼,曲線“上岸”美股

美聯英語融資情況,數據來自企查查

SPAC方式上市,類似國內的借殼上市。EdtechX總部位於倫敦,2018年10月在納斯達克上市。與EdtechX的交易,美聯英語整體估值5.35億美元。據傳習邦此前的報道,美聯英語五輪融資之後,估值一度高達42億元人民幣。兩相對照,可以發現,為了上市成功,美聯不免“賤賣”“打折”。交易首日,美聯英語的上市主體Meten Edtech上漲30%,收報23.4美元,算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美聯英語發佈的PR稿件顯示,國企廈門國投、意大利PE Azimut分別斥資600萬美元、2000美元認購Meten EdtechX股票。大牌資本的缺席,也從側面折射成人英語行業的慘淡。

根據2019年5月的招股書,美聯英語董事長趙繼爽持股29.05%,為第一大股東。道格資本通過兩個主體,合計持股15.13%,為第二大股東。美聯英語執行董事兼CEO彭斯光、執行董事兼副總裁郭玉鵬14.68%、13.91%,分列第三、第四大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