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區西張小學李曉娟: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 致力“品質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線上學習”成為孩子們的主要學習方式,線上教育也被寄予了厚望。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多地公佈開學時間,家長們紛紛感慨:神獸們終於要歸籠了!老師們也表示,還是面對面教學有感覺。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復課後會不會繼續沿用網上資源?線上教學對線下教學有沒有新的啟發?如何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平穩過渡?我認為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應該是現在思考的首要問題,下面幾點拙見,與大家共勉。

临渭区西张小学李晓娟: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致力“品质教育”

1、瞭解學生狀況,做好知識銜接

學科知識內容的銜接,是學生線上線下教學銜接的關鍵環節。最近各學校都相繼進行了線上質量調研,這是對學生前段線上學習知識情況的一個考查和摸底,以便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就拿我班今天質量檢測情況來看,交卷率83%,個別學生不明原因的不交卷,或許是家長不能做到督促孩子按時考試和監考,或許是學生太淘氣家長管不住,平時在群裡上課就能聽到個別學生對家長大呼小叫,關係僵硬,學生任意妄為,這就體現出從小的家庭教育問題。通過考試我發現沒有交卷的學生有:平時特別嬌慣,由著孩子的性子來的;平時特別頑劣,家長根本管不住的;平時學習就跟不上,基礎較差的;家長自己不能輔導,不受孩子尊敬,因此在這段時間就放任自流了。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復課後我們教師應做到:1、對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整體分析,對於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重點講解、強調。2、對於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可進行學生間交流討論、小組合作。3、可組織一對一結對幫扶,一個優生幫一個差生,4、教師可進行分層教學、分層佈置作業。以做到全面進步,達到線上線下教學的順利過渡。

2、任務單與預習單的有效結合,為品質課堂服務

這個“加長版”的假期對教師、學生、家長來說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學生的學習缺少了老師的監管,家長壓力增大,針對此現象,區局教研室要求教師編寫學習任務單,向各校推送名師聯盟優秀任務單,這時候任務單是否突出重難點、明確任務性,便於操作性,利於執行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習任務單,顧名思義,就是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清單,它重在給學生布置任務,明確學生本節課每一環節的任務,這個任務或學生自己完成或和家長一起完成,任務的指向性要強,不能用我們平時備課的語言敘述給出任務,而是很明確的幹什麼、怎麼幹。如:你還記得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嗎?好好回想一下試著做下面第一道題,做完可以和爸爸媽媽討論,比一比看誰做得正確。(1).在裡填上合適的數。3米5分米=米, 4.5米=米分米,0.58米=分米釐米。這很明顯是我們備課時用的話語,在這裡我們只需要說:“根據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完成下面第一題,並和家長討論正確答案。”簡潔明瞭的給出任務即可。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探討,大家的任務單編寫日漸成熟。復課後,如果能將任務單和預習單有效結合起來,創新我們的教學模式,使師生和家長走出困境。1、老師要從知識的提供者轉變到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可以把學習任務單和預習單結合起來,梳理知識點,明確指出重難點,提前一天發放。2、真正把課堂還給孩子。正因為有了前一天的預習,我們的課堂就“活”了起來,不再是教師一味的講解傳授知識,而是學生的“表演”過程,教師只是“領路人”只需要完成提問、答疑、聆聽、肯定、否定、總結。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優生可當“小老師”講解,也可逐一展示,也可小組合作探究,形式多種多樣。讓任務單為我們的高品質課堂服務。

3、重建班級文化,恢復學習狀態

線上教學極大的考驗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我約束力,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缺乏師生互動、學生交流的環節,導致學生上課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參與性。另外,容易有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思維容易中斷以及不利於學生一些行為習慣的養成。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成為開展線下教學的障礙。所以恢復學習狀態、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構建融洽的師生關係,幫助學生儘快恢復學習狀態,是當務之急。我認為可以進行一下活動:1、同桌互助,學習、生活、衛生、心裡情感交流。2、優生展示,展示學習方面、作業方面好的做法、也可通過演講展示自己。3、小組合作討論,討論內容可是多反面的。等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習信心,重新感受班級的溫暖,增強集體的感召力,重建班級學習規則,重回班級的懷抱!

4、加強個別輔導,及時查漏補缺

近段時間,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想必就是學校啥時候能開學,就有學生說了,網上考試成績不真實,等疫情過後,學校開學,一較高下。那時候,學生的成績必定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優者愈優,差者愈差!這不是危言聳聽,是基於線上教學以來,班級群裡的觀察、作業的反饋情況、家長的詢問情況,以及後臺的書寫紀錄,進而得出的結論。自律的越來越優秀,優秀一大截;而不自律的,各種糊弄造假,難以望優秀者的項背。也許,努力可以假裝,但是結局不會陪你演戲。學習是一個逐漸摸索的過程,孩子在小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試著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要在孩子遇到難題時直接告訴答案,不能讓孩子吃現成的,尤其是差生。首先應該給孩子留出足夠的自己解決問題的時間,真的無能為力時,一定要聽聽孩子對問題的看法,找出基礎知識上的漏洞,或方法上的錯誤,在給出學生答案或方法,不要讓學生為做題而做題,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差生的轉化方面需要我們教師付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復課後,及時瞭解,摸排調查每個學生線上教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

總之,線上教學學習時間上有較大的靈活性,有大量豐富的學習資源,線上課程還可以反覆聽,但還是沒有獲得普遍滿意,而線下教學仍是主要學習方式,教師的學科專業和師德水平比較有保障,學生能更好的地沉浸在課堂氛圍中,便於監管、督促。因此,只有把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合理地、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服務於我們的“品質”教學。

初審:賈偉宏

終審:賀維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