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控、降:“績優生”恆大的新戰略透露出哪些信號?

3月31日,2020年第一季度的最後一天,中國房地產“第一軍團”的恆大舉行2019年業績線上發佈會。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表示,恆大在2020年要正式開始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

增、控、降:“绩优生”恒大的新战略透露出哪些信号?

看得出,許家印心情很不錯,他高調宣佈了今年8000億、三年後萬億的銷售目標,對公司2019年淨利下滑和負債高企的問題也沒有迴避,稱“即使利潤下滑,恆大也還是排名前三的房企”“恆大不存在現金流問題”。

事實上,從過去10多年高歌猛進大週期間的“三高一低”,到拿下銷售冠軍後的“三低一高”、”規模+效益“,再到如今的“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包括恆大在內的中國房企,正不斷適應中國當前的房地產形勢,並對未來進行研判,降速、維穩已成為今年乃至今後幾年的主流思路。對許家印等房企舵手而言,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高增長”:2022年實現年銷售過萬億

2019年財報顯示,恆大實現合約銷售額6010.6億元,同比增長9%;營業額4775.6億元,同比增長2.4%。2020年,按照許家印提出的內部目標,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這就是銷售“高增長”。恆大由此成了第一個公開提出萬億銷售的房企。

近年來,隨著行業競爭白熱化和樓市調控常態化,整個頭部房企的增速都在放緩,恆大此時提出“高增長”的底氣何在?

增、控、降:“绩优生”恒大的新战略透露出哪些信号?

發佈會上,恆大發布的今年一季度銷售報告或許可以給出部分答案。許家印表示,今年一季度在疫情非常嚴重,一月底二月份線下銷售基本停滯的情況下,恆大二月份實現447億銷售,三月份實現了六百多億的銷售,這是歷史上都沒有過的。數據顯示,藉助“恆房通”線上賣房等營銷措施,恆大實現了一季度業績“開門紅”:銷售額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行業排名第一,充分展現恆大實施新戰略的巨大成效。

如果說“線上賣房”等強銷售是保證高增長的戰術,低價高土儲則是恆大高增長的根本戰略。

按照恆大總裁夏海鈞的說法,恆大目前有2.93億平米土儲,67%一二線城市,樓面價1800元,建安成本3800元,總成本才6100元。麵粉已在口袋中。今年總可售面積達1.32億平方米,可售貨值達1.27萬億。充足的貨量,再加上強勁的銷售力,恆大銷售業績有望實現大幅增長。

“控規模”:土地儲備降至2億平方米

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對房企而言,土地儲備是不是越多越好?對此,恆大表示,有土儲才有“力氣”高增長,不能不吃,卻不能多吃,因為過量的土儲會造成大量資金沉澱。

許家印說,如果銷售高增長,但投資不收緊,依然“進得多、出得多”,“降負債”也就無從談起。恆大“控規模”就是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如果按照這個目標,恆大以後三年每年新增的土地儲備大概是4000萬平方米左右,以前則是6000萬-8000萬平方米。在多元產業方面,也要收緊投資,5年內不再投資其他任何產業。

通過嚴控土儲、審慎投資,收緊大部分業務的資本性支出,為恆大降負債保證了充足的現金流。如今,恆大擁有2.93億平米的土地儲備,因此可以適度減少拿地,充分利用現有土地儲備,既能確保公司的持續發展,還能大幅減少支出,為新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降負債”:三年負債降4500億

在“去槓桿”的時代大潮中,房企的降負債之路已刻不容緩。

按照恆大規劃,通過“開源節流”雙措並舉,未來三年將實現負債大幅降低,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而根據許家印在現場算的賬,該目標的實現並不困難:“18年、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據業內人士分析,以恆大目前的資金成本計算,每年降低1500億負債,不僅大幅降低槓桿,還將減少一百多億的資金成本,而這一數據,會直接反映在利潤中。同時恆大具備實現這一目標的巨大優勢和條件,包括強大的銷售能力、充足的土地儲備、過硬的產品品質、強大的管控能力和團隊執行力。

不難預見,通過高增長的“開源”,以及控規模等的“節流”舉措,恆大的負債情況將在未來幾年大為改善,許家印今日的大決心將帶來一個更加穩健的恆大。

三年後的“新恆大”值得期待!

【作者】喻孟

【作者】 喻孟

【來源】 房產觀察家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