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圖/網絡


17年前的今天,當時還是張國榮的經紀人陳淑芬正在和張國榮通著電話,她對著電話那頭說:我到了哦。張國榮在電話那頭回答:好!隨後陳淑芬聽到嘭的一聲,她趕緊跑過去看,竟然發現是剛剛還在與自己通電話的張國榮縱身跳下了…

張國榮,是上個世紀的香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有句話形容他:和才華相比,他顏值不值一提,和人品相比,才華不值一提。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他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影視角色是《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說好的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而在唱歌方面,他的很多歌現在還在廣為傳唱。他的那首《春夏秋冬》中那句“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被很多張迷用來深刻懷念他。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今天是張國榮離去的第17年整了。沒有哪一位娛樂圈內明星的離去,能讓影迷懷念這麼久?

為什麼張國榮可以做到。第一是因為他太優秀了;第二是因為他的離去太突然;第三是因為他自殺的原因成謎。

關於他自殺的原因,說法最多的是因為抑鬱症。張國榮被確診為內源性抑鬱症,不同於外源性抑鬱症,可以通過看心理醫生,吃藥等方式調解;而內源性抑鬱症,卻表現為生物學特性,很難去克服。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到後期,張國榮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工作。他本想轉型導演,自導一部《偷心》,籌備工作都已經展開了,為此還特地邀請了很多朋友,但是他最終沒有完成。

伴隨張國榮自殺之謎的,除了抑鬱症,還有一個是同性戀—隨著哥哥忌日的到來,張國榮這個背後的男人,再次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他叫唐鶴德,是張國榮公開承認的摯愛。他陪張國榮走過20年的恩愛光陰,在張國榮去世後,他的輓聯寫著: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世紀牽手照

如今17年過去,唐鶴德終身未娶,他替張國榮照顧親人,守在他們曾經的家中,守著張國榮的骨灰。每年到張國榮的忌日,他都會發文悼念。這段感情,至今已經持續了三十七年,始終不減。試問世間的男女之愛,是否有他們這般堅如磐石呢?

然而這段感情在曝光之初,兩人為此承受了很多的指責和嘲笑。在1997年,張國榮在演唱會上承認了自己對唐鶴德的感情。同年在《春光乍洩》的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和嘉賓都在有意無意地嘲笑著張國榮,甚至說他:讓同性戀去拍同性戀電影,本色演出,剛剛好。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鏡頭更是連續八次對準張國榮,然而哥哥卻一直保持著溫和的笑容。但是在那一刻,他的內心一定無比的憤怒和傷心吧?

身處那個年代,身處娛樂圈內,張國榮敢於在公眾面前大膽承認自己的戀情,甚至在被狗仔隊偷拍時,大大方方和愛人十指相扣。唐鶴德對於張國榮的意義,可見是多麼重要。

他在公開場合曾經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一個是我媽媽,另一個則是唐先生。

然而這段不被世俗認可的愛情,無論是張國榮,還是唐鶴德,都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當時的媒體,都把他們妖魔化,覺得他們不是正常的人。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張國榮最大的心聲就是:我愛的那個人剛好是個男人而已。

每一對同性戀人,都要比男女之戀經歷更多的曲折。哥哥已經逝去17年,然而這個社會對於同性戀的包容度和理解度,並沒有增加。

說起現在娛樂圈內的同性戀,最著名的是名嘴主持人蔡康永。在2001年錄製《文茜小妹大》時,代班主持人李敖突然問:蔡康永,你是不是gay啊?蔡康永笑著回答說:對啊,你有人要介紹給我認識嗎?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蔡康永與男友George從1994年相戀至今,兩人因為性格互補,且都熱愛旅行而結緣。有一次在日本旅行時,遇到神戶大地震,兩人牽手逃了出來,從此決定在一起。

蔡康永還暴露了自己與男友相處時的細節,說他們從來不會吵架,家裡的家務活都由男友來做。“我無法想象萬一他失蹤三天,我的生活肯定完全脫離軌道”。蔡康永這樣表達著對男友熱烈的愛。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然而為了這段愛情,他同樣揹負著莫大的壓力。曾經在《奇葩說》的舞臺上,蔡康永哭著說:“我們並不是妖怪!”然而諷刺的是,這期《奇葩說》遭到廣電總局封殺,理由是嘉賓對非正常的性關係持同情態度,挑戰傳統道德觀和價值觀,節目不適合向公眾傳播。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同性戀愛,還有多久才能被大眾理解並接受呢?在臺灣,去年的5月24日,法律規定,同性可以結婚。這是屬於他們的勝利。然而真正跨越大眾的偏見,這條路還太長太長!

我大學的時候,也有同學和我說,學生會的xx學姐和xx是同性戀。這樣的消息,且不說真實與否,但是大部分人對於同性戀的態度就是這樣當作奇聞異談,當作交換秘密的談資。若是走在路上遇到了同性戀的主角,背後必定有人偷偷地指著說:聽說TA是同性戀。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大家會很好奇同性戀之間的相處模式,會將他們妖魔化。說一個人是同性戀,對於對方來說,是一句罵人的話。這就是同性戀的艱難生存環境。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敢於坦坦蕩蕩認愛的人,不得不說真的需要巨大的勇氣。

我國著名的性學專家李銀河,也陷入了這樣的一段同性戀的輿論。李銀河是著名作家王小波的遺孀,王小波那句“愛你就像愛生命”的愛慕對象。然而大俠的出現,差點讓李銀河“晚節不保”。

李銀河解釋說:大俠是生理女性,心理男性。我並非同性戀,只是我愛的人生理上是個女人,大俠所愛的也必須是異性戀的女人,而不是同性戀的女人。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即使像李銀河這樣走在兩性研究領域前端的專家,也會因為不合世俗的愛情陷入輿論漩渦。

就像是李銀河自己所說:世界上沒有錯誤的戀愛關係。這是所有同性戀者的共同的心聲。我們只是愛上一個與自己同性的人而已,我們不是妖怪!

正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所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我們要承認這個世界的多元性。有黃皮膚的人,有黑皮膚的人,也有白皮膚的人;有男人,有女人,也有中性人,甚至是雙性人;有老人,有年輕人,也有小孩…那麼自然也有異性戀,同性戀,甚至是雙性戀。

對於與自己不同的事物,即使自己不贊同,不理解,但是保持著不抨擊,不嘲諷,不取笑的態度,我覺得,這是所有人最起碼應該做到的。

剝去他們頭上的同性戀身份,無論是張國榮,蔡康永,亦或是李銀河,他們在各自領域所作出的成就,值得我們所有人的尊重與景仰!

從張國榮到蔡康永,同性戀者被大眾理解,這條路還有多遠?

“春天該很好,若你尚在場”。永遠的哥哥,永遠的張國榮!


--END--


作者:一隻旅行的貓,用有限的經歷,和你領略無限的人生。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