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便傾了心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明·霽藍釉梅瓶 源於故宮博物院官網

瓷器,

凝聚先人無窮智慧和創造力的美物。

中國製瓷歷史源遠流長,

歷代匠人創燒出無數燦爛奪目的釉色,

驚豔了悠悠千年歲月。


在釉色大家族中,有一種特別的釉色,

它濃烈深沉,似無垠蒼穹,

它氣質沉靜,又似寧靜深海,

它高貴神秘,如夢似幻,充滿無限幻想。

——它便是霽藍釉,讓人一見傾心。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明·霽藍釉梅瓶 源於故宮博物院官網


霽藍釉,也名“霽青”,又名“祭藍”、“積藍”,

文人賦予它“霽藍”這一美名,充滿浪漫色彩。

“霽”的本義為雨止也,即雨過天晴。

顯然,雨過天晴所指的並不是某種顏色,

它形容的是一種透亮、純淨的感覺。

一如霽藍釉呈現出的美感,

讓人聯想到幽深夜空,

藍得如此純粹、靜謐。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明·祭藍釉描金牛紋雙耳尊 源於故宮博物院官網


霽藍的前身可追溯到藍釉,

在制瓷歷史上,藍釉誕生得比較晚。

直到唐代才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藍釉。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唐·藍釉長頸瓶 源於《故宮陶瓷圖典》


唐代藍釉多作為單色裝飾,

色澤飽滿瑩潤,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

然而自唐後,這種濃烈的藍釉沉寂了許久。

到元代時,藍釉才再次復甦。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元·藍釉描金匜(yí) 源於故宮博物院官網


縱觀瓷器史,

元代藍釉堪稱邁出了劃時代的一步。

元代藍釉一直延續至清朝末年,

數百年間雖有起伏,但沒有間斷。

也正是在元代藍釉的基礎上,

明代制瓷人創燒出了霽藍釉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明萬曆·祭藍釉白花龍紋三足爐 源於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


此外,明清兩代從元代藍釉上還創燒出

回青、灑藍、天藍等各色釉。


初見,便傾了心

初見,便傾了心

初見,便傾了心

初見,便傾了心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明·霽藍釉白花盆花紋三足爐 源於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


霽藍釉為高溫釉色,

需在高溫下一次燒成,難度高,

使用的鈷料也較為昂貴,

可以說在古代,

每一件霽藍釉瓷都十分珍稀難得。

即便是皇家也十分愛惜它們,

宮廷中的霽藍釉瓷大多作祭祀、陳設用,

少部分供日常使用。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胤禛美人圖》(局部) 美人身旁的几上,擺放著霽藍釉茶杯 源於故宮博物院官網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胤禛行樂圖》(局部) 雍正所用的霽藍釉水丞,釉色純淨典雅,分外醒目 源於每日故宮


霽藍釉瓷多為單色釉瓷,

釉色勻淨,光澤透亮,如藍寶石熠熠生輝。

常見的裝飾方法有用白泥料堆貼紋飾

以及描金兩種,

一為藍地白紋,色彩簡潔明快,莊重大氣;

一為藍金輝映,配色華貴富麗,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明·霽藍釉描金象耳琮式瓶 源於每日故宮


初見,便傾了心

故宮博物院藏 明·霽藍釉白花魚藻紋盤 源於故宮博物院官網


霽藍釉濃厚、深沉,

如一位神秘難懂的美人,

從歷史深處緩緩走來,

以絕美容顏打動了今人。

在霽藍釉身上,

我們看到了古代制瓷人代代出新的創造精神,

也看到了他們純粹的愛美、求美之心。


初見,便傾了心


點擊下方鏈接,進入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