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陽:為什麼中國人總是不開心呢?原因很簡單,懂得智慧太少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身邊很多人好像總是不快樂,學生抱怨作業多,白領抱怨工作累,婦女抱怨家務忙,官員抱怨應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中國人攀比心比較嚴重,中國人的一生似乎都用來攀比。孩子從小就被拿來和"別人家孩子"比較,比較成績、能力、拿的獎狀多還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畢業出來工作,又被比較工作夠不夠好、薪水優不優厚、福利多不多......長期置於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和比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習慣性地養成攀比的習慣:我比不比別人優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別人好......甚至連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停不住用來攀比。

王明陽:為什麼中國人總是不開心呢?原因很簡單,懂得智慧太少

中國人也無時無刻不出在焦慮之中。焦慮社會不公、焦慮沒錢沒權、焦慮物價依然飆升、焦慮食品不安全、焦慮子女教育、焦慮環境汙染......似乎總有焦慮不完的事。但是,只有無憂無慮的人才會快樂。總在憂慮,哪有時間快樂?

但是種種原因和王明陽還是沒法比的。王陽明一生歷經坎坷,遭廷杖、下詔獄、貶龍場、功高被忌、被誣謀反,可謂受盡了命運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裡,早就被鬱悶死了。但王陽明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王明陽:為什麼中國人總是不開心呢?原因很簡單,懂得智慧太少

王陽明在龍場的時候,跟他去的隨從都相繼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無恙。王陽明自己說:"我來龍場兩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我始終保持了積極的情緒,樂觀的心態,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悲悲切切,抑鬱哀愁。"

活在當下,才能快樂!

王陽明說:"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只要常存養此心,就能經常覺察到心的存在,這就是做學問。已經過去的事,和那些還沒到來的事,想它有什麼益處嗎?這樣胡思亂想,只能白白丟失清明的本心。一個人要想獲得快樂,就得有活在當下的智慧。

王明陽:為什麼中國人總是不開心呢?原因很簡單,懂得智慧太少

破除我執,才能快樂!

王陽明在龍場時,曾經打造過一個石棺。原因就是因為他在悟道的過程中,始終不能放下自我,放下生死。他發下大願,我就當自己已經死了,還有什麼好怕的呢?他在石棺中靜坐修身,潛心悟道,終於有一天,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人生最大的障礙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執,那人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我們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我們的失敗。所謂的尋找快樂,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少一點慾望,才能快樂!

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欲,便回覆良知之本體了。古代的聖賢也都告訴我們,過多的慾望是一切痛苦的來源,我們如果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慾望的滿足上,那麼一旦慾望得不到滿足,快樂也就蕩然無存。而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滿足了這個慾望,那個慾望就會冒出來,從此沉淪慾海,永遠不能自拔。人不能有太多的慾望,要懂得適可而止。

王明陽:為什麼中國人總是不開心呢?原因很簡單,懂得智慧太少

為什麼王明陽的經歷如此坎坷,還能如此開心,成為中國第一完人,我覺得就是缺少聖賢的智慧,我們智慧侷限在自己的主觀意識中,沒有跟隨"心"的方向。

本心人人都有,王陽明則告訴了我們為什麼多數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為物慾的矇蔽。當今時代,這點尤其值得人們重視。被矇蔽的心,如矇蔽二字的含義,是陰暗而糊塗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麼用?唯有本心呈現,才能清明、放鬆和自在。被金錢充斥著的世界,哪裡還有本心可見?

王明陽:為什麼中國人總是不開心呢?原因很簡單,懂得智慧太少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有很多很多,我們沒有成為聖人的原因就是缺少王明陽的智慧,王明陽的一生心學經典都記錄在《傳習錄》中,《傳習錄》中記載著心學精髓的開始,《知行合一》則是經典中的巔峰,而且記載著王明陽一生的有趣故事。

王明陽:為什麼中國人總是不開心呢?原因很簡單,懂得智慧太少

下面這本就是我的書,全片白話文,只需要79元,而且是兩本人生智慧,讓我們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樂趣,讓自己快樂的同時,學習大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王明陽:為什麼中國人總是不開心呢?原因很簡單,懂得智慧太少

點擊下圖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