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這場燒錢遊戲,來玩嗎?

身處互聯網行業,或多或少看過或聽過大佬們的各種燒錢舉動,一直覺得燒錢是高大上的土豪行為,直到生娃後,才發現養娃才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燒錢遊戲。

生娃前,平時用點閒錢出去大吃一頓,犒勞一下飢腸轆轆的胃,享受一下人間饕餮盛宴。生娃後,十塊錢的沙縣小吃都不捨得花錢消費,還得分成兩次買菜回家親自下廚,畢竟十塊錢可以吃兩天呢。而給寶寶購置的米粉無不精挑細選,不是進口不考慮,平均50塊錢250克,還不夠娃吃三天。

生娃前,換季要買新衣服,一次還要買多件,心情不好買衣服,心情差還要買衣服,買買買成了休閒娛樂必備活動。生娃後,發揚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勤儉節約良好美德,衣服不穿出一個破洞不足以表達身上散發著的光輝母愛。而卻給寶寶購置一套套萌服,帽子、襪子、打底衫、和尚服、外套樣樣不落,即使寶寶發育快,去到母嬰店,只想對導購大喊一聲:“買買買”。

衣服貴?沒關係,娃穿上舒服又漂亮,浪費也值得,遛娃倍有面子。

養娃這場燒錢遊戲,來玩嗎?


生娃前,有時候能美滋滋地去做個美容美髮,變身都市時尚潮流女王。生娃後,日常花費20元修剪頭髮已是奢侈行為,給寶寶購買的剃頭器已夠我理髮20次,掐算一下,夠我兩年的消費了呢。

生娃前,還有閒錢屯面膜,買貴的面霜,可以護理下日益凸顯的法令紋。生娃後,買個百元以內的面霜,節約點能用半年。而給寶寶購置潤膚霜、批批屁屁霜、爽身粉、溼疹膏...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生娃前,還能偶爾購置下婦女營養品,補充下維生素,生娃後,平時填飽肚子已滿足,而寶寶的營養品卻眼花繚亂填滿了櫃子,補充鈣鐵鋅硒維生素ABC,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生娃前,三年換個新機已是常態,不求最新時尚iphone機,但有國產豪華為pro。生娃後,手中的手機已經維修三次,對著頁面運行不暢依然依然咬牙切齒對它不離不棄,畢竟往後幾年,還要它陪伴。

而寶寶的的一個耳溫槍花費300¥,奶瓶奶嘴進口500¥,勺子進口200¥,碗要無毒害,巴掌大就需要100¥...寶寶的餵養裝備,夠我買一個換個手機了吧。

生娃前,出門時不時還能打的,享受下高科技社會帶來的出行便捷。生娃後,每天共享單車騎上騎下,鍛鍊身體。出門能走路,決不做公交,能坐公交絕不打車。而寶寶的上千元推車和安全座椅,精挑細選,考慮安全因素,考慮舒適度,又是一筆不小花銷。

生娃前,每年能和另一半來幾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不是歐洲東南亞,國內跨省會去呀。生娃後,上班回家兩點一線,節假日去郊外遊還要全家商量,等待批覆。

養娃這場燒錢遊戲,來玩嗎?


生娃前,有時候還能買包衛生棉條提升下生活品質,生娃後,貨比三家,專挑活動優惠力度大時入購國產品牌,而寶寶的紙尿褲,挑選進口,一大包一大包往家裡提都不帶猶豫的。

生娃後,寶寶吃喝拉撒的所有用品,能用大牌就用大牌,能進口就進口,能好評率高就買好評率高,每一個媽都化身款姐,富得流油。

寶寶現在還不到一週歲,等寶寶長大,隨之而來的費用也是夠我抖三抖。但就教育這塊,早教班、興趣班、幼兒園、輔導班...哪一種不是高消費,哪一種不是碎鈔機?

如今在一線城市養大一個孩子,不變身百萬富翁,都不好意思喊出那句:“孩子,我養你到長大啊!” 掏空6個錢包(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不夠啊!四腳吞金獸變身吸錢黑洞,多少錢投入都不夠哇!

遙想曾經還沒升級成為老母親的時候,面對櫥窗的精緻商品,分泌的巴多胺促使我剁手一次又一次。現在面對舊日所愛,冷靜異常,內心毫無波瀾,轉而投身嬰幼兒這片巨大花銷海洋。似乎曾經是自由美麗的神仙女子,經歷凡間結婚生育後,瞬間飽嘗人生煙火。

養娃這場燒錢遊戲,來玩嗎?


但是,哪一位媽媽不是一邊捶胸頓足吐槽養娃太貴一邊愉快買買買,力所能及給娃最好的?

哪一位媽媽不是生娃前大手大腳,生娃後精打細算,化身經濟達人?

養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燒錢遊戲,一旦開始,就回不了頭了。而當爸媽的參與其中,其樂無窮,這就是愛吧。

唯一值得慶幸地是,我現在還在堅持母乳餵養,掐指一算,我應該是家裡最省錢的功臣了,不說了,我要去再添一碗飯了,要給吃了才有力氣下奶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