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經濟”激活新消費——“疫情大考下的思考”系列報道之七

近日,全球化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最新發布的《戰疫人白皮書》報告就指出,疫情防控期間採取的居家隔離措施在讓中國消費者過上“宅生活”的同時,也催生了“宅經濟”的迅速發展。而這種生活和消費習慣帶來的影響將是深遠的,會持續到疫情結束之後,成為推動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增長的新動力。

實體零售業加速線上轉型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不得不長時間閉門不出。疫情的突然爆發,逛商場的人少了,實體購物消費的人少了,出行旅遊,酒店住宿,貿易出口,影視娛樂等涉及線下經濟的實體產業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疫情衝擊了很多傳統的經濟領域,但也催長了“宅經濟”。比如“宅購物”,像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平臺的訂單量增加;“宅娛樂”,以手機遊戲為例,一款遊戲單日峰值竟然流水高達數十億;“宅辦公”,線上問診的熱度飆升……

3月29日,記者在黃河大街北段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在超市購物的消費者中,穿梭著身著工作服的超市員工。只見他們推著小推車,按照手裡的清單從超市取貨,然後裝好打包。超市的服務檯前,不時有電商平臺的配送員前來取貨。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魏珂就再沒去過實體商超,生活所需都改線上採買了。當然,買得最多最勤的是蔬菜、水果、肉類,一日三餐也改由自己動手下廚。雖然離她家不到兩公里就有一家大型超市,裡面蔬菜、瓜果、肉類、調料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但魏珂還是選擇“宅”在家裡,需要的生活用品、生鮮都通過網絡平臺下單。魏珂記得,春節那幾天,是生鮮類商品最搶手的時候。“現在兩三天買一次,小區門口就能取,很方便。”魏珂告訴記者。她主要是害怕人員聚集造成感染,另外網絡平臺也很方便。”

近期,“萬物皆可網購”已經成為趨勢。除生鮮類產品大幅增長外,寵物生活、遊戲設備和健身訓練類的商品品類也頗受人們追捧。京東到家數據顯示,春節防疫期間,全平臺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70%,米麵糧油、肉禽蛋奶、蔬菜水果和水餃餛飩等方便速凍食品均十分暢銷;“美團買菜”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四地銷售量均有明顯上漲,北京地區日銷售量最高為節前的2-3倍;每日優鮮數據顯示,疫情暴發後一個月內累計售出2億件商品,更值得注意的是,40歲以上用戶增加了237%,其中九成用戶在兒女的幫助下學會了手機買菜。

胡玉鵬是一家電商平臺的快遞員,春節以來,他每天都早早起床忙活。防疫期間,配送難度增加,等待時間更長,他每天都要忙到很晚。“疫情期間,工作量並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他說,“從來沒覺得被這麼多人需要著。特殊時期,有的市民不敢出門,我們快遞員就像傳送帶一樣,源源不斷地把消費者生活所需送到他們家門口。”

全球化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最新發布的《戰疫人白皮書》報告就指出,疫情防控期間採取的居家隔離措施在讓中國消費者過上“宅生活”的同時,也催生了“宅經濟”的迅速發展。上述報告發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日用品及生鮮品方面,疫情防控期間消費需求強勁,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每週購買日用品和生鮮品超2次,超八成的受訪者表示在線上購買過日用品和生鮮品。此外,居家隔離生活還進一步培養了消費者的網購習慣,89%的受訪者表示疫情結束後線上購買日用品和生鮮品的意願將會增加。

2003年SARS防疫期間,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成長壯大,並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人們的“宅生活”培養和強化了“宅經濟”的消費習慣,生鮮配送等“宅經濟”或將迎來新的“風口”。

受疫情影響,各大商超線上銷售增長明顯。永輝超市的“配送到家”業務大幅增長,春節期間全國訂單量突破30萬。家樂福“配送到家”業務銷售數據顯示,顧客購買的沙糖桔增長675%、方面便增長878%、肋排增長1097%。

線上線下融合的配送到家,成為生鮮品類的新零售模式快速發展,正處於快速搶佔市場以及用戶培育的階段。國內的配送到家服務從餐飲外賣起步,並逐步拓展至生鮮全品類,生鮮電商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根據艾瑞諮詢預測,2020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

由於實體超市的到家服務對線下網點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在城市建成區比較容易開展。未來,超市到家將成為一種常態,也會倒逼實體商業的線上轉型。

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

在大家的印象中,淘寶、京東等平臺上銷售的商品,只有極少數是農產品。但是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農產品登上了網絡銷售平臺,省去中間環節,可以直接抵達消費者,解決了農產品供需兩端的信息對接,幫助優質農產品順利銷售。

2月7日,市扶貧辦下發了《關於密切關注重點帶貧企業生產經營做好相關工作的通知》,積極搭建商超對接平臺,充分利用電商扶貧、消費扶貧,幫助帶貧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銷售滯銷的農產品。各縣區通過互聯網產銷對接平臺,搭建起帶貧企業、貧困戶、當地商超的供需橋樑,努力擴大農副產品外聯外銷。

3月28日,記者在尉氏縣電子商務產業園看到,尉氏鴨蛋等農副產品通過電商平臺推出後供不應求,全國各地訂單像雪花般讓工作人員應接不暇。尉氏的大桃、葡萄、辣椒、紅薯等農產品,紛紛藉助著“互聯網+”的東風走出農村,進入千家萬戶,通過線上線下有效互動,助力群眾脫貧致富。疫情期間,尉氏縣採取“合作社-消費扶貧平臺-大型商超”的方式,由縣消費扶貧辦公室攜手電商公司搭建尉氏縣消費扶貧平臺,建立起完善的農副產品產、運、銷對接機制,確保農副產品運得出、銷得暢。

疫情期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監分局、市網絡經濟協會等聯合發出“抗擊疫情 復工復產”倡議書,呼籲全市互聯網行業從業人員充分發揮電商企業優勢,戰“疫”助農。倡議書指出,當下受疫情影響,農產品銷售受阻,各電商企業要充分利用現有平臺,積極創新開拓新渠道,幫助三農產業打通網絡銷售渠道,為脫貧攻堅提速。

位於杞縣邢口鎮楊屯村的開封市農三代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商扶貧企業,在天貓、淘寶、拼多多銷售平臺上擁有6家網店,網絡年銷售額達2000萬元。公司負責人劉文龍還報名參加了拼多多開展的“抗疫開拼,愛心助農”促銷活動,還在淘寶店鋪直播銷售農產品。在疫情防控時期,劉文龍通過線上銷售平臺,為農戶銷售大蒜、紅薯、變蛋、鴨蛋、洋蔥、有機小黃瓜等線上銷售各類農產品80多萬元。

在禹王臺區汪屯鄉屠府墳社區,這裡積極響應國家疫情防控方針,減少社區人與人接觸,同時也為了讓城市社區的居民吃上新鮮蔬菜,通過互聯網微店的模式將社區內自種綠色菜品提供給開封市民。農村社區+城市社區的模式減少了許多中間環節,既解決農村疫情時期的賣菜難問題,又解決城市居民買菜、吃新鮮蔬菜的問題。

為了加快我市電子商務發展,我市先後制定了《開封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實施辦法》《開封市電商流通精準扶貧工作意見》《開封市電子商務產業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的電子商務專項發展資金,支持電商園區建設、企業培育、人才培訓、電商物流發展等。2019年,全市舉辦電商培訓164場,培訓各類人員9813人,其中對貧困戶開展免費培訓1954人次,在379個有條件的貧困村培育電商扶貧帶頭人396人。

圍繞“三有一能”目標,我市還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渠道。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5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01個鄉鎮服務站、2782個村級服務點,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初步形成,農產品上行渠道基本打通。同時,先後在京東、淘寶、蘇寧易購等平臺開設了扶貧館、特產館等,開設助農扶貧網店180多個,上架開封本地特色農產品300多種,促進農產品網上銷售。

疫情催發“網紅經濟”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人被迫宅在家中無法出門,任何可以滿足人們新奇感的娛樂活動都可能成為新的爆款。新冠肺炎疫情,給網紅經濟添了一把火,各行各業人員開始大量湧入直播間,搖身一變成為新晉主播。4000萬網友同時在線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工地24小時直播;一隻貓的睡覺直播讓2000萬人圍觀。網易雲音樂數據顯示,在其LOOK直播平臺上,每天都有十多萬人次參與雲蹦迪或雲村臥室音樂節。隨著移動互聯網日新月異的進步,短視頻已經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人們通過移動端能夠盡情享受短視頻帶來的歡樂。受疫情影響,抖音、快手等線上短視頻領域全面爆發。

4月1日,自稱是“碩果僅存的中國第一代網紅”的羅永浩加入直播賣貨的大軍。電商主播是這兩年最火的職業之一,薇婭、李佳琦等網絡人士通過直播賣貨的形式走紅,鉅額的報酬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市場。

“歡迎大家選購我們當地的土特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式各樣農產品線上直播間成為“宅家”群眾的關注點。一大批地方官員、農民走上屏幕,化身人氣網紅。一場場直播下來,滯銷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從田間地頭走上城市餐桌,巨大的銷量讓人驚歎。目前,各類“直播+助農”活動正在多家電商平臺火熱進行,參與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農產品線上銷量也越來越高。

根據阿里巴巴公佈的數據,過去一個月,超過50%的天貓商家在直播賣貨。整個2月,淘寶直播新開播的商家數量環比1月勁增719%。3月18日,智聯招聘聯合淘榜單發佈《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復工後一個月內,企業整體招聘職位數與招聘人數分別同比下降31.43%和28.12%。在此背景,直播行業人才需求量卻逆勢猛增。針對直播相關崗位而言,招聘職位數在一個月內同比上漲83.95%,招聘人數增幅更是達132.55%。其中,直播相關兼職崗位的數量同比增長166.09%,是全職崗位增速的2倍有餘。

2019年,網紅經濟現象級大火;2020年,網紅經濟被認為仍將持續擴張中。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在2019年底基本實現中心城區的5G覆蓋,其餘重點城市預計在2020年底實現5G基站覆蓋。同時,隨著網絡覆蓋以及商業應用的開發,2020年將迎來手機廠商5G手機集中發佈。

直播行業是隨著短視頻的技術發展起來。隨著5G時代的來臨,5G給直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例如,5G可以消除卡頓,可以讓直播畫質更好,可以增強畫面傳輸的能力,可以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走向成熟,更有利於分析客戶群體。而伴隨著電商直播接受度的提高,直播消費習慣的形成,網紅電商直播的市場規模會進一步擴大。

以往,人們習慣在假期期間外出旅行、走親訪友,但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人都必須長時間“宅”在家。在這樣的背景下,帶有社交屬性的遊戲備受玩家青睞,兼顧社交與娛樂屬性的遊戲分解了部分的社交需求。有互聯網公司統計,春節前後七天內排名上升最快的前二十名手機應用中,超過一半都是視頻、社交、遊戲類產品。在線下和外出活動受到制約的情況下,遊戲成為人們的溝通媒介之一,它在提供娛樂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求。

新政策助力新經濟

面對疫情陰霾下巨大的線上需求,一些地方政府也敏銳意識到這一變化,出臺政策順勢推動新經濟的發展。

安徽省出臺了大力發展新零售的鼓勵政策,提出將創新流通模式,支持傳統商貿主體電商化、數字化改造升級。浙江省也專門出臺針對疫情全力穩企穩經濟的文件,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新商業模式,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熱點,加快發展新商業模式,支持商貿企業利用APP、小程序等方式維護和拓展客戶,大力發展網絡診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數字娛樂、數字生活等新業態。

我市在2月9日出臺了《開封市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二十條政策措施》。在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社會服務”方面,我市支持開展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線上文化娛樂、影視及智能家居等服務,支持傳統商貿主體電商化、數字化改造升級。同時,大力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快城鄉商品要素流動。

這些政策措施正如一股強勁的東風,吹走了企業頭上的陰霾,提振了全市上下的信心,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開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宅經濟”的崛起,加速了傳統產業拓展線上業務的進程。“我們幾年前就有了開始了線上經營,但線下業務一直相對流暢,所以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在線上大展拳腳。”李磊是我市一家家電銷售企業的營銷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此次由於疫情影響,很多線下業務都受到極大的限制,企業現金流面臨著較大的壓力,這就給了他們一個必須轉型線上的契機。“傳統行業轉型線上已經是勢在必行,甚至是迫在眉睫,我們企業也必須拿出勇氣和主動性去作出新改變、擁抱新趨勢、與時代同步。”李磊表示。

雖然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電子商務、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等技術和業態不斷驅動下,以“宅經濟”正在成為當今社會生活中的一個新消費業態,但是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首先,基礎設施及其配套能力還需要加強。以電商為例,因為疫情的發生,大家必須在家裡駐留,雖然在線訂購的頻率越來越高,但是配套基礎設施明顯不夠。最突出的就是物流配送的相關基礎設施明顯缺乏應對,國內一些地方開始嘗試採用無人機作為運送工具。

目前,線上經濟正在快速發展,但是與實體經濟融合度不夠高。現在線上經濟還存在物流不匹配、保障不全面等問題,未來線上線下的全產業鏈融合是唯一的路。而要實現全產業鏈的整合,就是產品從生產端就和銷售端打通,而且能在各線上平臺實現同網同價同銷,並能實現多網配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