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明明週末想去圖書館學習,舍友卻都在刷劇打遊戲談戀愛,為了不被孤立,你只好追隨他們的生活作息;
明明想將下班時間用來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卻為了合群去喝酒應酬、唯恐被同事排擠;
明明不愛看綜藝,但身邊的姐妹都在追《創造101》,為了找話題,你不得不也“跟風”觀看。
集體文化盛行的今天,如果我不合群是不是就等同於我是“異類”了?
小琴,今年21歲,居然已經有7年的吸毒史。
據小琴回憶,上小學的時候,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是父母的驕傲。不過上了初中後,小琴開始貪玩,喜歡跟不愛讀書的同學一起逃課、上網,並結交了一些社會青年。初二那年,一次聚會的時候,在校外“朋友”的慫恿下,小琴第一次嘗試了吸毒。
小琴說:“他們就叫我試了一下(K粉), 我就試了一下,第一次就是吐啊,全身感覺很難受,後來吐完以後他們就覺得你怎麼這麼差勁。”被朋友看不起,小琴很難過,為了表現出自己的“合群”,小琴決定再次吸毒。
毒品帶來的刺激,很快讓小琴淪陷在毒品的誘惑裡。後來,小琴認識了吸毒的男友。兩人一起吸食K粉,成了小琴最快樂的事。沉迷吸毒後,小琴不但無心學業,還漸漸迷失了自己。高二暑假的一天,小琴在酒吧吸食K粉被抓後,小琴父母這才知道女兒已經染上毒品。
所以啊,特殊的“合群”,讓多少青少年失去了自身的判斷,又有多少年輕人甚至搭上了自己的人生。
“別人都在吸 我不吸感覺不合群”
2015年,剛滿18歲的劉永(化名),面相忠厚,不善言辭,家住湖南瀏陽農村。劉永小學四年級時父母外出務工,跟隨爺爺奶奶生活。14歲初中畢業後,他便輟學到長沙打工,一年後又回到瀏陽,找了一份汽車美容工作。第一次吸毒時,他才16歲。
“跟朋友去酒吧玩,看到別人都在吸,自己一個人坐在那裡,不吸的話就感覺不合群。”在第一次吸食前,劉永對毒品沒有了解,朋友讓他試一試,他就懷著好奇心吸了。第一次他吸食的是K粉。
第一次吸毒後,劉永感到頭暈。然而,不久後他辭掉工作,因為無事可做,他經常跟那幫朋友混在一起,慢慢就吸上癮了。
染上毒癮後,劉永感覺十分愧對家人。他告訴記者,強戒出去後,他會去外地打工,不再跟以前帶他染上毒品的朋友接觸,以免走上覆吸的道路。
“要好的同學都這樣,我不這樣豈不是很不合群?”
“就一小包,像冰糖一樣。”1997年出生的關靜怡(化名)天真地認為,“要好的同學都這樣,我不一起豈不是很不合群?”
取出那塊“冰糖”,用簡易的材料做成吸食器,然後一吸,就能讓“冰糖”化成煙霧進入肺裡——這就是吸毒人員所稱的“溜冰”。關靜怡從來沒想過“溜冰”還有一種更加書面化的語言:吸食冰毒。這4個字擺在一個尚未成年的姑娘面前,足以嚇出一身冷汗。
吸毒最終毀了關靜怡的學業,她開始逃學,頻繁地跟“圈子裡”的同學聚會,不談學習、不談理想前程,只為和朋友一起“溜冰”,封閉自己。
據瞭解,新型毒品以群體吸食為主,人越多感覺越刺激,所以又叫“聚會毒品”、“假日毒品”。而幾乎所有戒毒學員都看到過“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等禁毒宣傳語,但是,他們為什麼難逃“同伴壓力”呢?面對極具誘惑的同伴壓力,青少年和家長應該怎麼做?
什麼是“同伴壓力”?
“同伴”是指空間上比較鄰近,有相似的年齡、經驗、興趣、愛好、社會背景、地位信念、價值觀和相似的人格特徵。他們有共同或接近的觀念、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時間和空間上接觸機會較多,交流起來更加方便,具有更強的誘惑力。
“同伴壓力”是指你被同齡人強迫作出某種決定時感到的壓力,無論這決定是對還是錯。尤其在青少年中,來自同輩的壓力很難避免,因為一般人都想融入朋友的圈子並希望自己受到歡迎。你的朋友們甚至可能會利用你這種心理,指使你做一些你其實不願意做的事。
面對壓力,青少年怎麼辦?
1、明確拒絕並解釋為什麼不,比如直截了當說明:“不,我不想嘗試,因為我明白它的傷害有多大”;
2、提出一個替代的想法:比如“抽什麼煙呀,咱們去看個電影得了”;
3、馬上離開:“不好意思,我馬上要去送個東西”;
4、真誠對待:“真正的朋友不會強迫我做任何不願意做的事情!”
5、轉移對方的注意力,開玩笑地把東西一掰兩半:“搞定,大家都不用抽了,走吧!”。
面對壓力,家長怎麼辦?
首先,家長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孩子都在接觸什麼人,和朋友在外面做什麼。工作再忙,也要找機會認識一下孩子的朋友,觀察孩子和朋友怎麼互動,判斷是否獲得了進步和成長。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在同伴關係中有不良情緒或有害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干預,避免孩子越陷越深。
閱讀更多 福建省禁毒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