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中讀歷史,我體味到了別樣的芳華

#我,無條件寫作 #


臘月初十(1月16號)回的家,如今在家已經待了43天,從初中開始住校以來到大學畢業,我從未在家待過如此長的時間。這一個半月,我體會到了難得的閒適與寧靜,自己也是徹底變成了一個閒人。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此時的狀態的話,那便只有一個字:宅。

今年的這個春節註定是不同尋常的,全國人民絕大多數也是宅在家中,難得讓自己慢下來、閒下來。而全國人民共同宅的原因自不用多說,每天上升的確診病例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絃;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和捐款捐物國內外仁人志士也都在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彰顯著我們的國的眾志成城。

這個春節,對於年輕人來說,再也不用為走親訪友而煩惱,可以安心宅在家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就無疑是有苦吐不出了,在家閒幾天還好,但是時間一長,無疑憋得夠嗆。宅彷彿終究是年輕人的專利,而我們的宅也是老一輩所不能理解的。在他們看來,宅只是懶的一個藉口罷了。但是當他們也和我們一樣被迫宅在家的時候,反正我內心是無比舒適的:總是這樣說我們,你們如今也和我們一樣了,不知是何感受呢?

但是有一點我還是很佩服爸爸媽媽這一輩人的,因為雖然在家裡宅的實在難受,但是為了不給國家添亂,他們也是始終堅持待在家中,即使嘴上著急上火出了泡,也絲毫沒有讓自己的精神妥協,以給自己一個溜出去的理由。老一輩精神的堅韌始終是我們所欽佩的,這一點我們誰也無法去否定,在他們的年代,他們吃的苦無疑要更多。

宅在家裡就是不添亂,不出門就是做貢獻。這曾經是許多年輕人心中的夢想,因為新時代的我們也實在是太喜歡宅了,而且宅的沒有任何理由。宅,已然成為了一個青年人所必不可少的生活樂趣。

但是我們所向往的宅也是有著一個時間限度的,當超過了這個限度以後,再想這樣舒適地宅下去就很艱難了。我們喜歡看的電視會看膩、我們喜歡玩的遊戲會玩煩、我們喜歡吃的東西會吃疲……等我們也受不了這份宅的時候,此時也正是爸爸媽媽們反擊的最好時機,他們會像當時我們如何嘲笑他們一樣去嘲笑我們,而這時候我們除了翻翻白眼左耳進右耳出以外,竟找不到什麼反駁的理由。當真是風水輪流轉,天道好輪迴!

我自然便是不幸踐行了此番的“可憐人”的境遇,不知道與我“同病相憐”的人又有多少呢?

宅久了自然不能無所事事,這樣一天天的得過且過未免太過無趣,所以去找些事情做自然也是順理成章和勢在必行的事情。而如此長期又悠閒的時間,讀書是再適合不過的了。我也無疑是拾起了自己塵封已久的“興趣”所在,開始閱讀自己喜歡的歷史類書籍。

作為一個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我自己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假的理科生,我無法去解釋為何我對歷史有如此大的熱情。但是打心眼裡的喜歡我覺得是不會錯的,如果這對於我來說是一條崎嶇的彎路的話,我仍然願意坦然地向前方走去。因為在歷史的海洋裡,我彷彿置身於桃園之中,深嗅芬芳,滿目芳華。

如今我每天閱讀的時間大約在五個小時左右,因為沒有實體書籍,也沒有閱讀器,用手機來閱讀時間久了眼睛著實是有些扛不住,有時眼睛酸的直流眼淚。但是閱讀也實在是太過於美妙,即使留著酸澀的眼淚,亦使我神往。回過頭來想想早幾年自己在手機上看小說的時候,那才叫一個熱忱呢。如今雖然才23歲,但卻感到自己彷彿已然老了,真的是時光一去不復回,往事只能回味呀。

這一段時間,包括讀過和在讀的,共有以下幾本書籍:

《我的前半生》

《圍城》

《世紀三部曲》

《天龍八部》

說來慚愧,這四部書都是名氣很大的書籍,但我確實是沒有讀過。而當我閱讀到深處時,更加感覺到自己的淺薄,便又更加的想讀下去。

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有疑問,你說你在讀喜歡的歷史書籍,而這四部書中有一本傳記,三本小說,都算是比較純粹的文學作品,和歷史又有什麼關係呢?

好巧不巧,其實這四部書和歷史的淵源還都挺深的。

首先說一下《我的前半生》,這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所寫的回憶錄,記錄了二十世紀六十餘年的歷史。他的親身經歷也為我們提供了非常詳實的歷史資料,對於我們去研讀和學習清末、民國、抗日、解放和新中國成立的波瀾壯闊的幾十年的歷史具有不小的幫助。雖然是遜帝,但畢竟是帝王之言,他口中所述的歷史無疑是別樣的和獨具特色的。

至於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許多人更加認同這是一本有關於婚姻和愛情的小說,與歷史彷彿也沒有什麼關聯。但是這本小說的背景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小說中也描繪了大量的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戰爭的狀況下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這無疑具有天然的親切感。對於我們去深入挖掘抗日時期的文化與生活無疑具有很大的意義。

《世紀三部曲》我現在正在讀。它的中文宣傳標語是“平均三個通宵讀完這部書”。說來慚愧,我已經讀了五天了,才堪堪讀完一本,原因無他,這本書實在是不短,整部書一共九本,宏大地描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情景,甚是吸引人的注意力。而對於身為“老年人”的老阿姨的我來說,雖然自認為是仙女一枚,但是身體畢竟是熬不住了。讓一個保溫杯裡泡枸杞的人去熬夜通宵讀書,未免有些太過於殘忍了,不是嗎?

我看過許多版本的《天龍八部》的電視劇,但是卻沒有讀過金庸先生的小說,未免有些遺憾。所以我便端起了這本金庸先生最長的小說開始閱讀了。這本書雖然在講武俠,但亦在講歷史。金庸先生在書中把北宋時期各方的勢力交錯和風土人情描寫的淋漓盡致。有許多人也正是從這裡看到了宋、遼、大理等勢力的獨有魅力,亦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壯闊的年代……

到本命年了才發現自己讀的書少,真的很慚愧,這種慚愧也是激發了我去努力增長知識面的決心。既然喜歡歷史,那就不熬辜負自己的期許,不然渾渾噩噩的又有什麼意義呢?

要讀的書還有許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要說的話總也寫不完,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行筆作文終要結尾。我不知道寫到這裡結束算不算突兀,但是我想說的話是沒有說盡的,只是因為我自己的閱讀量實在是太過貧瘠,以至於已經無從動筆了,還望各位看官勿怪。

千言萬語道不盡肚中柔腸,宅在家中的你還好嗎?

——獻給遠方的朋友們。

宅在家中讀歷史,我體味到了別樣的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