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課堂——盆景的主幹和蓄枝的“訣竅”,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盆景身為一款真正的藝術品,製作時需要技術加工。而技術包括對整體造型的設計以及搭配等方面,在製作盆景的時候,有一種技術工藝名叫育幹。這個方式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方法主要是幫助整體盆景形態進行昇華的步驟,在平時養護的過程中,我們要控制好合適的角度以及彎曲程度。具體的彎曲程度,大家可以根據盆景的設計來判斷,比如根據盆景的比例以及類別去設計,只有這樣才可以得到想要的效果。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部分盆景的乾貨技術,簡單好上手!

盆景課堂——盆景的主幹和蓄枝的“訣竅”,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1、摘取枝芽

要想得到好的盆景,那麼修剪步驟絕對不能少。在將盆景修剪結束後,植物會有新的枝芽冒出來,為了可以得到更好的觀賞價值以及藝術效果,我建議將一些枝芽摘掉。這樣做可以促使其餘植物更快的生長,不過在摘芽時一定要保證植物本身的枝芽分佈均勻,這樣做是為了讓盆景造型顯得更加完美協調,凸顯出盆景造型的特徵。

盆景課堂——盆景的主幹和蓄枝的“訣竅”,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2、蓄枝

這第二種技巧主要是將加工好的枝條,進行相應的設計製作出合適的造型,並且對植物本身的大小與方向進行設計。而且,我們還需要對枝條本身進行相應的裁剪以及修剪,不過這個處理方式有些地方還需大家注意。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植物本身,一定要知道植物的發芽期,因為不同植物的發芽期與生長期之間有很大的關聯。而修剪枝條時,我們一定要保證在枝條發芽之前操作,以免枝條對枝芽造成影響。

盆景課堂——盆景的主幹和蓄枝的“訣竅”,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在前期修剪植物的時候,植株的枝條會顯得修長且有從層次感,長勢茂密。既提高了植物本身的成活率,而且還額外增加了藝術效果。有些人們在春季修剪,也有人喜歡夏季修剪。甚至還有一部分盆景適合冬季修剪,比如松柏。在正常的甚至條件下,要想促使枝芽生長髮育,我們需要將植物枝幹所有的枝葉全部都剔除掉,這樣才可以保證植物的營養物質不被消耗。如果有一部分植物沒有剔除枝葉的話,那也不會出現枝條萌發的情況。對於一些長勢超前的植物個體,我們需要進行適當的修剪,以此來達到萌發枝芽的標準。

盆景課堂——盆景的主幹和蓄枝的“訣竅”,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我建議最好使用逐步修剪的方式,將一部分枝條先剪掉,然後觀察一下植物本身的生長情況,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再去考慮是否進行另一部分的修剪。在滿足盆景枝條正常生長要求以後,我們要把握好合適的盆景造型,千萬別讓其長勢太過旺盛,不然容易毀掉整個盆景的觀賞性與藝術美感,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生長基礎上,打造最完美的比例。

盆景課堂——盆景的主幹和蓄枝的“訣竅”,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3、彎曲更有魅力

有些盆景的枝條不僅僅需要修剪,還需要特定的手法幫助。比如彎曲就是一種很常見的手法,彎曲後的枝幹變得蒼古有力,更具魅力。要想彎曲枝幹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金屬絲纏繞在枝條上,然後控制它的生長方向與生長角度。在植物彎曲的時候,要注意操作的時候,最好在雨季進行。如果在溫度比較高的時候進行,容易出現脫水的狀況。而且還有一部分的枝條因含水量太高,所以容易掉落,為了可以避免盆景整體發育受影響,我們要記得在陰天的時候進行。

盆景課堂——盆景的主幹和蓄枝的“訣竅”,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4、去除枝條

在盆景迎來正常生長過程後,容易滋生出許多沒用的枝條,這類枝條容易影響整體盆景造型,還會干擾植物本身的通風性和光照,連植物自身營養成分也會受到損耗,部分枝條在生長過度時會抑制其餘枝條生長,比如常見的頂端優勢就是如此。因此,我們要適當的去修剪植物枝條,這樣做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氧氣進入植物內部,以免枝葉枯黃和掉落。

盆景課堂——盆景的主幹和蓄枝的“訣竅”,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5、封閉式環境

將給盆景修剪和截肢後,要記得照顧好盆景。這時候的盆景枝幹受到巨大損害,殘留下許多傷口。為了避免傷口被病菌感染,最好用一些癒合型藥物來促進傷口快速癒合。另外,這也是為了預防營養物質的過度損耗,噴灑癒合藥物後,需要給它營造一個全封閉式的環境養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拿保鮮膜包紮傷口,等到傷口逐漸癒合後,才能將它拆除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