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原則:人可以沒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

文 | LF·藍澈夫人

圖 | 網絡

一個人人若沒有原則就成了糊塗人生,更談不上成就事業,堅持原則的人是非明辨,法度分明,無論在什麼境遇下都能堅守住自己的底線,並向大山那樣不偏不倚,持之以恆,最終成就自己的事業,展現出別樣的人生風采。

做人的原則:什麼都可以丟,唯獨原則不能丟

我們的一生中充滿著起起落落,有順遂和輝煌,也有窘迫和無奈,在這樣的旅途中,或許是因為有了新的替代,或許是處於種種無奈。我們在不斷得到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失去原有的東西,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生新階段的展開,我們不斷的丟掉舊的生活,舊的習慣,舊的原則。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東西是絕不能被丟棄的,而這些不能丟棄的東西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原則,遵守原則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樑。那些世界上最受歡迎、愛戴的人物無不具有堅持原則的精神,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沒有原則的人有悖於社會倫理,只會遭到,旁人的唾棄永遠無法取得輝煌的人生。

我們從小在家庭、學校受的教育都是做人要善良、正直,可當我們走上社會後卻發現世態炎涼,我們純真的夢想開始在現實無情的牆壁前碰得粉碎,於是我們猶豫、彷徨,懷疑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懷疑做人如山的原則是不是一種傻氣。然而縱觀歷史,不懂堅守原則的人,縱使才華再高也難有好的結果。

做人的原則:人可以沒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

武功蓋世者,如呂布,關羽和張飛兩員大將加在一起才能與他打個平手,在當時算得上天下無敵,然而他卻因失了原則,數度叛主投敵,最終無人敢收入麾下,只能接受被殺的命運,還在歷史上留下個“三姓家奴”的罵名。武功並不及他的關羽,卻因有情有義,注重原則而被尊為武聖,和中國第一聖人孔子齊名。

一個人僅僅才華出眾是不夠的,還要懂得堅守如山的原則。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人們都欣賞那些誠實可靠的人,對那些自私自利、偷奸耍滑,或者喪失原則和品德的人,即使他們才華橫溢,聰明絕頂,也不會加以重用。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你是用人還是為人所用,都要牢記原則最重要這句座右銘,否則失了原則就,失去了做人的意義,最終淪為千夫所指之人。

當我們身上被貼了毫無原則的標籤後,縱使我們能力超群,我們也無法獲得成功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一旦我們遇到困難,很可能會因為失去了原則,使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絕境。總而言之,堅守原則是最高貴和最重要的品質,守護自己的原則,堅守自己的原則,這關係到我們的成敗與幸福,無論是在何時何地扮演著什麼角色,我們都要永遠守住自己的原則。

做人的原則: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如何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根據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個人的需求被分為五個層次,其中“尊重需求”被排在僅次於“自我實現需求”之下第二高的位置。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和被他人尊重幾個方面,自我尊重是尊重的第1步。

做人的原則:人可以沒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

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又怎麼懂得去尊重別人,又怎麼能要求別人來尊重自己?不懂尊重自己的人,只能成為別人面前的馬屁精、應聲蟲,既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做人要有原則,就要尊重自己,尊重做人的原則,不能因為一點外界的壓力或誘惑就做了“牆頭草”,不再尊重自己,也不再遵守原則。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有人在屋簷下之感。有時看到溜鬚拍馬之人獲得了領導的青眼,得到了升遷的機會,便對自己的處世方式產生了懷疑;有時情勢所迫,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堅持,接受上級的安排,在心中產生了挫敗之感。

在利益和生存面前,我們該把尊嚴放在什麼位置?這確實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要找到利益和自尊之間的平衡點,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委曲求全的時候,但萬萬不可因此失去尊嚴。

我們如果失去了尊嚴,也就失去了做人的骨氣,連同鬥志、希望、追求也統統失去,只能成為靠著出賣尊嚴換取利益的偷生者。懂得尊重自己的人,即使面對外界的否定、嘲笑、打壓,也會尊重和堅持自己的追求,並以最終的成功來獲得他人的尊重。

鮑克上小學三年級時考試得了第一名,老師送她一本精美的世界地理圖冊作為獎勵。她很高興,跑回家就開始看這本圖冊。但很不幸,那天輪到他為家人燒洗澡水,她便一邊燒水,一邊在灶邊看圖冊,他看到一張埃及地圖,想到埃及很好,有金字塔,有埃及豔后,有尼羅河,有法老,有很多神秘的東西,心想長大後一定要去埃及。

看得入神的時候,突然脾氣暴躁的父親從浴室中衝了出來,喊道:“你在幹什麼?”鮑克趕忙收好地圖,回答:“我在看地理圖冊。”父親很生氣,說:“火都熄了,看什麼地理圖冊!”他說:“我在看埃及地理圖冊。”

父親跑了過去,奪下了地圖,扔到一邊,說:“趕快生火!看什麼埃及地理圖冊!我給你保證,你這輩子不可能到那麼遠的地方!”鮑克當時看著父親,愣住了,心想:“爸爸怎麼給我這麼奇怪的保證,真的嗎?我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了嗎?”

30年後,鮑克成了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著名記者,長年在世界各地採訪,當然,她不會忘了過去的夢想——去埃及,有一次,她坐在金字塔前面的臺階上,買了張明信片,寫信給她的父親。她寫道:“親愛的爸爸:我現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給您寫信。記得小時候,您扔了我的地圖冊,保證我不能跑到這麼遠的地方來,而現在,我就坐在這裡給您寫信,您的責怪成全了我!”

對於父親毫不尊重的做法,鮑克沒有為此放棄自己的尊嚴,無論別人怎麼說,她始終尊重自己的夢想,並用努力將其化為現實,因為尊重自己,如今的鮑克也終於得到了來自他人的尊重。現實生活裡,有一些人因為對方地位比較高,或者掌握了自己所需要的資源,便收起自尊,低聲下氣的去討好對方,殊不知這樣只會讓自己的地位越來越卑微,讓對方更加不重視自己,甚至瞧不起自己。

當然,自尊不是蠻不講理,而是當真理在手時,即使對方比自己地位高,也要敢於說出真話;當受到侮辱時,即使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利益,也不能苟且姑息。當被別人否定、非議時,也決不放棄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自然無法得到別人的敬重,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得到世界的認可。

做人的原則:獨立的重要性,不要隨波逐流

心理學家卡耐基曾告誡我們:“發現你自己,你就是你,記住,地球上沒有和你一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繪畫。你是你的經驗、你的環境、你的遺傳所造就的你,保持自我本色和自我風格,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做人的原則:人可以沒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

人生只有一次,只有一條單程向前的路。我們不斷面對著新的問題、新的困惑、新的選擇,這樣的時候,對孤獨的恐懼讓我們很容易選擇人多的那一邊——每個人都考大學,那麼我也去考,每個人都追名逐利,那麼我也我也去追求,什麼東西,最好我就去嘗試什麼東西。

就這樣,原本應獨一無二的人生成了別人的複製品,老時回頭,才發現自己將人生當成了時尚——流行什麼就去追求什麼,卻沒想過適不適合自己,

精彩的人生,沒有統一的道路,也沒有統一的定義,最精彩的人生莫過於按自己所希望的那樣度過。

公元405年秋天,41歲的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在朋友的勸說下,出任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縣令。這年冬天,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這位督郵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裡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馬上動身前去迎接。這時,有人攔住陶淵明說:“我看你還是先換一身衣服再去吧,我聽說參見這位官員必須穿戴整齊、恭恭敬敬,這樣才能博得他的歡心,否則他會在上司面前說你的壞話。”

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差勁的傢伙獻殷勤。”說完,他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了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從官場退隱後的陶淵明,在自己的家鄉開荒種田,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在田園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寫下了許多優美的田園詩歌:“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最終,這些詩歌將陶淵明推到中國最早田園詩人、著名的文學家的位置上。

做人的原則:人可以沒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

我們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三人成虎的道理,不只適用於流言,也是世間很多事共同的道理,在一個大廳中,人人坐著,你若站著,即使不妨礙任何人,也無形中承受了別人的眼光的壓力,若所有人都站著而你坐著,你也會同樣感受到不自在。於是很多時候為了避免這樣的窘境,我們便選擇了容易的生存方式,隨波逐流。

就這樣我們放棄了自己,放棄了自己本應如山般不動不搖的原則,做起了別人的影子,然而,每個人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每個人的立場、主觀感受也是不同的,想做到面面俱到,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使我們千般小心、萬般在意,也照樣還會有人不滿意。

別人怎麼看你那是別人的事,有時你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可別人還是覺得不好,你不能一輩子為別人而活吧?既然如此,何不乾脆選擇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人生,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自己獨有的才能。

世界上平庸的人是大多數想和他們不一樣,就不能去在意大多數人的眼光,要做不一樣的,努力走不一樣的路。我們不一定要追求世人所認可的成功,但一定要知道自己獨一無二地活著的意義,要對自己所走的路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必在乎別人的眼光,不必苛求別人的讚賞,如此才能讓心靈發出更為篤定的力量,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能明明白白地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要獨立,不要隨波逐流,要保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則,活出自己的精彩。

做人的原則:人格首當其衝,別被物質誘惑吞沒

每個人都有追求物質享受的權利,賺錢是可以的,致富也應當,但切不可錢迷心竅,見利忘義,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賺錢,走歪門邪道去致富,以致背叛了自己的原則,有損於自己的人格。我們通常把金錢稱作萬惡之源,其實可怕的不是金錢,而是我們身體裡的貪慾。

當面臨金錢誘惑的時候,無法做到理智清醒,堅守自己,就會為其所困,甚至一生都要為它所左右。正如哲學家所說的那樣:他並沒有得到財富,而是財富佔有了他——注重人格就是要堅守原則,當利和益有衝突時,能夠舍利而取義。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名將,東漢末年,漢室傾頹,董卓篡權,天下大亂,各豪傑並起。關羽投奔了打著“復興漢室”旗號的帝室之胄劉備,之後關羽、劉備和張飛在桃園三結義,許下了同生共死的誓言,從那以後,關羽就開始為劉備赴湯蹈火,屢立戰功。

當關羽與劉備、張飛在曹操的追剿下被衝散之後,為了保護劉備的夫人,他在曹操部將張遼的遊說下暫時投降,但“身在曹營心在漢”。曹操為了收買關羽的心,用盡請客送禮等各種辦法,相繼給關羽送來美人、黃金、戰袍、赤兔馬,又利用手中的權力封了關羽一個“漢壽亭侯”。

做人的原則:人可以沒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

儘管這些物質利益很誘人,但始終未能改變關羽對劉備的忠義,他堅持“若知皇叔下落,雖赴湯蹈火,必往從之”。當打聽到劉備的下落之後,關羽毅然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克服了重重困難險阻,護送嫂子回到劉備身邊,真可謂“忠義關雲長”啊,令人肅然起敬、為之動容。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亦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 |

在物質和人格之間,他們都選擇了後者。也只有做出這樣選擇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業,而見利忘義之人,看到物質的誘惑就放棄人格和原則的人,終會被歷史所淹沒。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所面對的物質誘惑多如牛毛,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一定要堅守做人原則,拒絕誘惑。不然,物質的誘惑會把你拖進不可救贖的深淵,只有冷靜地忍耐,清醒地堅持,才能讓我們不被物質誘惑吞沒。

做人的原則: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是說人既不能自傲,也不能自輕自賤,而要既懂得謙和,又不喪失骨氣,做人做事貴在謙虛。《周易·謙卦》中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總是以謙恭的態度自守自己的修養,自身謙虛的心態會使人具備一種認真做事的精神,踏實和敬業,同時也使事情完成的很好。

驕傲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會招人喜歡,只有當你以謙遜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做事時,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容易被他人接受。

正如柴斯特·菲爾德所說:“如果你想受到讚美,就用謙遜去做誘餌吧”。

我們都知道《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是不平凡之人,他有才亦有德,但身材矮小。曾經楚王就以他的身材侮辱過他。在晏子出使楚國的時候,楚王故意不打開城門,而是在城門邊開了一個狗洞,要晏子從那裡進入楚國。面對楚王的侮辱,晏子沒有失去冷靜,說:“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國,那麼我就會從狗洞入內,現在我要出使的是楚國,這道門我不走走,晏子將了一居的楚王子的大該城門迎接晏子入內”。

楚王並不放棄,見到晏子後,楚王說:“難道你們楚國沒人了不成,為什麼要讓你這樣的人出使楚國呢?”楚王的出言不遜依舊沒有惹惱晏子,他回答說:“我國人多物豐,只要百姓們甩一甩汗水,就像天降大雨一般。至於為何讓我出使楚國,是因為我國派遣的使者要根據出使的地方而定,賢人出使賢國,而我這種無能之人只能出使楚國了。

做人的原則:人可以沒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

面對楚國的一再挑釁,如果晏子忍氣吞聲,就只能換來變本加厲的欺辱,人不能有傲氣,卻不可以無骨氣,面對那些惡意的嘲諷、愚弄,有時包容只會成為一種示弱。如果道理站在你這邊,那麼就要守住自己的底線,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傲骨,不能容忍他人的踐踏。骨氣和傲氣不同,骨氣是一種契機,是一種堅韌不屈的精神,也只有擁有傲骨的人才能堅持鬥爭到底,最終取得勝利。

拙文一篇願得扶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