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文化名山之風 府山將以更美的姿態融入古城

重塑文化名山之風 府山將以更美的姿態融入古城

一座臥龍山,半部紹興史。府山,又稱臥龍山,以盤旋迴繞、形若臥龍而得名,舊時越國王宮、南宋臨時皇宮都在此設立。從越王臺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府山公園內十幾處標誌性建築物和遺蹟,似乎都在講述紹興古城從春秋時期到現代2500多年的建城史。

一直以來,府山公園既是市民健身休閒的城市公園,也是登高訪古的遊覽勝地。日前,越王臺和府山公園環境提升改造工程啟動,府山有望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眼前,以更美的姿態融入古城。

串點連線 打破封閉公園侷限

雖然面積僅僅22公頃,海拔只有70多米,但在很多紹興人心中,府山之於古城的意義卻在25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綿綿不絕。這些年來,府山公園給市民以封閉式公園的印象,而此次改造工程,就是以串點連線的方式將府山各個景點有機結合起來,打破長期以來封閉式公園的模式。

“給府山整整容,這次我們設計的總體思路就是要對遊覽路線進行串聯。”項目設計方——杭州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師表示,改造前的府山公園植被比較鬱密,步道有斷續,導致文化古蹟被遮蔽,遊覽體驗不佳。更為重要的是,府山作為封閉式公園,在古城整體保護利用的背景下,需要和周圍的景區進行更加緊密的聯繫串聯。

“站在古城整體規劃的角度,我們直接將府山和周邊的倉橋直街、紹興博物館等文化景點融合在一起,打造統一的旅遊線路,真正讓府山成為古城的生態綠地和歷史文化地標。”設計專家說,未來,從古城北入口進入越城古城之後,一眼便能看見府山,經過陽明故里,便能到達這個越國古都的中心,府山由此成為古城旅遊的重要節點。

挖掘資源 讓府山散發文化氣息

“府山之上,崖壁石刻,珍寶墨跡,歷史悠久,最早自唐代,最晚至明清,有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古城保護專家屠劍虹近年來對府山的歷史文化元素進行過系統的梳理,多次呼籲給府山整容,重塑文化名山之風。

屠劍虹說,作為曾經的越國王宮、南宋臨時皇宮所在地,府山既是越文化的根脈之地,又是府衙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的精髓之處,更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山上的眾多古景遺蹟和大量的文化遺存,是紹興市文化旅遊的重要資源,必須傾力打造,使其成為我市文化旅遊的一張金名片。

越王臺、文種墓、清白泉、風雨亭……這一個個充滿歷史厚重感的景點,讓府山成為凝結越地千年精髓的文化標誌。“要對府山文化進行梳理和挖掘,使之轉化為文化旅遊的引擎。”有專家認為,此次府山的改造工程,包括了越王臺前廣場建設、越王殿前綠化提升、府山遊路系統改造、歷史文化遊覽主線串聯、休息節點打造、山林林相優化改造等多個方面,是對府山的一次整體整容,能讓府山的文化氣息進一步顯現出來。

系統改造 “顯山”後更能融入古城

在府山公園越王殿前,整個場地的開掘和平整工作已經開始,這片區域的綠化將重新鋪設和改種,將越王殿、清白泉、古城牆等遊覽點更清晰地呈現在市民面前。

府山與紹興老城區內蕺山、塔山鼎足而立,為水巷古城平添氣勢。山上不僅有許多人文景觀,且風光旖旎,生態優美。《臥龍山草木記》載:“越城八面,蜿蜒奇秀者臥龍山也……種竹萬竿,桃李千本,方將藝茶於秋,栽松於冬,植花卉於春。”“臥龍春曉”曾被列為越中十二勝景之首。歷史上有眾多文人墨客在此訪古探勝,賦詩抒懷,尤其是唐代眾多詩人,都將府山作為暢遊山水的重要佳地,留下許多歌詠之作,使臥龍山成為唐詩之路中的精華之地。

此次改造,有望使府山重現山林的色彩美、形態美、風韻美和季相美,營造府山人文與自然相得益彰、有機結合的文化旅遊環境。“顯山露水,是古城整體保護利用的重要手段,整容後的府山,一眼能見芳容,能成為一個地標性的元素融入整個古城。”古城保護專家徐智麟認為。

“一定程度上說,府山就是紹興人的精神圖騰。”紹興三山公園管理處負責人說,府山上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墓和越王臺越國遺址是古城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早在2006年,府山就被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此次改造,府山烈士紀念碑前的廣場也將進行擴容,成為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看景點、聽講解、學習弘揚膽劍精神”的基地。

(原標題《串點連線,打破封閉公園侷限 彰顯精髓,重塑文化名山之風 府山,以更美的姿態融入古城》。原作者阮越才、何雯。編輯金漢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