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懂車帝原創 行業] 4月1日,比亞迪發財報了。

2019年,比亞迪全年營業總收入為1277.3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78%。同時,營業利潤為23.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45.31%。利潤總額為24.39億元,同比下滑44.39%。

眾多的數字當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最為引人關注,16.12億元,較2018年的27.8億元大幅下降42.03%。愚人節當天,比亞迪給出的數據卻絕對真實的。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主要為行業、政策變化及本期研發費用上升影響所致。”在財報中,比亞迪對淨利潤下滑做出瞭解釋。隨之而來的是,關於比亞迪的三個疑問:“銷量下滑影響有多大”、“研發投入去了哪”、“如何贏回來”。

銷量下滑後,市場格局變了?

去年,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補貼降幅最大的一年後,行業首次出現產量及銷量均同比下降的情況,包括比亞迪在內的眾多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於是,當大家在去年12月初談論Cybertruck和國產Model 3的時候,特斯拉已悄然超過比亞迪,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

來自YouTuber網站的數據分析專家凱文·魯克(Kevin Rooke)曾在去年統計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後發現,截至2019年10月,特斯拉已累計交付807954輛電動汽車,而比亞迪的累計銷量為787150輛。於是當時,全球最大電動車企的寶座宣告易主,特斯拉榮登榜首。

並且要特別說明的是,特斯拉目前只銷售純電動汽車,而比亞迪的銷量數據中還包括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全年收官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交出了229,506輛的成績單,而特斯拉在2019年全年共售出367,500輛新車。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從今年開始,雙方正式開始第二輪的較量,地點位於中國。

根據乘聯會給出的數據,在新能源汽車1-2月份的銷量排行中,Model 3一騎絕塵,共銷售6520輛新車(估),比亞迪有兩款車型上榜,分別是全新秦EV的3119輛(第四名)和元EV的1674輛(第九名)。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還說回比亞迪,自五年來首次被特斯拉實現反超後,比亞迪看似不緊不慢,但實際上已經有所動作。3月18日,比亞迪推出了宋經典版,這款新車的意義非常明確,就是要“走量”。據官方介紹,宋經典版上市一週訂單量就超過3000輛,爆款的痕跡已經浮現。

如果說銷量下滑是淨利潤銳減的外因,內因則是研發。

刀片電池、全新插混平臺......研發費用的去向?

雖然最新公佈的財報中未涉及研發投入的具體數據,但比亞迪一向重視研發的思路在業內早已不是新聞。據2018年數據顯示,比亞迪的研發人員已達到31090人,同比增長13.1%。同時,研發投入達到了85.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6.22%,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為6.56%。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如果非要“揪出來”比亞迪在研發方面到底有何成績,前些天發佈的“刀片電池”首當其衝。

3月29日,比亞迪宣佈推出“刀片電池”,一次電池技術的革新,讓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喊出了“將倒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作出改變!”的目標。

簡單來說,“刀片電池”有很多形狀酷似刀片的電芯,其中一部分既是能量體又是結構件,電池包內的空間利用率顯著提升,在採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後,一系列的好處隨之而來。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比如,“刀片電池”的體積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體積能量密度得到增加,續航里程達到了高能量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同時,創新的排列方式使得電池組獲得了很高的強度。當然最重要的是磷酸鐵鋰的迴歸,這讓王傳福和他的比亞迪看到了逆襲三元鋰電池的希望。

對此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雲飛坦言:“刀片電池是品牌管理中心成立3個月以來,第一個落地執行的大項目。”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當然,關於“刀片電池”的爭議聲也一直存在。有聲音認為,“刀片電池”的針刺實驗視頻進行了剪輯處理,在發佈會現場,比亞迪拿出了一段“未剪輯”的視頻予以回應。

另外一邊,理想汽車CEO李想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磷酸鐵鋰電壓測量不穩定......刀片和磷酸鐵鋰最適合的還是中、低端的BEV(純電動車),以及南方的運營車輛。”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對此李雲飛予以了回應,他表示,首先我們在和很多車企都在談,如果低溫性能沒解決好,他們想買,我們也不敢賣。其次,關於第一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比亞迪漢一定會做多次冬季夏季測試,冬季測試地點選在牙克石。此外,還會做帶振動同時疊加溫度、溼度變化的充放電循環測試。他同時稱,電壓其實是BMS管理相關的問題,涉及電壓採樣和管理,比亞迪有成熟應用的經驗。

對於新的研發成果,除了“刀片電池”,李雲飛還透露一項新的進展,在現有插電混動車型的基礎上,比亞迪將在4月份推出新的DM i平臺,在現有極致性能之外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想要超強極致性能體驗的客戶,現有的DM平臺車型仍是首選,而新增的DM-i 平臺(中文名還在定名中),其核心優勢是超低油耗(不充電情況下油耗低於5升)、50公里純電動續航、NVH提升等。”

將押注“開放戰略”?

3月25日,懂車帝在“企查查”查詢後瞭解到,比亞迪與豐田的合資公司已正式註冊,公司名為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3.45億元,豐田汽車公司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各持股50%。比亞迪在財報中寫道:通過與豐田的合作,將綜合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及品質控制能力,進一步鞏固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助力打開了集團零部件的海外供應,實現集團的長足發展。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這項合作,被視為比亞迪開放戰略的重要一環。

在此之前比亞迪已與奔馳、長安等車企展開深入合作,並與華為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就汽車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領域開展深度交流與合作,並聯合發布了手機NFC車鑰匙。

但是要知道,對外合作進程有很多方面並不完全可控,需要權衡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對於比亞迪而言,想要開放,內部資源整合必不可少。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3月16日,比亞迪宣佈成立弗迪公司,分別是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弗迪視覺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動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比亞迪希望,藉此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對外銷售。

這5家弗迪公司中,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已於2019年5月5日註冊完成,其前身是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早在1998年就已成立。據介紹,該公司在電池領域具備100%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產品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梯次利用等領域。在新材料、新技術研究領域,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已完成眾多項科研成果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領域涉及IT、汽車、新能源、輕軌交通等。

淨利潤銳減42.03%後,比亞迪留下了三個“疑問”

“刀片電池”是弗迪電池成立後的第一款重量級產品,“開放”二字在這個新技術上體現得更為明顯。“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基於‘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到、聽到刀片電池更多精彩的消息。”比亞迪集團副總裁兼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說道。

想要把“刀片電池”全面推出去,它的適應性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比如對車輛底盤平整度的要求等。“目前刀片電池只搭載及應用在漢上,這與漢的車型設計要求有關係,其他車型暫無規劃。”李雲飛表示,“產能肯定是逐步爬坡的,除了自己的漢以外,也同步供應給其他汽車客戶,這才是開放共享,讓主要客戶也都用起來。”

寫在最後:

正如王傳福所言,“垂直整合是被逼出來的!”想要實現從自給自足到全面開放的轉型,比亞迪面前的市場陣痛在所難免。下一步,比亞迪的開放戰略將帶動包括動力電池業務在內的多業務線發展。有業內人士分析,與其和特斯拉拼的頭破血流,不如狠下心來加快自主研發,著眼於未來才是最佳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