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勒布朗·詹姆斯,2003年進入NBA的天之驕子,2011年與波韋組成三巨頭的全美公敵,2015年重返家鄉的克城遊子,2019年遠赴洛杉磯的紫金傳人。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詹姆斯的生涯從不缺少爭議。關於球場外的爭議,各方球迷有各自的見解,我們今天不談。今天我們要談的同樣具有爭議,也與詹姆斯的生涯有關——

詹姆斯獨特的球風

詹姆斯於2003年進入聯盟,此時聯盟歷史第一人喬丹剛剛退役,前有四大分衛像餓虎一般覬覦著喬丹繼承人的位置,身旁有與自己並稱絕代雙驕的安東尼競爭最佳新秀,暗處還有悶聲發大財日後成為03一代裡第一個拿到總冠軍和FMVP的韋德,競爭無處不在。剛進聯盟的詹姆斯擁有著2.03m的身高,卻打著控球后衛的位置;身位狀元,卻輔佐著球隊老大里奇·戴維斯;年僅18歲,卻擁有著28歲的身體對抗和大局觀,詹姆斯身上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違和。在那個時代,2.03m左右身高的球星應該去打鋒衛搖擺人,就像科比、麥迪一樣;應該在球場上展現自己華麗的單挑技巧,就像安東尼一樣;應該具備和雷阿倫、邁克爾·裡德一樣精準的射術或者具備阿泰斯特、基裡連科一樣強悍的防守能力。而詹姆斯不屬於他們中的任何一個。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小前鋒的職責是什麼。下面是百度百科對於小前鋒的解釋。

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小前鋒(Small 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所謂的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子裡塞。他可能會抓籃板,但並不必要;他可能很會傳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彈性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極佳,但還是不必要。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在進攻中,小前鋒能夠在力量對抗和投籃得分中取得平衡,在防守的時候,小前鋒通常負責搶斷和籃板球。許多小前鋒球員都可以兼任得分後衛,能夠同時打這兩個位置的球員通常被稱為“鋒衛搖擺人”(swingman或者wing)。

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這是我們認知裡的小前鋒,關鍵詞就是得分。在這點上,埃爾金貝勒、哈弗裡切克、J博士、安東尼、杜蘭特們為我們做了很好的詮釋。看到這你可能會說大鳥呢?皮蓬呢?大鳥和皮蓬的得分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說他們是偉大的得分手似乎有點狹隘了,他們都是小前鋒位置上全能的代表。拉里·伯德生涯場均24.3分10籃板6.4助攻,皮蓬生涯場均16.1分6.4籃板5.21助攻,他們便是初代組織前鋒概念的由來。

說回詹姆斯,他生存於這個側翼進攻手才華橫溢的時代,人們還沒有淡忘喬丹神乎其技的進攻技巧,也沒有忘記喬丹統治一切的偉大。在這個時代的人們會說你身高兩米為什麼不做下一個喬丹,持有著自己籃球理念的詹姆斯並沒有順應時代做著小前鋒應該做的事。他沒有華麗的腳步,甚至會因為自己拙劣的腳步被稱為“六步郎”;他沒有強大的遠投能力,面對馬刺的收縮防守束手無策。那他有什麼呢?他有被黑粉稱為打到30歲就打不了的吃飯家伙“身體”,有獨步天下的坦克上籃,有遮天蔽日的Leblock。但最重要的不是這些,詹姆斯的最強天賦是他的

球商



詹姆斯生涯的四個時期

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騎士1.0的詹姆斯缺投射,缺背身,缺罰球,一直延續到熱火第一年,他在個人進攻上似乎缺少了很多外線明星球員該有的東西,但他依然在09、10連續兩年拿了MVP。原因很簡單,詹姆斯的突破和籃下終結能力過於強大,是突分戰術的頂級執行者。

熱火時期,詹姆斯進化成了聯盟第一人,他解決了背身,甚至解決了遠投,即使罰球依舊是不上不下的樣子。增重的詹姆斯在熱火一大四小的戰術中頂到四號位不是問題。

騎士2.0時期,詹姆斯在一星四射的建隊方針下將點名戰術發揚光大。

來到湖人,詹姆斯回到了最初的起點,重新打上了控球后衛的位置,在得分和助攻的平衡上爐火純青。35歲的詹姆斯依然可以砍下25.6+7.9+10.6的數據,這樣的數據在任何一年都是mvp的有力競爭者。

詹姆斯的職業生涯看似一直在改變自己的打法,本質上卻沒有變,他一直是以球隊指揮官的身份存在於場上,他所補充的技能都是為了讓他在場上指揮得更加遊刃有餘,詹姆斯也因此被稱為

自帶體系的球員。

自帶體系,這個詞從不同方面解讀得到的評價也不盡相同。自帶體系意味著球隊的進攻體系基本由你掌控,詹姆斯強大的能力保障了球隊的下限,而這也意味著球隊的上限也多半看詹姆斯的發揮。有些人稱之為球隊戰績的保障,有的人稱之為球隊成長的阻礙。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作為球迷,我們誰也沒法一下子說服誰。

那麼詹姆斯的體系到底是什麼?以18總決賽G1為例,詹姆斯在這場比賽裡憑藉他神乎其技的點名戰術一遍一遍肢解勇士隊的防守體系,如果不是有真假協防大師追夢格林的DPOY級別表現,銀河戰艦勇士的進攻甚至不足以匹配以詹姆斯為首的騎士席捲而來的進攻火力。這就是詹姆斯在整個職業生涯所扮演的角色,球場指揮官。詹姆斯體系的核心動力來源於他閱讀比賽的能力

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詹姆斯自帶體系的打法,深化了組織前鋒的概念。而在詹姆斯之前只有一位名副其實的組織前鋒,他就是斯科蒂·皮蓬。如果說皮蓬是組織前鋒的奠基人,那麼詹姆斯就是組織前鋒的集大成者。縱觀詹姆斯漫長的職業生涯,他面對過無數星光熠熠的對手,從科比、鄧肯、皮爾斯等上世紀進入NBA的老骨頭,到安東尼、霍華德、保羅等與自己攜手跨入NBA的同齡人,再到杜蘭特、庫裡、羅斯、喬治、字母哥一眾出色後生,最後還要與東契奇、西蒙斯、特雷楊這些足以當自己侄兒的後輩同場競技,跨度之大簡直就是從山海關排到了嘉峪關。他的對手們從側翼頂級進攻手一對一單打的盛世早已過渡到了講究傳切配合,儲備三分射手,執行整體進攻,高效率籃球的浪潮,詹姆斯呢?從始至終孜孜不倦地扮演著球場指揮官的角色。

有的人會說詹姆斯獨,實際上詹姆斯是一個樂於分享球的持球手;有的人會說詹姆斯佔用球權,而

詹姆斯任何一個賽季的使用率都排不進歷史前40,最高的08-09賽季只能排在歷史第47位。因為人們總是樂於看到全能的進攻尖刀,卻難以接受詹姆斯這樣擁有一副鋼筋鐵骨坐在重坦內指揮全局戰鬥的指揮官。

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歷史前50使用率一覽

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詹姆斯生涯每賽季的使用率一覽



時代在變遷,隨著詹姆斯的成功奪冠,人們逐漸認可了他的打法。在2012年總決賽輸給詹姆斯後,杜蘭特對自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為球隊領袖,杜蘭特已經不滿足於做一個頂級得分手。可以看出杜蘭特在12年以後的助攻數有了質的提升並且穩定場均5次左右。詹姆斯作為杜蘭特所一直追趕的目標,也成為了杜蘭特的學習對象。

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而作為現役三大小前之一,倫納德的生涯更加勵志,每年都有長足的進步。在自己的進攻技巧成型之後,倫納德也在今年努力提升著自己的組織能力。我們可以清楚地從倫納德的比賽中看到他在全方位提升自己對於比賽的掌控力,其中就包括組織。

勒布朗·詹姆斯——引領時代的球場掌控者


隨著詹姆斯的第一次奪冠,小前鋒壟斷了之後所有年度的FMVP,這宣告著小前鋒時代的來臨。小前鋒作為球隊中身材最居中的球員,意味著他能比任何其他位置的球員幹更多的事,其中就包括控衛的組織,內線的低位進攻和協防等。而詹姆斯曠日持久的統治力更是為NBA帶來了模仿他打法的年輕球員。組織前鋒的大旗不再由詹姆斯苦苦支撐著,倫納德、杜蘭特以及後輩西蒙斯、東契奇、字母哥們都在利用自己的長處掌控著比賽。如果僅僅稱他們為組織前鋒似乎又有點片面了,因為他們的組織能力和得分能力相輔相成,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長處全方位地掌控比賽、影響比賽,我更願意稱他們為球場上的掌控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