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崇高的核事業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國北方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中,一名回鄉探親的司機,在炕頭擺弄著自己組裝的電子管收音機。這個用小木板組裝的收音機音質並不太好,需要不斷拍打機身,才能聽到斷斷續續的廣播聲。

突然,司機從炕上跳了下來,高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當時,他身邊的人完全不能理解這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為什麼突然變得如此興奮,包括他的妻子在內,都覺得這個人有些瘋顛。

這件事情,真實地發生在我家;這名司機,就是我的外祖父。他聽到的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消息。

外祖父長年在新疆核試驗部隊工作,祖國的核事業在他心中無比崇高,部隊的各項命令都必須無條件執行。難怪連他的親人都不能理解外祖父那一刻激動的心情,甚至他們一直都不清楚外祖父從事什麼工作,因為那是當時每一個核事業人必須遵守的保密規定。

後來,我父母也在核工業系統單位工作。他們工作的單位當時被稱為野外隊,時常需要鑽山溝為國家勘探鈾礦資源。上世紀90年代地質行業普遍不景氣,許多人離開單位“下海”謀生,但父母都選擇了堅守。他們常說:“國家是需要原子彈的,國家是需要我們的。”他們一堅持就是40年,熬過了曾經最艱辛的歲月,迎來了祖國核事業的新時代。

再後來,我也進入核安全系統工作,依然懷著對祖國核事業的崇拜與敬畏,暗暗對自己說,一定要為祖國的核安全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核工業領域流傳著一句話:“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而在我家,對核事業絕不僅僅只是奉獻,更是崇高的愛。

作者:生態環境部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 沈力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