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市地攤一哥,到年銷5000萬:致富的真理根本不是堅持不懈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闖蕩電商圈10年的老江湖:光哥。


光哥的創業史一波三折,卻總能在每一次垂死之際找到新的藍海市場,實現逆勢增長。他的創業核心關鍵詞是:急流勇退趁勢而為


1


致富的真理絕不是堅持不懈!而是趁勢而為!


2009年,計算機專業的光哥畢業了。


從夜市地攤一哥,到年銷5000萬:致富的真理根本不是堅持不懈


同班同學陸續入職互聯網公司當起了白領,而光哥卻看到了學校邊上夜市的商機,開始了擺地攤的草根創業生涯。由於對季節時令的把握,地攤生意日入3000元,光哥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夜市一哥”。


這一年,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創業基金。


2010年,光哥意識到地攤生意的天花板,毅然結束了風風火火的夜市創業。他帶著第一桶金華麗轉身成為淘寶掌櫃,開了一家線上線下結合的寵物用品店。


第二年,店鋪最高日銷3萬+,穩坐武漢寵物用品類目TOP1。


2011年底,因與合夥人理念不和,光哥將“寵物用品”店鋪全部留給合夥人,又一次迅速抽身,趁勢開闢了新航道,大舉進軍正在崛起的家居類目,主賣拖鞋;從那以後,店鋪銷售額平均每年增長1.6倍。


2019年,經過10年沉澱的光哥年銷5000萬,成了“拖鞋大王”。


每一次放棄,都透著果決和急流勇退。

每一次切換,都是對眼界的考驗。

每一次成功,絕不是堅持到底,而是趁勢而為。


2


早期電商模式

兩季類產品決勝的核心

先虧掉一臺保時捷

再賺回一臺勞斯萊斯


拖鞋屬於“兩季”類產品。涼拖銷售高峰期一般在夏季3-6月和棉拖的高峰期則集中在冬季10月到次年1月。要打爆這種季節屬性較強的產品,必須做到兩點:


從夜市地攤一哥,到年銷5000萬:致富的真理根本不是堅持不懈


(1)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提前佈局


以夏季涼拖為例,雖然3-6月份是每年銷售高峰期,但早在前一年的的11月就已經開戰。


11月份的客單價最低,甚至以成本價銷售,直通車淘客開始兇猛拉流量,每賣出一單就會虧錢,堆出和高峰期差不多的銷量,以穩住類目前10的位置。


(2)割韭菜講究時機:微妙的價格把控


緊接著1月開始微微漲價,直到2月開始全面漲價,一路穩步上漲到次年7月,這幾個月的主要任務就是回本和割韭菜,要把預熱期虧掉的本錢,全賺回來。


冬季拖鞋在時間和價格上的把控亦是同理。


如果沒有品牌溢價能力,低價可能是佔領市場最好的鑰匙。但中小賣家最好不要輕易嘗試,不是所有低價都能贏回勞斯萊斯。


競爭對手的橫空出世、供應鏈優勢不足、價格節奏掌握不佳,都有可能讓你輸了保時捷,再倒賠一臺勞斯萊斯。


3


電商人最大的美德:越是在高光時刻,越要懂得剋制。


從夜市地攤一哥,到年銷5000萬:致富的真理根本不是堅持不懈


瘋狂推廣和低價競爭的效果顯而易見。2015年,光哥的拖鞋銷量開創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數字,爆款單品月銷量10萬+。


這一次光哥沒有急流勇退,而是選擇了高歌猛進,加大推廣力度,佔領更大拖鞋市場。


於是,他真的迎來了人生中的高光時刻;那一年,店鋪銷售額上漲了50%之多;但也是那一年,他遭遇了創業以來最大的虧損。


年底核算利潤的時候,光哥發現投入的推廣成本過大,再加上大量的庫存積壓,這一年不賺反賠。光哥虧掉了200多萬


這一次盲目擴張,光哥損失慘重!他不僅虧掉了“保時捷”,還輸掉了超越對手的最好時機。


電商圈有一個梗:當一個人沒錢的時候,做的決定都是對的;當一個人有錢的時候,做的決定大概率是錯的。


電商人,越是高光時刻,越要保持警醒。


4


不要做「大而全」

也不要做「小而美」

要做「大而全」之下的「小而美」店鋪


經歷了百萬血虧之後,光哥意識到了:做單一大爆款,存在巨大庫存風險;店鋪必須轉型。


從夜市地攤一哥,到年銷5000萬:致富的真理根本不是堅持不懈

而棉拖所在家居類目的目標人群往往是“大而全”的,消費者的年齡和社會階層分佈豐富,每個人群背後的標籤也是紛繁複雜:


上至60歲+退休老年,

下至15歲初中生;


上至月入百萬的城市金領,

下至的入城打拼的農民工;


有二次元狂熱分子,

也有酷愛小清新的文青。


也就意味著很難對某一部分人群做“針對性運營”,店鋪的人群運營難度特別大。


於是光哥將店鋪做成了「大而全之下的小而美」,將每一個流量運用到極致,而且分散了庫存風險:


(1)同類產品,差異吸粉,讓人群變得更大更全


同類產品做到同款不同“樣”,用不同的場景和視覺吸引不同的人群,差異化吸粉。例如,同版型的拖鞋,在不同的鏈接裡,可以做成不同的風格:


√簡約深藍男士棉拖——男士

√韓版淡粉女士拖鞋——女士

√中老年保暖棉拖——中老年


這樣,既避免了同類產品對同一人群的互相競爭,又能為店鋪引流更大更廣泛的人群。


(2)同一人群,關聯銷售,專注小而美


將大而全的人群再次細分,進行精準推薦,關聯銷售。


根據小爆款做橫向推薦


例如,店鋪有一個小爆款——卡通拖鞋


由此判斷,店鋪的大眾人群中,有一部分愛好“卡通”。於是,就引入其他卡通相關的產品:卡通居家襪、卡通綁帶等等;以此收割店鋪小眾“卡通愛好者”的潛在購物需求。


根據場景做橫向推薦


例如,買了居家臥室的棉鞋的人,就給ta推薦浴室拖鞋;買了室內防滑拖鞋的,就給ta推薦室外買菜涼拖。互補場景,關聯銷售。


從單店大爆款模式改為小而美群爆款模式,既分攤了庫存風險,又做到了將每一個UV價值最大化。


2016年,光哥的店鋪銷售額同比增長2.5倍,利潤從2015年的負200萬,變成2016年的正向400多萬,再一次實現了逆勢增長。


5


不要只是死盯供應鏈

品牌才是產品最終的歸宿


從夜市地攤一哥,到年銷5000萬:致富的真理根本不是堅持不懈


回顧10年的電商闖蕩生涯,光哥深刻意識到:要賺未來10年的錢,必須建立“品牌”這一護城河。


過去10年裡,快消品的類目TOP商家大多也是手握供應鏈優勢的廠牌,它們憑藉價格優勢在市場中獨佔鰲頭。所以每個商家都死磕供應商,因為只要找到了高性價比的供應鏈,就有了賺錢的資本。


而在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價格優勢意味著,利潤被壓縮得所剩無幾,意味著只能賺小錢。


未來10年,要想賺大錢,死磕供應商保ROI不再有效。更長期有效的方法是:花更多時間洞察消費者,解決消費者真實痛點,建立品牌,以長期降低“營銷成本”


品牌是什麼?


品牌是唯一。


品牌是消費者在芸芸眾產品中,專注選擇你的理由。


未來,什麼樣的品牌能賺取更多利潤?是那些能為消費者提供獨特的解決方案、唯一的審美價值、專屬的自我表達的品牌。


越唯一的品牌,越能賺取利潤。


品牌是信任。


品牌就是告訴消費者:你們來監督我吧。因為企業一旦打造了品牌,萬一這個品牌出現問題,消費者就可以通過網絡曝光、消費者投訴熱線來舉報這個品牌。


品牌是建立產品和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橋樑。這就是為什麼當消費者不確定選擇哪個產品的時候,大概率會選擇有品牌的產品。


只有建立了品牌,才能讓消費者即使溢價,也要選擇你;只有品牌,才能長期減少“營銷成本”,讓你賺長遠的大錢。


未來10年,沒有品牌化的商家,可能最終都將走向消亡。因為消費者永遠都是向下求低價,向上求品牌。


要麼在低價中磨損利潤,等待死亡;

要麼在艱難中誓死打磨品牌,順勢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