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上海最早的美術學校(光緒34年)


清代上海最早的美術學校(光緒34年)


清代末期,上海出現了不少美育教育的學校,如上海圖畫音樂專修學校,土山灣畫館、民立上海女子學堂等等。這裡我就‘上海美術學校’(即上海圖畫音樂專修學校)的情況作一簡單的介紹。上海圖畫音樂專修學校是在光緒33年年初(1907年),由戴葆如和吉田洋行的廖君合夥創辦的。校址選在上海法租界紅墳山南黃河路潤德南里。學校當年的圖畫科主要學習鉛筆畫、水彩畫、油畫等西洋畫種。速成班,學期為半年。為招攬學員,擴充名額,曾數次在清代的“時報”上刊登招生廣告。當年的7月該校的首屆學員畢業時,畢業生們在學校內舉辦了一次畢業秀的圖畫展覽。為擴大影響,學生們在上海各大馬路上分送展覽會的票子,憑票入場參觀,此事還引起了當時媒體的注意。在光緒33年的下半年,學校又增設了手工科,同時將學校改名為上海圖畫音樂手工學校。這時的學期定為一年。到了光緒34年(1908年),學校改為由廖君一人獨辦。學校遷址到西門外南陽橋西首茄勒路,並將學校定名為‘上海美術學校’。這就是‘上海美術學校’的大致經過。它成為開創上海美術教育先河之一的學校,它應該是最早的‘上海美術學校’。

我收藏的是光緒34年的‘上海美術學校’第二屆畢業生的畢業文憑,這張證書堪稱絕品,不但稀見,而且更具文史價值。為什麼說極具文獻史料的價值呢,因為通過它可以改寫上海的美術教育史,過去上海的美術史研究者都認為上海開辦美校是在1912年的事,而我收藏的這枚清代光緒34年的上海美術學校的畢業文憑的存在和出現,它改寫了上海的美術教育並不是從劉海粟在1912年開辦的美術學校開始的這個不爭的事實。

這張證書為宣紙,彩色石印,邊框內的六條金色的大龍在雲海裡自由穿梭翻騰,上面的二條大龍正為搶火球而忙(俗稱雙龍戲珠),下面由高山和海水組成,整幅圖案精美莊麗。框內的蘭色網狀地紋中印著鏤空的‘美術學校’四字。在此證書上寫著“上海美術學校畢業文憑,唐敏,年二十一歲,江蘇省武進縣籍,於丁未年以相當之程度考入本校特科肄業學期已滿,茲經本校考驗給最優等文憑。光緒叄拾肆年五月日給,並鈐上紅色篆文‘上海美術學校之印’的大印。”此文憑的票幅尺寸為54 cm X 42.5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