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國爆炸理論的奠基人,向世界宣告火藥來自中國

四大發明在國內可謂是人盡皆知: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印刷術。說起火藥,我們都會自豪的說它是中國人的發明,它促進了軍事設備的變革,是它加速了世界格局的變化。但是在不到五十年前,世界其他國家卻並不這樣認為。特別是在西方國家的教材和百科全書中,火藥的發明者是十三世紀英國人羅吉·培根。

直到1990年美國第十七屆國際煙火技術學術會議上,一位中國科學家宣讀了名為“火藥和衝擊波在中國的發現”的學術論文,向世界證明了最晚在公元八世紀中國的煉丹家發明了火藥,公元十世紀火藥已被運用於軍事的事實,獲得了與會學者的認同,從此為中國火藥正名。

這位學者就是我國爆炸理論及應用學科的倡導者和主要奠基人,前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副院長,丁敬教授。

他是我國爆炸理論的奠基人,向世界宣告火藥來自中國

丁敬

發起“留美科協”,一切為了回國去

丁敬,1924年出生於浙江省無錫縣,他的父親丁祖庚是同盟會成員,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父親的愛國情懷對丁敬產生了很大影響,年少的他勵志以自己的本領報效祖國。

他是我國爆炸理論的奠基人,向世界宣告火藥來自中國

青少年時期的丁敬


1941年,丁敬考入國立浙江大學。在校期間他廣泛參與進步活動,向同學們宣傳“通過工業建設和科學教育來創造新的中國”的進步主張,並擔任學生自治會主席。

1944年,以竺可楨為名譽團長的“戰地服務團”創立,丁敬任副團長赴前線進行抗日宣傳和勞軍活動。戰地服務團活動對丁敬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回校後,他與好友王家寵等同學一起創辦了“華社”,開展愛國活動。

大學畢業後,丁敬被聘為甘肅玉門油田煉油廠技術員,雖身處大西北但他一直密切關注著時局的變化。

隨著國內愛國救亡運動不斷高漲,丁敬回到上海,擔任進步組織“人民世紀創造建設社”理事,主編了《時建通訊》刊物,宣傳進步思想,投身革命運動的洪流。

他是我國爆炸理論的奠基人,向世界宣告火藥來自中國

1945年,在浙江大學時丁敬參與組織戰地服務團


1948年,丁敬動身赴美到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和布諾克林工業學院選讀研究生課程。因為他意識到當時的先進技術都在國外,只有學有所長才能更好的建設國家。

當時在美國的進步留學生時刻關注著祖國的時局變化。1949年上半年,丁敬等組織留學生多次聚會,討論新中國成立後應該為祖國做些什麼工作等問題。

同年6月“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以下簡稱“留美科協”)在匹茲堡創立。

他是我國爆炸理論的奠基人,向世界宣告火藥來自中國

丁敬留學美國


丁敬負責起草留美科協的會議宣言,他與葛庭燧、侯祥麟、華羅庚等人共同被推舉為協會理事。1949年8月,全美已有19個“留美科協”地區分會,會員410人;到1950年3月,地區分會增至32個,會員達718人。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到大洋彼岸時,丁敬作為“留美科協”常務理事,他立刻召開會議,確立了“認識新中國, 為回國參加建設作準備,一切為了回國去”的工作重點,鼓勵和動員留學人員歸國。

他是我國爆炸理論的奠基人,向世界宣告火藥來自中國

1950年3月,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從國內寄給美國丁敬的信,希望留美科協動員留學生回國參加建設

至1950年協會解散時,這個成立不到兩年的組織有超過400名留學人員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當時國內百廢待興的事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獻身國防,提高我國兵器技術水平

1950年7月,丁敬突破重重阻礙回國,在華北大學工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擔任副教授。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組建了我國第一個爆炸裝藥加工專業教研室,為建國初期的軍工專業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54年,丁敬與陳福梅等一起創建了彈藥裝藥專業,這是我國首批12個軍工專業之一。面對當時國內爆炸技術一片空白的現狀,丁敬編寫了《爆炸作用原理》《彈藥裝藥工藝學》等教材,並在國內創建了多個專門從事爆炸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實驗室。

丁敬參考了蘇聯專家的草圖並結合國內實際情況於1958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可進行破片殺傷、聚能破甲等課題研究的爆炸實驗室。後來,他成功研製出了我國第一代大爆破用毫差雷管和尖端武器用毫秒雷管。

1963年,丁敬提出只追求炸藥爆速、單指標突進,而不考慮爆轟壓和炸藥使用安全等指標是不全面的,必須加強炸藥爆轟理論研究並使炸藥各種性能測試方法規範化。

他帶領學生成立了132科研組,先後研製了HBJ、HJJ兩種爆轟性能高、貯存安定性好的優秀高能炸藥,受到王淦昌教授等著名學者和領導部門的高度評價。

1966年,丁敬作為高效炸藥性能測試技術組組長,制定了《高效炸藥性能測試方法》,對於我國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為中國火藥正名

在1980年美國舉辦的第七屆國際煙火技術會議上,丁敬在報告中提到了古代中國的火藥發明和煙火技術,受到了在場西方學者的質疑。這一個在中國人盡皆知的常識在國外卻幾乎無人知曉,丁敬發現在西方國家的中學課本上火藥的發明者是是13世紀的英國人羅傑·培根。

作為當代中國爆炸理論的重要人物,丁敬開始了為中國火藥正名的工作。

回國後,他先將這一情況反饋給了《中國大百科》的編審組,查閱了古代的典籍文獻,撰寫了“中國古代火藥”這一條目:

“現代黑火藥是由中國古代火藥發展而來,火藥是人類掌握的第一種爆炸物,是中國古代4大發明之一,對於世界曾起重大作用。”

為了扭轉世界對火藥發明者的錯誤認知,他又於1985年專門拜訪了中國文化科技史著名作家李約瑟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中國古代火藥的發明、火藥的早期軍事應用、火藥技術的發展和古代火藥理論的探討這4個方面的研究成果,面對確鑿的史料和嚴謹的論證,李約瑟完全贊同丁敬的觀點,充分肯定了中國是火藥創始國的地位。

李約瑟在論著中這樣寫道,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中國最先發明火藥,這些證據已大白於世。歐洲最早提及火藥是在13世紀末,而在此之前,中國已將火藥廣泛應用於軍事了。

在1990年召開的第15屆國際煙火技術學術會議上,他以一篇名為“火藥與衝擊波的發明發現在中國”的報告,向世界系統闡述了中國火藥的起源、理論、軍事應用技術史。證明了中國早在公元八世紀的漢代就發明了火藥,中國古代火藥爆炸完全可以產生衝擊波,而且我國明代學者宋應星對火藥衝擊波進行了最早的描述。

進入21世紀,丁敬全面投身於國防科研工作,將研究重點轉向爆轟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上,在“二維爆轟理論與實驗技術”“二維拉氏實驗技術”“固體火箭推進劑的衝擊引爆及安全性研究”,以及“衝擊波化學和材料動態響應”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多次在國際會議上做報告闡述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得中國爆轟學得到了世界的關注。1991年,丁敬獲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發明三等獎。

在自身研究不斷精進的同時,丁敬還培養了我國第一批爆炸學研究生,他先後培養12名碩士生、16名博士生和3名博士後。這些人如今都成為我國爆轟學領域的中堅力量。


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參考文獻:

1.《丁敬小組口述訪談資料》,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2. 《無悔人生》,蘇青科學網博客

3.《丁敬:爆炸人生》, 中國力學學會

4.《領導創建留美科協的學者》,科學網

5. 本文圖片來源於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絡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