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摘餘秋雨 《文化苦旅》語錄


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摘餘秋雨 《文化苦旅》語錄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餘秋雨 文化苦旅

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實在太少。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人生,就會成為一種簡單的軌跡,一種沉悶的重複。——餘秋雨

——餘秋雨 文化苦旅

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湧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

——餘秋雨 文化苦旅

再也讀不到傳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龍飛鳳舞的楹聯。再也找不見慷慨的遺恨,只剩下幾座既可憑弔也可休息的亭臺。再也不去期待歷史的震顫,只有凜然安坐著的萬古湖山。

——餘秋雨 文化苦旅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

——餘秋雨 文化苦旅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問。

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餘秋雨 文化苦旅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裡,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

——餘秋雨 文化苦旅

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惶恐。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餘秋雨 文化苦旅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太偽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餘秋雨 文化苦旅

人生就是這樣,年少時,怨恨自己年少,年邁時,怨恨自己年邁,這倒常常促使中青年處於一種相對冷靜的疏離狀態和評判狀態,思考著人生的怪異,然後一邊慰撫年幼者,一邊慰撫年老者。我想,中青年在人生意義上的魅力,就在於這雙向疏離和雙向慰撫吧。因雙向疏離,他們變得灑脫和沉靜;因雙向慰撫,他們變得親切和有力。但是,也正因為此,他們有時又會感到煩心和惆悵,他們還餘留著告別天真歲月的傷感,又遲早會產生暮歲將至的預感。他們置身於人生渦旋的中心點,環視四周,思前想後,不能不感慨萬千。

——餘秋雨 文化苦旅

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摘餘秋雨 《文化苦旅》語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