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境貢山 依山而居,守山為業

貢山縣捧當鄉,我的家鄉。這裡山勢相對平緩、有豐富的高山草場及沿江河谷、農牧業生產條件良好,是貢山縣主要的牧區之一。我們家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依山而居靠山而活......

記憶中,我的爺爺、父親都是村裡有名的獵人。雖然沒見過他們現場狩獵,但他們的戰利品讓我對他們的名聲堅信不疑。那戰利品就是我的床墊,一張獸皮床墊,不僅是我的,我的哥哥姐姐們的床墊也都是獸皮,更誇張的是媽媽告訴我,我們幾兄妹小時候尿床,損毀了好幾張獸皮。我想打獵是那個年代農民“靠山吃山”最具有代表的生存途徑。

秘境貢山 依山而居,守山為業

爺爺輩的獵人

秘境貢山 依山而居,守山為業

父親輩的獵人


直到,1996年,國家開始嚴管槍支,父親響應國家號召,把家裡的槍支上交給了國家。他自己的身份也從獵人轉變為了牧民,在高山草場上放養豬羊牛馬,在家田地裡種植果蔬、青稞、洋芋等等,除了自給自足還可以變賣添置其他傢俱。在這片土地裡我們依然依山而居靠山為生。


畢業後在外漂泊多年,2017年我又回到了這片充滿溫情的土地。這一次,我以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貢山管護分局捧當鄉管護站職工的身份,從父親的手裡把這片山林接手了過來。這片山林養育了我的祖先、我的父母還有我,現在我們衣食無憂,開始反哺,守護大自然成了我的日常工作。

秘境貢山 依山而居,守山為業


更難得的是走上工作崗位,發現很多以前和父親一起狩獵的長輩都加入了守山護林的行列,成為了家鄉的一名守山護林員。

秘境貢山 依山而居,守山為業

秘境貢山 依山而居,守山為業

記得第一次與他們巡山時,我開玩笑說,你們都知道我們的珍稀動物在哪裡,千萬不要悄悄揹著我去盜獵啊。哪成想我反被訓斥一通。一位長輩說,小熊崽子,叔叔我們知道哪裡有珍稀動物活動,我們更知道怎麼保護他們,我們文化不高,但這林子裡的事你現在依然還是一個三歲娃娃。對啊,現在植被這麼完好處處是綠水青山,水鹿現身村莊與牛同住等等跡象,這何嘗不是老前輩從獵人轉變為守山護林員後多年來守護山林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成果。

秘境貢山 依山而居,守山為業

前有放下獵槍保護野生動物的護林員,後有學成歸來反哺山林的年輕人。青山綠水,可見;“金山銀山”,可期。讓我們繼續依山而居守山為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