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疫情期間,全國所有學校都不得不停學來配合防疫,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學業,絕大多數學校都採用了網絡授課的方式教學。同時,這也給學生們接觸手機提供了“正當”理由,網上曝出了不少學生以上網課為由玩遊戲、看直播的實例。孩子們的自制力比較差,建議家長們在孩子上網課期間,也要起到足夠的監督作用。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你到底說不說?你會說話不會?”

座標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侯大姐家中,她正一邊哭著一邊訓斥自己11歲的小兒子。侯大姐一直在逼問,而坐在對面的兒子小強(化名)只是低著頭抽泣,不發一言。侯大姐情緒很激動,朝著孩子頭上扇了一巴掌。兒子越是不說話,她就越來氣,免不了對著孩子又掐又打。不知是心疼,還是其它什麼原因,侯大姐自己臉上也淌滿了淚水。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侯大姐又究竟想讓兒子說什麼呢?原來,前陣子工地上給侯大姐轉了工錢,但無故少了200元,她左算右算都對不上賬,只好讓大兒子幫忙。大兒子查看了母親手機裡的交易記錄,發現錢都被充值到了遊戲平臺。再粗略一統計,這段時間購買遊戲裝備足足花掉了家裡4萬多塊。大家這才知道,這一切都是小強搞的鬼。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據小強的表哥介紹,這些錢買的都是某榮耀上的皮膚和英雄,還有某精英上比較炫的瑪莎拉蒂。而至於為什麼小強會這麼大手大腳地花錢,其實他的目的很“單純”。

“充了還想充,因為角色厲害,入場的時候一群人都圍著我看。”

“能在同學面前炫耀炫耀。”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小強自己交代,他是在媽媽買東西付款的時候偷看並記住了密碼。而後開始偷偷用媽媽的手機支付購買裝備,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更讓家人氣憤的是,他給自己的賬號充值其實只用了兩萬七八,還有一萬多是給同班同學充的。為了不讓大人發現,她還刪除了扣款短信和轉賬記錄。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侯大姐這次打孩子,就是要讓他親口保證,以後不再玩遊戲了。面對媽媽的步步緊逼,小強氣憤地摘下口罩,終於一邊抽泣一邊開口說話了:“我委屈,她(媽媽)一味地指責我。每次我一犯錯,都是埋怨我,從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每次都是先說我的錯,我也認識到我的錯誤了。”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表哥在一旁搭腔:“那你以後還玩不玩遊戲了?”

小強:“不玩兒了。”

表哥:“那你給我保證保證。”

小強:“我以後不玩遊戲了,好好學習,聽家人話。錯了,我錯了。”

表哥:“你那遊戲玩著怪美,你媽、你爸、你哥揹著水泥賺錢美不美?”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看到兒子回心轉意,態度誠懇地認了錯,侯女士的氣也消了。他對兒子說:“我也有責任,沒教育好你,陪伴你少了,主要是成天得出去幹活。以後我得照顧好你,以後好好聽話,別再玩遊戲了啊。”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侯大姐坦言,除了小兒子以外,她們一家都靠背水泥賺錢。背一袋水泥只能拿到1塊錢,還得給人裝到車上,這些錢需要她多背4萬多袋水泥才能賺回來。事情發生以後,記者幫助一起聯繫了官方客服,提交了退款申請,某訊退回來24700元。而給同學充值的一萬多塊,由於對方家長不配合,材料提交不全,肯定是退不回來了。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筆者記得小學時《寒假生活》的序言上有這樣一句話:“玩兒是孩子的天性,學習是孩子的天職”。我也支持不能把孩子管得太嚴,應該給他們合理的玩兒的時間,但要看怎麼玩兒,玩兒什麼。手機遊戲對眼睛、頸椎等發育有不良影響,而且容易沉溺其中,致癮性強,不知不覺中就能耗費掉大量時間,我是不太贊成家長放任孩子玩網遊的。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而且從小強的那句話“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炫耀”來看,班上還有不少孩子也在玩遊戲,他們甚至還會經常“交流比拼”,這不免讓人產生一絲擔憂。筆者小時候進過一次村裡的遊戲廳,被我爸兩腳踹了出來,回到家又狠訓了一頓,嚴厲禁止我沾染電子遊戲惡習。現在學生們玩兒手遊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知道是家長們心軟了,還是手軟了。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聽到有不少人說過,別人家的孩子都有手機,就你家的沒有,會給他幼小的自尊心造成傷害,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筆者倒是覺得,就算自尊心受傷,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沒有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學生應該比的是成績、是素養,而不是自己有沒有手機,甚至父母有沒有豪車。況且,這樣的自尊心傷一傷也無妨吧?總好過慣成攀比心理。

又一個糟蹋血汗錢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總之,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不該僅僅只是一個監護人,還應當是一個陪伴者、引導者,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