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就好心態,心若安泰,就有好的生活狀態

“心若被困,世間處處都是牢籠;心若安泰,哪裡都是天堂。”

練就好心態,心若安泰,就有好的生活狀態

這次的居家隔離,我們都有大把大把的空閒時間,可以靜靜的享受生活,可事實上有人的居家隔離,就是在備受煎熬。

感覺很多事情該做,可是一件事情都不做不了,因為每天在心情煩躁,每天在焦慮恐慌,精力被這些惡劣的情緒所耗費,哪裡還沉澱得下心思去做事情?

練就好心態,心若安泰,就有好的生活狀態

01 心態會影響生活狀態

我的一個同事,除非天塌下來,否則她總是一副樂呵呵的模樣。

她兒子讀書期間成績中等偏下,只要兒子吃喝玩樂的快樂,她一點也不在意。

但是孩子勤快,喜歡幫家長幹家務活。

還很陽光,見到人多遠就笑嘻嘻的打招呼。

這孩子高考成績不咋的,上了一個專科大學。

眼見其它同事的孩子上了重點大學,家長還在擔心孩子的就業問題。

但同事樂呵呵的認為孩子有大學可上就行了,至於就業問題,她說“天生一物,必有一路”。

結果她兒子學校畢業進廠裡當了一名普通的技術工,可是因為工作踏實,懂技術,善於協調人際關係,幾年後被提拔為副廠長,拿到了豐厚的年薪。

而另一同事的女兒上的是重點大學,可同事要求她考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結果考了三年,每次距離名牌學校的錄取線只差一點點。

大概是承受力不強,孩子整晚睡不著覺,居然患上了抑鬱症。

兩個家長的心態不同,孩子的發展狀態令人意外。

我們的心態,不僅影響自己,也會影響身邊人的生活。

居家隔離的兩個月,很多人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基本上吃兩頓飯。

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看疫情的變化,焦急的等待疫情的結束。

一天天的焦慮和擔心,雖然居家休息,可日子過的特別心累。

而有的人則覺得居家隔離,是難得的好時光。

有人陪愛人做家務,陪孩子讀書,享受著天倫之樂。

有人學做菜,做各種糕點,解鎖了各種新技能。

有人學習和思考,用空閒時間開拓了一片新領域。

於是疫情結束,有人一無所獲,心情焦慮,呆出了毛病;有人享受了家庭生活,增進了親子關係,甜蜜了夫妻感情,還解鎖了新技能,收穫滿滿。

惡劣的心態下度日如年,好日子也過得糟心;樂觀的心態裡日子充滿了祥和,過成了詩情畫意。

所以心態形成差距,心態決定生活。

練就好心態,心若安泰,就有好的生活狀態

02 心態好,一切便安好

好心態就是一個人的心理陽光,對待任何事情,內心總能保持樂觀開朗的情感態度。

心隨境變,境隨心生。環境可能影響心情,心態卻能夠改變處境。

有人因為颳風下雨就會影響心情,總是在雨雪天莫名的心情憂鬱,情緒低落。

而有的人無論晴天雨天絲毫不影響心情,按照既定計劃做自己的事情。

在許多人在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悲喜不定的時候,范仲淹這樣的仁人志士哪怕被貶官,也能心態平和,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樂觀開朗的情感,積極向上的態度,同樣的處境,不一樣的人生。

最讓我感慨的是班上的倆個學生,都是父親死了,家境困難的情況。

其中一個學生耿耿於自己的沒有父親,沉默自卑,精神面貌、健康狀況、學習成績都不太好。因為心理脆弱,心態不好,生活狀態就差。

而且心態差的學生,外界的幫助和鼓勵很難達到心底,讓他積極要費很多時間和心思。

其實另一個學生家裡更困難,穿的衣服都是別人給的,但她心態好,樂觀開朗,她認為只要她努力,將來的生活一定會好的。

所以她臉上有笑容,心中有志向,積極上進,品學兼優。

林清玄說:“晴天時愛晴,雨天時愛雨。”也就是說人不能被外部環境所左右,要始終保持好的心態。

能心平氣和始終如一,把心智都用到正事上來,而不是被壞情緒所耗費的人生,才是充實和有價值的。

“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練就好心態,心若安泰,就有好的生活狀態

03 練就好心態,過好生活

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誰都願意去當騎師,去駕馭生命,去主宰生活。

那麼怎樣才能有好心態,去駕馭自己的生命呢?

1、不過分計較小得失。

過分注重生活的小得失,斤斤計較,會被拖入瑣碎的泥潭,擾亂了心智,迷失大方向。

看淡得失,相信什麼事都有兩面性,有得有失,福禍相依,不是你去計較的來的。

不為小得失所亂所擾,著眼於大原則大方向,你會心胸寬廣,樂觀開朗,輕鬆自在得多。

2、靜心讀書聽音樂養性情

有一句暖心的話語:“煩躁的時候,不要說話不要做決定,自己安靜地待一會兒。”

安靜的呆一會兒,讓心平靜下來。

安靜的讀書,讓知識教會我們有正確的認知。

安靜的聽聽音樂,陶冶情操,舒緩情緒,滌盪心靈。

好性情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修煉養成。

3、提升認知,有大格局。

梁山好漢都是迫於無奈,被逼上梁山,他們雖能打能殺,可是需要人來領導。

歷史上歷代的農民起義屢次失敗,那是因為他們只有小農意識。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有大格局。

認知決定心態,格局構建人生,能上升到哪個境界,認知和格局說了算。

認知有了,格局大了,脾氣性格自然就會好,心態也就自然而然也好。

4、不如意的事情也樂觀的去面對

事物都是會變化和發展的,須知風雨過後有彩虹,災難後面緊跟著福氣。

事物都有兩面性,積極樂觀的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它便可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心理心理學裡的積極心理暗示就是這個道理。

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問題,樂觀的看待問題的發展方向,相信只要努力了,未來一定比現在好。

樂觀只會給我們帶來好心情。

練就好心態,心若安泰,就有好的生活狀態

結語:現代心理學倡導人們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心理學家馬爾茲說:“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悅的事,它會做出喜悅的反應;看到憂愁的事,它會做出憂愁的反應。”

心態好的人樂於看到事物美好的令人愉快的那一面。

當我們習慣想快樂的事,神經系統便會習慣地令我們處在一個快樂的狀態。

心態好,心智得到發揮,事事順利;心態差,“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亂了心智,事事糟心。

不受外物影響,不被別人左右,樂觀的氣定神凝,臨危不亂,寵辱不驚,心態一流,方顯大智慧。

用愛迎接太陽,用笑點綴時光,用快樂充滿心房,我們的每一天,便會越來越美好!

作者簡介:我是陌上風輕,一個播撒正能量的人,多年的教育實踐讓我更多的思考婚姻,家庭,教育的問題。我相信有好心態就有好生活,歡迎交流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