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加快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 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

關注|兩江新區:加快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 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

<figcaption>生產線上的工人們進行加工作業 圖/陳昕/<figcaption>

機器24小時開足馬力運轉,18條生產線全線啟動,近千名員工同時投入生產……最近,在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市靈龍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以下簡稱靈龍)裡,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在各自崗位進行著加工作業,整個廠區呈現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據瞭解,靈龍是一家集微型電機系列產品研發、生產、營銷於一體的電子信息類企業,其拳頭產品為手機振動馬達,主要作為手機配套器件使用。

“有專業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為3.69億部,我們企業則生產了超2億臺手機馬達,高峰時期日均生產超百萬個。”靈龍常務副總經理張南平介紹,靈龍深耕兩江新區多年,已經逐漸成為該行業領域佼佼者,華為、oppo、vivo等手機制造商均與靈龍有緊密合作,靈龍出廠的手機振動馬達佔據了國內手機較大的市場份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靈龍的生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一季度的訂單量同比只有去年的90%。不過,作為兩江新區第一批覆工復產企業,隨著上下游配套企業有序恢復生產,靈龍的業務也逐漸步入正軌。

关注|两江新区:加快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據悉,在兩江新區全力推動大數據智能化的背景下,近年來,靈龍加大自主研發,對儀器自動化升級,逐漸從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智能化方向轉型,如今,靈龍將目光瞄準了智能穿戴設備,積極推動產品的智能化改造,發展高端產品、高端零部件。

“我們正在研發測試的一款線性馬達可安裝於穿戴設備,這款馬達相比於目前市面上穿戴設備所使用的馬達,具有反應時間更快、使用壽命更長的優點。”張南平表示,這款產品已經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不久之後將面向市場。

張南平說,兩江新區圍繞“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招商,培育壯大智能產業集群,制定了《重慶兩江新區促進先進製造業發展辦法》等一系列政策,靈龍生產的產品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兩江新區正利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政策扶持等方式,集中重點,著力發展集成電路、平板顯示、智能終端以及汽車電子四大板塊。

在招商引資領域,京東方重慶智慧電子系統制造項目及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等系列項目成功落戶兩江新區,目前正在加緊施工建設;紫光集團在兩江新區深度佈局,紫光“智能安防+AI”、紫光存儲芯片產業基地等項目相繼落地;亞洲首家集12英寸芯片及封裝測試為一體的功率半導體企業重慶萬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已開始生產放量;奧特斯、聯創電子、萊寶高科等系列項目踴躍入駐……

关注|两江新区:加快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在政策支持方面,《重慶兩江新區促進科技創新發展辦法》《重慶兩江新區促進先進製造業發展辦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有力推動了電子信息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為企業創造了優良的發展空間。

2019年,兩江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完成產值1756億元。以海爾、格力等為代表的信息家電產業已形成了500億的產業規模;以京東方、萊寶、康寧等為代表的平板顯示產業已形成500億元產業集群;以奧特斯、超硅半導體等為代表的高端電子材料產業具備近100億元的產業規模;並逐步聚集了以紫光、萬國半導體、中星微等為代表的集成電路企業和以恩智浦、大陸集團、日本電裝等為代表的汽車電子企業。

進入2020年,兩江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頭依然不減。

今年1月,陝西萊特集團與兩江新區舉行簽約儀式,該集團將在兩江新區增資擴產建設新型顯示產品用核心控制板及精密膜切的生產線,並建立宇隆總部基地及研發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兩江新區連續多周舉辦“雲簽約”,包括緯創智慧製造研發中心項目、凌陽科技重慶集成電路設計研發中心項目等電子信息項目陸續落戶兩江新區。

3月28日,兩江新區舉行電子信息產業“雲推介”活動,向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及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全國數十個省市的70餘家電子信息產業企業、商協會,以“屏對屏”的方式,推介兩江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優勢,誠摯邀請海內外客商來渝投資興業。

未來,兩江新區將繼續對標世界頂尖水平,瞄準“新基建”發展,搶抓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機遇,加速集聚高端高質高新“三高”產業,進一步完善“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佈局,進一步增強“雲聯數算用”全要素聚集,推動兩江新區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