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今天“亮牌”了

今年初

中央赋予成渝两地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使命

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央交给重庆的任务中

就包括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

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也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

打好“创新牌”的意义十分重大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今天“亮牌”了

4月1日

2020年重庆市科技创新工作会召开

对重庆如何打好“创新牌”进行了部署

今年围绕建设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这一目标

重庆有哪些颇具亮点的工作

值得你关注

一起来看看!

今年,重庆将聚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眼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制定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科技创新环境营造,实现高新产业功能互补、设施平台互联、人才技术互通、政策制度互惠。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今天“亮牌”了

“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2020年重庆市科技创新工作会透露,在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面,今年重庆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重要抓手就是高标准建设重庆科学城、加快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

高标准建设重庆科学城,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培育创新企业,发展高新产业,成为科学之城、创新高地。以重庆科学城建设为统揽,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统筹推进“一区多园”发展,加快集聚高水平创新载体,引进培育优质创新主体,汇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完善两江协同创新区功能,持续引进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和高端人才团队,支持落地研发机构对接产业需求加快发展,建设一批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两江协同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示范、新兴产业孵化、国际科技合作和创新资源集聚高地。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今天“亮牌”了

谋划建设战略科技力量

今年,重庆将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推进建设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长江模拟器、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重庆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谋划长江流域生态国家实验室,着力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启动建设重庆实验室,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

近期,已经有不少好消息传来——

3月16日,重庆市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科技部与重庆市政府联合发文批准建设,标志着重庆市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是重庆市近10年来再次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此次两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获批建设,标志着重庆市在争取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利于集成国家和区域优势创新资源,打造超声医学和山区桥梁及隧道领域原始创新高地,促进成渝双方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优势互补,增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重庆市依托重庆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今年也顺利获批科技部支持建设的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该中心也是重庆市首个国家级应用数学中心。重庆应用数学中心将聚焦国家及重庆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及先进制造、智能交通等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集聚数学与相关领域科学家、行业专家、企业家等,共同凝练和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数学问题,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数学创新人才团队,打破单位界限和学科壁垒,推进数学与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对接融通,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落地,提升数学支撑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今天“亮牌”了

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近期,科技部发文批复重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今年重庆将制定实施试验区建设行动方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丰富技术应用场景。

重庆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两大领域,开展基于传统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智能制造试验示范及基于山地城市独特场景的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场景构建示范,打造西部人工智能创新资源集聚区、人工智能激励政策试点区、推广应用模式示范区。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今天“亮牌”了

布局建设一批新型基础设施

近期,中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传统基建主要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不同,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以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为支撑,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重庆已经在抢抓“新基建”方面进行布局。3月7日,重庆两江新区应用5G技术举行“新基建•智能网联”云签约专场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62.8亿元。其中包括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透露,重庆市今年要抓住“新基建”契机,布局建设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今天“亮牌”了

聚焦支柱产业,开发硬核产品

2019智博会上,重庆提出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宣示,而是对长远发展的深层布局。今年,重庆将聚焦“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在强化支柱产业科技支撑方面,重庆将聚焦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等支柱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主攻方向实施一批主题专项,推进市区(县)联动实施、产学研协同攻关,研究核心技术,开发硬核产品。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今天“亮牌”了

谋划“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也是今年重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除了继续办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今年重庆还将谋划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谋划“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有效对接中科院、工程院等创新资源。发挥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重庆)机制和模式创新优势,引进建设一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汇聚更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今天“亮牌”了

制定实施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重庆市出台了强化疫情防控科技支撑9项举措,安排4批57项应急项目、投入财政科研资金3000万元,组织全市100余家产学研单位、2000余人参与科研攻关,取得较好成效。如重庆医科大学联合企业研发的2个新冠病毒诊断试剂盒已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

近日,重庆亦度疫苗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落户重庆高新区。该项目投入运营后将弥补疫苗抗体产业空白,将建设重庆疫苗研发中心,建立重庆疫苗生产基地。

根据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上的部署,重庆将制定实施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行动方案,体系化布局建设创新基地,协同化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强化医疗医药技术研发,推进精准医疗、中医药、抗体、疫苗等方面重点突破,支持生物经济、健康经济发展。

创新

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是美好生活的“先手棋”

“亮牌”之后

仍需扎实推进

更要久久为功

创新重庆

从今天开始加速

文字:韩梦霖

文中资料综合自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重庆日报等媒体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