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直播”戰略,能幫映客度過低迷期嗎?

“社交+直播”戰略,能幫映客度過低迷期嗎?

  出品 | 於見

  近日,映客發佈了公司2019年全年的財報。財報顯示,映客2019年全年總營收為32.6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了15.3%;全年調整後淨利潤為7146.2萬元人民幣,同比減少了88%。

  在公佈財報的同時,映客表示“公司於3月30日回購股份143.7萬股,每股價格0.96-1.01港元,耗資142.59萬港元”。其實,自今年1月以來,映客已經連續17次回購公司的股份,共回購1287.1萬股,涉資1557.8萬港元。

  映客如此高頻的回購公司股份,與其連續下滑的股價有很大的關係,映客想向市場傳遞出公司股價被低估的信號,以此來提振投資人的信心。

  然而,根據近幾個月映客的股價走勢來看,回購股份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截止到3月30日收盤,映客股價已經跌至0.99港元/股,總市值為19.87億元,股價和市值雙雙大跳水。

  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7月映客在港交所上市時的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之初股價甚至一度飆升至5.48港元/股。而如今映客的股價已經跌至不到1港元/股,市值蒸發了將近75%。

  更為嚴峻的是,隨著直播行業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各大直播平臺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再加之跨界而來的短視頻、資訊、電商平臺都在發力直播領域,映客所要面對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此同時,在直播行業監管日趨嚴格的情況下,優質資源不斷地向頭部平臺聚集靠攏,中小型玩家紛紛淘汰出局,行業的“馬太效應”正在進一步凸顯。在這樣的背景下,業績下滑、股價大跌的映客實在難以給到投資人信心,映客也將面臨一場重大的“挑戰”。

  直播業務營收連年下滑,平臺用戶增長乏力

  根據公開的財報可知,映客的營收主要來源於三個部分,分別是直播、網絡廣告和其他。而直播業務常年佔據主營收的九成以上,網絡廣告和其他業務佔總營收比重甚微。

  具體來看,2019年全年映客的直播收入為31.76億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37.29億元下降了15%;映客的網絡廣告收入為7244萬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1.21億元下降了41%;其他收入為1972萬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984萬元,增長了101%。

  我們再看一組數據,2016年至2019年間,映客的總營收分別為43.35億元、39.42億元、38.6億元和32.69億元,連續4年呈現下滑的趨勢。另外,2016年至2019年間,映客直播業務的收入分別為43.26億元、39.18億元、37.29億元和31.76億元,同樣也呈現出連年遞減的趨勢。

  顯然,佔據總營收超過九成比重的直播業務收入連年下滑,也直接導致總營收連年下滑,而這些又直接影響著映客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映客的股價一路下滑。

  再往深層次看,映客直播收入下滑與其平臺上的用戶數量及活躍度也有一定的關係。早前,映客還會發布平臺付費用戶的數據,如今已經“悄然隱藏”。此前數據顯示,2016年Q2映客公佈平臺的付費用戶數量達到260萬,2017年Q1付費用戶數量下降至182萬,再到2017年Q4平臺上的付費用戶僅僅只有65萬。

  此外,映客平臺的月活躍用戶數量與頭部平臺也有較大的差距。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映客全年月平均活躍用戶達2981萬,相比2018年的2549萬,同比增長了17%。

  “增長17%”,看上去映客的表現還不錯,但對比虎牙、鬥魚等頭部直播平臺上億的月活用戶,映客僅僅二千多萬的月活用戶實在“相形見絀”。再對比抖音、快手等跨界直播的短視頻平臺,它們4億的月活用戶也甩開映客好幾條街。

  在此情況之下,直播收入連年下滑、平臺用戶增長乏力的映客,已經到了必須要“開疆闢土”拓展新業務的拐點。

  發力“社交+直播”,新方向挑戰重重

  對於目前營收、淨利出現雙雙下滑的情況,映客官方表示是由於行業競爭激烈、直播業務受阻導致的。同時,映客表示2020年公司將會圍繞“社交+直播”的戰略發力,持續豐富產品矩陣,進行多元化佈局以拓寬用戶覆蓋面。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映客為了拓展業務都做了哪些“努力”。據瞭解,2019年映客先後推出了多款直播、互動娛樂以及社交領域的新產品。包括面向老年人的“老柚直播”、基於二次元的興趣社區“StarStar”、語音交友平臺“不就”和“音泡”,還有相親交友產品“對緣”、地圖社交產品“22”。

  另外,2019年7月映客還斥資5.8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一款主打陌生人社交的產品“積目”,該產品類似於陌陌、探探,只不過目前還沒有什麼聲量。

  公開信息顯示,截止到2019年10月,“積目”的月度活躍用戶不過50萬,並且尚未開始商業化,目前仍處於虧損階段,僅在2018年就虧損了將近兩千萬。由此看來,收購了“積目”的映客並不能直接享受到產品的“果實”,還需要持續不斷的為“積目”輸血。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為映客捏一把汗。很明顯,映客已經失去了在直播領域拔得頭籌的機會,也無力與頭部平臺扳一扳手腕,所以它寄希望於開拓新的業務尋找增長點也是為了“生存”。

  然而,如此全面又複雜多樣的產品佈局只會迎來更多更強勁的競爭對手。例如,在視頻互動娛樂平臺方向要面對抖音、快手、B站的強勢打壓;在陌生人社交平臺方向要面對陌陌、探探等資深玩家的高位碾壓;在其他更多細分小眾社交方向,更要與互聯網巨頭們扶持的“不差錢”玩家一較高下。

  這怎麼看都是“拿雞蛋碰石頭”,頭部平臺尚有餘力一搏,但股價連續下滑的映客玩得起嗎?登陸了資本市場,映客的責任就更大了,所走的每一步背後都有千萬雙眼睛盯著。而此時處於低迷期的映客,真的能奮力一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