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的故事

息夫人,春秋時期息國國君的夫人,出生於陳國(今河南淮陽縣)的媯姓世家,又名息媯,因容顏絕代又稱為"桃花夫人"。前人有詩云:"桃花夫人好顏色/月中飛出雲中得/新感恩仍舊感恩/一傾城矣再傾國/"息夫人初到息國時,息國的國力已是衰弱不振。見君候整日沉湎於酒色,疏於政事,她憂國憂民之心寤寐不忘,就變著法兒規勸息侯勤於朝政,親賢士,遠群小,獎耕戰,興農商。息侯聽了夫人的勸導,使息國慢慢地走上了自強的道路。­

息縣的故事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陳國探親,路過蔡國,順便去探望為蔡侯夫人的姐姐,誰知蔡侯竟在接風的宴席上調戲息夫人。息夫人盛怒之下回到了息國,將此事告訴了息侯。息侯與楚文王密謀圖蔡,楚國出兵俘虜了蔡侯。蔡侯則設計報復息侯。他極力向楚王稱讚息夫人的美貌,好色的楚王以武力將息夫人搶去作為夫人,息侯被楚王安置在汝水,封其食十家之邑,使守息祀。息侯岔鬱而死,息國自此滅亡。息夫人終日懷念故國,牽掛息侯,雖為楚王生了兩個兒子,但三年不語,最終自盡而死。後人為紀念她,在漢陽城外桃花洞上修建了一座桃花夫人廟。就連曹雪芹在《紅樓夢》裡也引詩嘆道:"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詩人宋之問曾感嘆道:"可憐楚破息/腸斷息夫人/乃為泉下骨/不作楚王嬪/楚王寵莫盛/息君情更親/情親怨生別/一朝俱殺身/"。­

息縣的故事

  息縣《縣誌》中還有人為她撰寫了生平,立了傳記碑文,1984年6月,在息縣縣委招待所還出土了清同治年間的"息夫人辨證碑"。息縣城關還新建有息夫人塑像,以示紀念。至今,息縣一帶還流傳著"掛燈勸息侯"及"三年不語"的故事。­

息縣的故事

其他和息夫人有關的詩詞:­


杜牧《題桃花夫人廟》­

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

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劉長卿《過桃花夫人廟》­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雲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

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王維 《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題息夫人廟》­

清 鄧漢儀­

楚宮慵掃眉黛新,只自無言對暮春。­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息夫人,春秋時息國國君的夫人,出生於陳國(今河南淮陽縣)的媯姓世家,又名息媯。 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息媯出嫁路過蔡國,蔡侯獻舞以其與自己的夫人是姊妹,迎至宮中款待。款待時蔡侯行為輕佻,息侯聞之大怒,設計報復。派使者往楚國,慫恿楚文王出兵假攻息國,息再向蔡國求救,誘其出兵。9月,楚兵於莘地(今汝南縣境)戰勝蔡國,俘虜蔡侯。蔡侯亦設計報復息侯,向楚王稱讚息媯容貌極美。楚王來到息國,設宴答謝息侯,乘機以武力將息媯搶去,作為夫人。息媯入楚宮3年,生了兩個兒子,即堵敖和成王。但不願說話。楚王問她是什麼緣故,她回答說:“我一個女人,伺候兩個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麼話可說的?”楚王道:“這都是蔡侯的過錯,我當為夫人報仇。”於是興兵攻打蔡國。文王死後,令尹子元心懷不軌,於魯莊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在息夫人的宮旁建造新館,每天歌舞奏樂。息夫人哭著說:“先君讓人歌舞是用來演習戰備,征伐諸侯的。今令尹不用於仇敵,而用與未亡人(未亡人”古代寡婦自稱)之身旁,不是很奇怪嗎?”侍人將夫人的話轉告子元。子元說:“夫人不忘仇敵。我反倒忘了。”是年秋,率戰車600輛進攻鄭國,但不勝而歸,反而假報戰績,住進王宮,誘惑息夫人。魯莊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鬥射師鬥廉勸阻,子元不聽,反把鬥廉抓起來。息夫人派侍人密奏楚成王。秋天,申公斗班殺死子元,鬥轂於菟接替子元為令尹,從而緩和了楚國的危難。後人為紀念她,在漢陽城外桃花洞上修建一座桃花夫人廟。關於息夫人的事蹟,《左傳》、《史記》等書中都有記載。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她的許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