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臨潼區:今年秋季將建成投入使用學校(幼兒園)7所

陝西網訊 4月1日,西安市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作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三場召開。西安市臨潼區代區長黃可介紹臨潼區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

2019年以來,按照西安市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要求,臨潼區立足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要求,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努力實現到2021年,全區辦學體制機制更加優化、學位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教育教學質量普遍提高、師資隊伍素質整體提升。

西安市临潼区:今年秋季将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幼儿园)7所

全力保障學位供給

2019-2021年,分階段組織實施各類學校(幼兒園)的新建、改擴建項目,新建包括秦漢九年制學校、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渭北學校(初中部)2所,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2所,將新增學位4800個,加上目前存量學位4400個,可滿足義務教育階段新增學齡人口8300名的就學需求。

2020年秋季臨潼區將建成投入使用學校(幼兒園)7所。

大力實施“三名+”工程

一是著力打造名師隊伍。以“名師+”工程實施為載體,以打造“骨幹、卓越、教育家”型教師隊伍為目標,新建成區級名師工作室1個,主持人由首屆“馬雲鄉村教師獎”獲得者、2018年西安教育之星張紅紅擔任。2020年計劃招聘教師由358名增加至594名,引進更多高層級緊缺人才,提升教師隊伍質量。

二是著力培育名校長梯隊。以全面提高校園長領導力水平為目標,制定了《臨潼區“百名校長大培訓”實施方案》,選派14名小學校長、9名初中校長參加全市第一期“千名校長大培訓”活動;選派40名校長到上海參加“領導力提升高級研修”培訓,中小學校長能力素質、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三是深入推進“名校+”工程。制定了《臨潼區“名校+”教育聯合體組建工作實施方案》和《臨潼區“名校+”工程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全區現已組建6個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25個區級“名校+”教育聯合體,名校引領作用突顯,鐵路中學、化工院中學、康復路小學、磚房小學等“+校”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升,得到了周邊群眾的認可。2020年我區將再組建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4個、區級“名校+”教育聯合體10個,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按照“德育為先、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知行合一”的目標,我們從三個方面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堅持五育並舉。以思政課教學改革為核心,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以“經典誦讀進校園”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以試點建設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為抓手,強化學生勞動教育。2019年,在西安市“中國夢·愛國情·成才志”系列活動中,臨潼區華清中學、實驗小學等5所學校獲三等獎,臨潼中學等3所學校獲優勝獎。

創新教學管理。在高中學校推行學生生涯規劃管理,引導學生準確進行自我評價,判斷個人未來發展方向,科學制定行動計劃。2019年,華清中學被評為西安市首批普通高中特色學校。

強化隊伍管理。實施中小學校長全員聘任制改革,按照政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的三公開原則,全區61名同志被聘用到校長崗位,並呈交了《任期目標承諾書》。

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臨潼區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經預測,2020年秋季,臨潼區幼兒園小班、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學位需求分別是7500個、7857個、6465個,可提供學位分別是10680個、7920個、6600個,幼兒園及義務教育各學段起始年級學位供給充足。

據瞭解,臨潼區將把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作為今年的全區工作重點,通過專班指導、科學謀劃、教學研討等舉措,重點打造一批教學質量有保證、學生素質有提升、學校辦學有特色的優質學校。重點實施秦陵初中、土橋初中、康復路小學、磚房小學等8個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質量提升項目(其中小學5所、初中3所),9月開學前全部完工。擬定了《全區公辦學校質量提升方案》,深入推進中小學校長聘任制和教師全員培訓,進行任期和年度目標考核,全面提升公辦學校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