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憶——露天電影

童年回憶——露天電影

小時候,一聽說有電影,心像翻窩的小鳥,早就飛得沒影蹤了。

那時候不像現在,媒體五花八門,音像種類繁多。由於文化生活的貧乏,村上若來個說書的,月兒四十都出不了村。記得有一個村請了個說書的,開的是現代樣板戲《紅燈記》,說了半個月,還沒出第一場《迎接交通員》中的火車站。要是說大本頭(長篇)書,如《楊家將》、《岳飛傳》、《劉墉下南京》等,戶家輪流管飯,成半年大半年都說不完。平常,村頭街市,偶然來個玩猴的敲敲鑼,人會聞聲而至,男女老少、裡三層外三層水洩不通。

對於一個村來說,要是能演場電影,那就更了不得。大隊會一早通知小隊,小隊會一早通知社員提前收工,早回家做飯,不耽誤晚上看電影。最興奮的還是小孩兒。當放映員在村鎮街道開闊的地方豎起杆子,綁上喇叭、拉起銀幕、發動電機、放起唱片時,他們會歡呼雀躍,有的打鬧、有的扔帽子衣服,覺得心都要跳出來,不知如何表現是好。天還不黑,銀幕前就擺滿了凳子佔位置,不乏你長了、我短了,你多了、我少了之爭。一早吃過晚飯的人們,會扶老攜幼,說說笑笑,相互打著招呼,陸續進場。這時,電影放映員會架起機子,打開電源,開始對焦。只見一道白光射向銀幕,開始歪歪扭扭,漸漸調正並穩定下來。孩子們也會立馬響應,站在凳子上,或伸頭縮腦,或用手不住地編著捏著,在銀幕上映出《兔子》,《老虎》,《馬、牛、羊》等怪異圖形自娛自樂。天漸漸昏了下來,放映場地人山人海,呈倒鍋底狀向外張開。來晚的,沒處站,只好踅圈轉、鑽空子,或乾脆站到銀幕後邊看。其實後邊也一樣,只不過圖像“淡些”、字幕是“翻字”、右手都成了“左撇子”罷了。有的為了佔領有利地形,一早就爬上了牆頭;一些身手利索的孩子,索性不無得意地爬到樹上,來個一覽無餘。“哎呀,太危險了吧!”的確不安全,可那時看了多少場電影,也從來沒聽說過誰家孩子從樹上掉下來。

童年回憶——露天電影

電影開演前,放映員會用河南普通話,介紹放映內容。那時候,影片種類很有限。國產片最著名、印象最深、百看不厭的還數《雞毛信》、《小兵張嘎》、《敵後武工隊》、《上甘嶺》、《英雄兒女》、《打擊侵略者》、《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等;戲曲片有《花木蘭》,《天仙配》,《梁山伯與祝英臺》、《劉三姐》、《五朵金花》、《朝陽溝》等。後來,有了樣板戲,國內劇目更顯單一;國外也有少量的故事片譯入,如《列寧在一九一八》、《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賣花姑娘》以及越南抗擊美軍紀錄片等。此時,社會上流行一句順口溜,叫“中國‘新聞簡報’,朝鮮‘哭哭笑笑’,越南‘飛機大炮’”,就是很形象的寫照。再後來,隨著文化產業的進步,彩色片成了絕對主角並有了寬銀幕電影。

電影開演了,放映員關掉燈泡,打開影機,一道銀光鋪滿銀幕。隨著“噠噠噠噠”響聲的傳出,首先是電影製片廠那激昂的片頭曲,令人興奮不已。特別是“八一電影製片廠”那顆閃耀的五星,至今仍讓人難以忘懷。接著,是電影的人物介紹和正劇。至今,人們還能記起戲劇影片中愛情的美麗,故事片中戰爭的慘烈;正面人物大義凜然、光明磊落、機智勇敢,反面人物陰險毒辣、唯利是圖、貪生怕死。也正是這些電影的薰陶和道理的潛移默化,讓人們懂得了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醜陋,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在人生的道路上,建立最起碼的行為底線。

童年回憶——露天電影

那時侯,看電影成為一種情結。由於電影拷貝(膠片)少,有時需要兩地跑片,甚至會等到深夜;附近三里五里有電影,抬腿就去、小菜一碟;十里八里有電影,只要聽說一般都不放過。在這裡值得一說的是,我們舞鋼有一座山叫“小寺山”,位於棗林和武功交界的滾河下游,海拔高不過百米,但那時卻住著一隻雷達部隊。他們每季度放一次連場電影,我們一般都不會放過,有時跑到了,電影也該結束了。那時我常想,要是天天看電影,那該多麼幸福哇!

光陰荏苒。如今的電影已今非昔比:過去若把電影比作“盛宴”,今日的電影定是“瓊林盛宴”加“流水席”;過去叫“獨樹一幟、寓教於樂”,現在叫“萬花叢中、各取所需”。

電影,我永遠的情結。特別是黑白影片的厚實、淳樸,是彩色影片無法展現的。近日,我又打開電腦選看了57年拍攝的黑白故事片《柳堡的故事》,那美輪美奐的主旋律音樂,那令人沉醉的《九九豔陽天》插曲,那撩人心絃的純真情感,那細膩真切的劇情安排,仍讓我久久難以平靜……今有此文,純賴情結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