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彥東:為國門把住第一道“防疫”關隘

◎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

3月23日,根據新冠肺炎防控轉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新形勢,民航局等五部委聯合發佈,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均須從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這一天,車彥東略帶疲憊的臉上露出些許輕鬆。

车彦东:为国门把住第一道“防疫”关隘

車彥東

眼前的車彥東,一幅黑框眼鏡後透著一股篤定,談吐之間又散發著一種朝氣。

“在民航局和北京市政府的有力指揮下,從疫情發生至今,首都機場的防控工作做到了萬無一失。”身為首都機場股份公司應急業務經理,在這場跟疫情搶時間的戰爭中,車彥東與同事已經緊張戰鬥了70多天,他牽頭制定的《首都機場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方案》,被譽為是這場國門防疫戰的第一道屏障。

“這套方案詳盡、完備而便於操作,讓各崗位的防疫工作落實都有據可查。”一位一線安全員說,從篩查、隔離到轉運,每個流程都能做到無縫銜接、科學有效。

這份應急預案,從最初防控武漢、到湖北到全國再到全世界,在短短兩個多月內不斷調整不斷升級,史無前例。“應急預案是守護國門的第一道關隘,缺失了就會導致工作無法運轉,再急再難也要在第一時間拿出高質量的文案。”車彥東說。

車彥東所在的首都機場運行控制中心,是首都機場的“中樞大腦”,彙集了機場方方面面的運行信息。

在這裡,車彥東帶領模塊人員主要負責協調處置首都機場所有應急和突發事件。2006年,從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車彥東加入首都機場運行控制中心,不知不覺已14年,經過多年的業務實踐,好學肯幹的車彥東從普通技術員成長為應急業務負責人。

正是14年的歷練,使車彥東對所有應急突發事件有一種敏銳的洞察力。1月10日,在獲悉武漢新冠肺炎有散發苗頭時,車彥東就會同相關部門,用一週時間先行準備了一份應急預案,對武漢至北京的航班實施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與所有人一樣,車彥東沒有料到,疫情的發展如此兇猛迅速。剛做好防控武漢-北京航班的應急方案,但不到兩天,防控形勢就陡然變得嚴峻起來,疫情從整個湖北省擴散到了全國。

一切都太突然。“那時正逢春運,首都機場日均進出港旅客二十多萬,僅是體溫檢測一項如何實施就困難重重。”車彥東說,國際進出港常備有測溫設施,而在當時國內進出港卻沒有。

必須儘快拿出一個科學可行的防控方案。

自1月25日接到任務後,連續幾個通宵,車彥東認真研究了17年前首都機場乃至全國各界抗擊SARS的優秀經驗和做法,並以此為基礎,僅用3天就梳理出一份《首都機場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方案》。

為了讓方案更貼合一線、更經濟實用,方便各工作人員操作實施,車彥東和同事硬是在一天內走遍了三座航站樓所有的旅客路徑,不留一個死角。

國內航班旅客到達首都機場後,會通過不同的廊橋通道進入航站樓,大面積配置測溫設備既是浪費,同時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如何做出一個經濟、安全、可行的方案?通過遍走航站樓,車彥東與同事想出了在旅客聚集較多、同時也是到達必經路線的行李提取大廳開展體溫的集中檢測,受到了機場方方面面的好評。

1月29日,方案初稿形成後,從定稿再到次日正式實施僅用了6個小時!那天,車彥東在辦公室又熬了一個通宵,而平時做這樣的應急預案,從形成正式方案到最後實施,最快都需要半個月。

防控方案的及時發佈,為首都機場第一階段應對國內疫情把住了第一道關口。

國內疫情剛控制住,國際疫情的蔓延又來勢洶洶。外防輸入迫在眉睫。從3月3日起,車彥東與同事又緊急動員起來,在上級領導的部署下,結合形勢變化又依次發佈了《首都機場機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點地區來京旅客臨時安置區處置程序》《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制定第一入境點入境的航班保障流程(第一階段)》等,讓入境的疫情苗頭止步於國門第一道關口。

4月1日當天,首都機場起降航班349班,運送旅客近兩萬人次。“雖然國際航班暫時分流到附近省份機場,但我們仍不敢有絲毫懈怠。”車彥東又開始奔忙“內防反彈”相關事宜了。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