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跑毒"!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交配候鳥北歸的季節。同時,截止本期內容發送時,

我國的累計境外輸入病例已達到808 ,防範境外輸入成為目前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圖片數據來自於新浪微博)


正如人類可以在國與國之間進行移動,不少動物也會在特定的季節主動遷徙。人類中有傳染病,其它動物中也有傳染病。今天,我們來談談與動物相關的遷徙行為和傳染病。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春天到,候鳥歸

據中新網3月27日報道,近日,在瀋陽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大批北遷的候鳥飛到此地,讓沉寂已久的冬天再次熱鬧起來。湖面上,一群群候鳥燦爛的羽毛,在落日的餘暉下,像浮著一團團花簇。在這些候鳥當中,白鶴(Grus leucogeranus)優美的身姿最是矚目。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圖/中新網)


遼寧省瀋陽市的法庫縣素有"中國白鶴之鄉"的稱呼,每年都有大量白鶴長期逗留。但全球白鶴的數量並不多,僅有約3500~4000只,並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紅色名錄")從2004年直到2018年最新的評估中被列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動物

(後文鏈接中可查看白鶴的IUCN紅色名錄信息,提取碼為fxhi

現在,經過一整個漫長冬天的等待,不少候鳥終於回到了北方棲息地,其它許多北方的溼地公園也正上演著"萬里長空結對行,青山綠水寄衷情"的壯觀場景。

老實待著混吃等死不香嗎?

對於部分候鳥來說,它們生命中的大半時間都在飛行中度過。每一年,成千上萬的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定時在越冬地和繁殖地進行長距離的往返遷徙。

它們延續了上萬年的遷徙行為究竟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原因?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圖引自程遠)


其中一個觀點是"遺傳誘導論",部分科學家認為,遷徙是遺傳的結果。鳥類的遷徙行為,或許可以追溯到鳥類的祖先恐龍身上。

在一億多年前的侏羅紀(Jurassic),在遙遠的歐亞大陸北部,生活著一群快樂的恐龍,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靈敏,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綠色的大森林~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為了追尋不同地方的資源,恐龍們開始向更遠的地方進行擴張,日積月累,恐龍在棲息地和覓食地的季節性行為演化成了週期性的遷徙行為。

通過古生物學家對恐龍化石的研究,有學者提出,諸如禽龍這樣的大型植食性恐龍和巨型蜥腳類恐龍就都存在著遷徙行為。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不無道理,圖引自黃靜)


古生物學界幾乎已經達成共識, 鳥類起源於小型獸腳類恐龍。有理由推斷, 它們從恐龍祖先那裡繼承了遷徙的本能。另有歐洲學者發現,哪怕是用籠子圈養著候鳥,它們仍然具有遷徙的衝動——夜間會向著南方跳動著撲扇翅膀。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遷徙與傳染病

在知道了候鳥的遷徙本能後,假如我讓你將這種遷徙行為和發生在候鳥群體中的傳染病聯繫起來,可能你會覺得我在無理取鬧,這兩者看上去明明是八竿子打不著,何談聯繫?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但科學家發現,其實候鳥的遷徙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個體患上傳染病的風險,具體的途徑包括兩條。

(一)遷徙逃逸(migratory escape)

我們給出一個情景,現在一個候鳥的棲息地爆發大量寄生蟲感染,那麼每一個生活在此環境當中的鳥類都有極大的感染風險。但這時如果候鳥的感覺來了,覺得不能再好吃懶做下去,而是該開始遷徙,隨著候鳥們飛離原來的棲息地,自然就能和其中的蟲蟲說拜拜~這種方式稱為遷徙逃逸。

打不過我還不會跑嗎~

二)遷徙剔除(migratory culling)

依然是上述的情況,敏銳的你可能已經發現問題了,如果在遷徙之始,已經有個體受到感染並且悄咪咪地混進了遷徙群體中,那麼這時是不是會導致候鳥群體在遷徙的過程中不斷有鳥被感染,讓遷徙逃逸發揮不出作用呢?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答案是,確實如此,所以這時我們的第二種手段就登場了。在一些對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和苔原天鵝(Cygnus columbianus bewickii)的研究中發現,前者受感染的個體遷徙能力會降低;後者受感染的個體與健康個體相比,遷徙的時間縮短近一個月,遷徙的距離也會縮短。所以,不管是草地貪夜蛾還是苔原天鵝,

只要染病,就會與遷徙大部隊的節奏發生差異,從而脫離出群體,儘管結果看上去非常像我們現在進行的"自我隔離",但實際上卻顯得被動得多。

這樣受到感染的個體與遷徙大部隊分開,避免了遷徙的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的現象就是"遷徙剔除"。

最後

關於遷徙和傳染病的關係其實遠不止如此,另有研究表明,為將能量集中起來供以遷徙,鳥類可能會降低自身的免疫調節等機能。儘管這樣意味著鳥類會讓自己更容易患病但它們依然如此選擇,正如同買筆記本電腦時,注重性能的遊戲本太過笨重,而便於攜帶的輕薄本又難以配備高性能。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這樣看來,遷徙和傳染病風險的聯繫還真不能一概而論,對於不同的候鳥、不同的遷徙路線、不同的致病病原,遷徙這一行為是降低還是提高傳染病風險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步伐從未停止,當我們進一步清晰了動物遷徙與傳染病風險的關係後,那麼在未來時日中,預測野生動植物和人類未來的疾病風險就變得可行可控。面對野生動物潛在的疫情風險,面對保護瀕危動物的需要,面對保護人類自身,我們都將更具信心與能力。

震驚!動物居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1]聞丞,徐永春.鳥的遷徙 中國大地的生命奇蹟[J].森林與人類,2019(05):8-27.

[2]Altizer Sonia,Bartel Rebecca,Han Barbara A. Animal migration and infectious disease risk.[J]. Science (New York, N.Y.),2011,331(6015).

[3]A. M. Simmons, C. E. Rogers, J. Entomol. Sci. 26, 136 (1991).

[4]. J. A. van Gils et al., PLoS One 2, e184 (2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