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故清明節總是在公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之說。“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春秋時代,晉國的晉獻公因為寵愛驪姬,導致太子申生自殺,另外的兩個兒子重耳與夷吾則逃亡他國。

  重耳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部落裡寄居十二年,後來重返中原,欲尋求各國的協助而復國。他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一行人飢寒交迫的到達了衛國,沒想到衛文公卻讓他們吃了難堪的閉門羹。這時,重耳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染上了風寒,發著高燒,他喃喃囈語著想喝一碗肉湯。但是,隨行的人一樣也兩袖清風,上哪兒去籌錢買肉呢?忠心耿耿的介之推,一咬牙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出熱熱的肉湯,重耳喝了之後,居然不藥而癒。一行人也繼續前行,到達了齊國,並獲得齊桓公的支持,終於在流亡十九年之後,返回晉國,登上大位,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

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晉文公執掌政權後,要之前隨同流亡的臣子們,說說自己的貢獻,再來論功行賞。看到眾人自我吹噓、爭相邀功的嘴臉,介之推非常厭惡,他自始至終都不發一語,晉文公也沒想起他來。介之推失望之餘,帶著母親退隱山林。介子推的一個鄰居為他打抱不平,晉文公才想起了他的恩澤,急忙派人尋訪,但是介之推已經淡泊名利,無論如何都不肯下山受賞。有人向晉文公獻策,放火燒山逼他下山,卻沒料到這把火熄滅之後,眾人在滿山灰燼中,找到了抱著一棵樹被活活燒死的介之推與母親。

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介子推母子被火燒死以後,次年晉文公命令從今往後每到介子推死的日子(3月初五,清明前一天)家家不得生火,只能吃涼的食物,以紀念介子推。而當時晉國文化為春秋時期的強勢文化,寒食的傳統便被推廣到了全國,自此便有了寒食節。清明與寒食(掃墓、不吃熱是寒食的習俗)本不是同一個節日(清明其實只是個節氣),但寒食過後就是清明,所以慢慢也就合二為一。

  唐玄宗時又下詔將寒食掃墓定為五禮之一。

  古時將清明、7月15中元節、10月15下元節並稱三冥節,都是祭祀鬼神的節日。

那清明節的習俗又是什麼呢?

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清明節是豐富有趣的。相傳,清明節要做戶外活動,不僅是要活動筋骨,增加免疫力,還是為了要寒食禁火。因為在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鍛鍊身體,但是,有些人不知道要做些什麼運動,於是人們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一是掃墓,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這個習俗已經相傳許久了。在明《帝京景物略》中記載:“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朝之前就有這個習俗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朝以後的事。到了唐朝才開始盛行清明節掃墓的。

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二是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於花草返青的春季,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並進行各種遊戲,比如:蹴鞠、盪鞦韆、放風箏等活動。中國的踏青習俗也已經相傳許久了,傳說遠在先秦時已經形成這個習俗了,但是,也有人說是始於魏晉才開始的這個習俗。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但是一直到了宋代,踏青才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

清明節的風俗原來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裡有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關注譚論古今,讓歷史照亮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