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最近,微博上一個視頻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一位澳大利亞的護士採訪了很多面臨死亡的人,詢問他們有什麼遺憾或是想要改變的事情。


發現最讓人後悔的不是做過的事,而是想做卻沒來得及做的事。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比如,沒有去表達愛、沒有去追尋夢想、沒有及時享受快樂、沒有勇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過視頻,引起很多網友的感嘆。

有人說:“後悔當初沒有堅持夢想,如果堅持下來,或許現在一切都不一樣”


有人說:“很多事情一旦錯過就來不及了,很後悔當初沒有向喜歡的人表白”


還有人說:“總覺得時間還很長,父親的突然離世讓我知道人生經不起等待”


……


是啊,曾以為日子還很長,驀然發現,你的願望,你的理想,想做的事,想愛的人,都經不起等待。


就像席慕容在《小紅門》裡曾寫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你無法預知,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繼續做的;


有很多人,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見到面的。


但是就有那麼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身的一剎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變了。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的一生,都輸在了一個“等”字。


因為等待,我們失去了太多機會;因為等待,我們也錯過了太多可能。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鐵凝說過:我們都太喜歡等,固執地相信等待永遠沒有錯,美好的歲月就這樣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


曾幾何時,“等一等”成為很多人的口頭禪:

等我生活安穩了,就去追逐夢想;


等我有能力了,就去做想做的事……


又有多少人覺得自己已經30歲了,不敢去重新開始了;


覺得自己已經40歲了,不敢有任何改變的奢望。


於是,一邊滿口抱怨、一邊無動於衷。


其實,時間和年齡從來都不是問題,決定能否去做一件事的是一個人的決心。


最近,78歲的汪奶奶火了。


在抖音視頻中,她妝容精緻、打扮考究,婀娜的身姿、曼妙的舞姿,讓人羨慕。


從14歲便進入杭州歌舞團學習舞蹈的她,直到今天,依然對舞蹈保持著最大的熱情。


雖然到了奶奶的年紀,但是她還在嘗試學習拉丁舞和現代舞。


她說:“年齡只是一個數字,做自己喜歡的事什麼年紀都可以。”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懦弱的人,在被動等待中荒廢時光;勇敢的人,用主動爭取驚豔時光。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夢想,而是敢於做夢併為之付諸一切的勇氣。


想到電影《夕陽下的三丁目》中的淳之介。


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小說家,當他的稿件頻頻被拒,他有些失落。


這時候,父親告訴他應該按部就班上學、寫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就自我懷疑的淳之介決定聽從父親的安排,在家裡好好學習,放棄當作家的夢想。


後來,父親偶然間發現兒子還在偷偷地寫作。


於是,在一次“假裝”爭吵之後,父親以兒子不聽話為由,冷酷無情地把兒子“趕”出了家門。


此後,淳之介沒有退路,他只能把自己關在小屋裡一直寫作,最後獲得了文學大獎。


成名後的他才知道,當年父親把他“趕”出家門,是為了讓他擺脫家庭的牽絆、一心從事寫作。


正是父親的決絕,在淳之介想要放棄時,給了他破釜沉舟的決心。

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很多時候,等待只不過是我們為自己的怯懦和逃避尋找的藉口。


所有的夢想都源於你的主動出擊,而非被動等待。


有夢想,就要去追尋。


有想做的事,就馬上去做。


只要有勇氣開始,一切都不晚。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電影《重慶森林》中金城武說過一句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都會有一個日期。”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會過期的。


很多事情,等來等去,等沒了機遇;


很多感情,等來等去,等涼了人心。


就像韓劇《請回答1988》裡德善和正煥的感情。


兩人本來互相傾心,德善也感覺到正煥對自己的喜歡,一次次給正煥製造表白的機會。


正煥過生日,德善特意送去粉色的襯衫,等到的卻是正煥把襯衫送給了別人;


為了和正煥一起上學,原本貪睡的德善故意早起,等到的卻是正煥無動於衷的冷淡。


一次次期待,都沒有得到回應。


遙遙無期的等,終於讓德善的心涼了。


當正煥最終意識到自己要錯過德善,鼓起勇氣向她表白時,無奈被同樣喜歡德善的崔澤搶先一步。


正煥這才終於明白,讓他錯過愛情的不是時機,而是自己無數次的猶豫不決。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失去了,才懂真愛;錯過了,方知遺憾。


一個不斷等待,一個不斷錯過,到最後如夢初醒,一切都已經無法重來。


電影《後來的我們》中林見清與方小曉的感情也讓人倍感遺憾。


在一次回家旅途的火車上,正值青春年少的兩人相見、相識、相愛。


然而,北漂生活的艱辛、日積月累的隔閡,經歷種種,兩人最終選擇分手。


10年前,林見清沒有挽留方小曉。10年後,兩人再次重逢。


這次,當方小曉乘坐地鐵將要離開時,林見清追了上去。

方小曉說:“如果當初你上了那趟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林見清說:“如果當時你從車上下來,我絕對不會跟你分開。”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是啊,如果當初我們都勇敢一點、主動一點,結果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遺憾終究成為兩個人心中永遠無法縫補的裂痕。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是一生。


讓人遺憾的往往不是錯過,而是根本沒有做過。


愛情往往來不及等待,不要等到緣分逝去才追悔莫及。


學會把握幸福,那些湧動的力量、懵懂的愛意,才是生命美好之所在。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都說,毀掉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詞,一個是改天,一個是下次。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有些事情,等著等著,就等成了永遠。


于丹曾在文章中分享自己的經歷:


一次,于丹因為骨折做了手術。


手術後,醫生幾次提醒她把留在體內的釘子取出來。


可是,由於工作繁忙,于丹一直無暇顧及。


轉眼間三年過去了,那位醫生又打電話提醒于丹,于丹說等下次回家時就馬上去取。


結果,當她下次回到家,父親告訴她那位醫生上週去世了。


一下子觸動于丹哀傷的思緒。


上次兩人聊天,她還和那位醫生說:

“下次我給你帶一棵巴西木,屋裡不能沒有植物。”


可如今,想見面,卻再也無法相見。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等待一場赴約、等待一個電話、等待一次重逢……我們以為有很多時間可以去等待。


然而,世事無常,我們擁有的只是今天。


看到網上一段“假如生命只剩一天”的採訪視頻,讓人忍不住淚目。


假如這是你生命的最後一天,你會如何度過?


等(深度好文)--多少人輸在一個“等”

“我會向我所有愛過的人,說一聲謝謝。”


“我想去和我認識的每個人,包括最親近的人,擁抱一下。”


“離開北京,回到老家,因為父母還沒有享受過我長大後給他們的回饋”。


曾幾何時,渺小、卑微、無力的我們好像只能對自己說:


等我有錢了,一定要好好犒賞自己;


等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向喜歡的人表白;


等我有時間了,一定要好好陪伴父母。


可事情的真相是:


等我們攢夠積蓄,早就不再喜歡那件衣服;


等我們西裝革履,喜歡的人已經嫁做人妻;


等我們事業有成,年邁的父母已經無福享受。


才幡然醒悟:人生,最經不起的就是等待。


等來了成長,卻失去了青春;等到了成就,卻錯過了感情。


人生,只有自己成全自己。


就像《大魚海棠》中的那句話:

不妨大膽一些,去愛一個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個夢……


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讓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讓我們創造奇蹟。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


餘生,不等待、不觀望,無愧歲月、無愧內心。


把每天當成生命中最珍貴的一天。


想做的事就去做,想見的人就去見,想要說的話就說給對方聽,不留遺憾,便不枉此生。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