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的電影《寄生蟲》,幫助了1500戶窮人?現實好心酸

韓國電影《寄生蟲》,相信有不少網友看過吧,畢竟它是有口皆碑的高分作品,經典又真實,可謂震驚全球。

《寄生蟲》,得到了韓國夢寐以求的首個“金棕櫚獎”;

它還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光這5項大獎,就足已告慰過去100年的韓國電影產業。

該片的導演奉俊昊和幾位主演,在國際受封榮譽歸來,又受到韓國總.統的接見。

拍電影拍到總.統設宴慶祝,這待遇夠驕傲一輩子的了。

大膽的電影《寄生蟲》,幫助了1500戶窮人?現實好心酸

總.統.文.在.寅評論《寄生蟲》這電影“太大膽了”,也因韓國電影自此打開北美市場而喜笑顏開。

甚至承諾:政.府將進一步為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象力、並放心大膽製作電影的環境。

某些外媒因此感受到壓力,稱:“以後要很小心地和韓國電影競爭了。”

放眼國內,很多粗製濫造的商業片為了收益博眼球,各種誇張宣傳;劇情站不住腳,主演又是一些不存在演技的流量明星......

當看到《寄生蟲》這樣的電影,網友們嘆息道:“儘管我不喜歡棒.子,但是這片子真的是好,好大膽。”

大膽的電影《寄生蟲》,幫助了1500戶窮人?現實好心酸

帥氣的兒子,英語水平高於一般大學生;有著富人相的女兒,藝術天賦出眾,能言善辯,還有偽造各種高級證件的“本事”;

父親是一位車技精湛的老司機,不用導航都能帶你去三八線以南的所有地方;母親是退役的鏈球運動員,還有一手好廚藝。

這一家四口,各有本事卻都沒有穩定工作,住在半地下室,吃了上頓沒下頓......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高考多次失敗的兒子得到了很好的賺錢機會:給富家女輔導英語。

在“地獄”呆久了,來到豪宅就像身處“天堂”的他,馬上表現出“窮人的貪念”。

於是,他滿腹心機把妹妹也介紹到“天堂”來做美術老師;然後又陷害司機和管家,讓父親和母親替代之。

窮人的一家四口,就像寄生蟲一樣依附於富人家庭。

大膽的電影《寄生蟲》,幫助了1500戶窮人?現實好心酸

寄生蟲想要鳩佔鵲巢的幻想,化為了泡影......這是結局,也是真相。

《寄生蟲》大膽地揭露了韓國的就業狀況,以及上大學的難。

更大膽的是,它反映了韓國嚴重的財富不平等現象。

赤裸裸的金錢真相,就像那句臺詞:“錢,就像熨斗,能熨平生活的一切褶皺。”

富人可以在暴雨中歡呼,享受清新的空氣;窮人卻要在暴雨中失去像老鼠窩一樣的家,流離失所。

這部電影裡的富人,因嫌棄窮人身上的味道被殺害;但比起窮人一家四口,富人一家已經很善良了。

除了那點優越感,這個乾淨、大方的富人家庭,似乎沒有什麼可以讓窮人不滿意的。

大膽的電影《寄生蟲》,幫助了1500戶窮人?現實好心酸

反觀窮人與窮人之間,卻是滿滿的敵意和毒辣。

當發現地下室住著前任管家的老公,為了躲債暗無天日地生活了4年,觀眾們都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本以為同樣身為窮人的金媽媽會心生憐憫,沒想到她堅持要把秘密當場捅出去。

金家的另外三個人因偷聽從地下室樓梯滾出來,局勢瞬間反轉,前任管家馬上明白了所有的事情,拍了視頻揚言要發給主人......

兩個窮人家庭因此產生了搏鬥和冤冤相報,最終導致整部影片中的4人喪生。

大膽的電影《寄生蟲》,幫助了1500戶窮人?現實好心酸

窮人金媽媽說:“如果我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超級善良”。

的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窮人無法善良,為了爭奪生存的資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為了不再成為窮人,必須“不擇手段”。

而富人們,深知合作與成全能給自己贏得更多機會與便利,因此相互支持,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富人的善,窮人的惡”在這部電影裡體現得自然又精準。

大膽的電影《寄生蟲》,幫助了1500戶窮人?現實好心酸

“講真,我身為一個不窮不富的普通人,真的聞不出那富人家庭所說的“地鐵的味道”。”

“他們四個兢兢業業,好好幹自己的工作,別生那麼多事,不在主人家裡放肆不行嗎?工資都給得很高,四個人賺錢很快就能換一個房子住了。”

“為富不仁,才是人們仇富的根本原因。《寄生蟲》裡的富人,真的是因為有錢很善良的那種。”

《寄生蟲》這部電影對於社會的實際意義,就是住在地下室的窮人階層得到了政.府的幫助。

1500戶家庭因此改善了住房條件,每戶最多可獲得320萬韓元(約1.9萬元人民幣),用於改善供暖系統,更換地板、安裝空調等基礎設施。

大膽的電影《寄生蟲》,幫助了1500戶窮人?現實好心酸

窮,不是誰的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