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青鳥劉偉捷老師:疫情之下盡我所能,守住育人這份職業!

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國人民面臨一場嚴重的人生考驗,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疫情蔓延,人心惶惶。接下來,封城封路,延遲開學,這次疫情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2月初,北大青鳥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開始實施線上直播教學。在疫情籠罩的日子裡,線上學習成為全民追逐希望的陽光,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有了著落。每天看到一線工作者無私奉獻,我們雖然不能衝鋒一線,但是我們也可以儘自己所能,守住育人的這份職業。

從最初對線上教學和管理一知半解,到後來思路清晰,逐步進入狀態,我們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感觸很多,收穫也很多。

1、面對新冠疫情的災難,我更深刻理解了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擔當。

84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他們都是院士,更是一名戰士,他們在耄耋古稀之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從他們身上我們真正看到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

在直播教學的第二週,我們每個班主任老師給學生講授了一堂不同於以往的cot課—疫情下的教育。COT即職業導向訓練,是北大青鳥IT職業培訓的課程體系組成部分之一。

除了介紹新冠病毒的知識和防護,還給大家進行了五方面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規則教育、愛與感恩教育。作為老師,我們有必要把疫情這本現實生活中珍貴的教材傳遞給學生,讓他們也去感悟,去感動,去熱愛,去珍惜,去遵守,去感恩。

北大青鳥劉偉捷老師:疫情之下盡我所能,守住育人這份職業!

2、疫情之下,真正明白自律對人生的影響有多大。

疫情就是一個放大鏡,宅在家中的人生活各不相同。太多的人每天被電子產品綁架。而此時,武漢的方艙醫院上了熱搜,確診病人中,“高考哥”在醫院埋頭苦讀,與病魔作鬥爭的同時更與高考和命運做鬥爭,為夢想而努力;“清流哥”躺在病床上,心靜如水,心無旁騖的靜靜讀書,網友稱他讀的不是書,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種心情,是另外一個世界。

作為老師,我們要教育學生自律,學會自我管理,老師自身首先要做到。在這個特殊假期裡,我重新調整了自己的作息。一切按部就班,養成規律,形成習慣。

上課期間,老師線上與學生鬥智鬥勇。我想告訴那些不自律的孩子,疫情是短暫的,人生是漫長的,混過了這一陣,卻糊弄不了長長的一生,未來有太多的因果等著你去品嚐。

北大青鳥劉偉捷老師:疫情之下盡我所能,守住育人這份職業!

3、疫情不僅僅是災難,也是一本教科書,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順應時局,什麼是不斷創新。

剛開始進行網上直播的時候,我相信每個老師都非常忐忑,於是大家一起研究,一起反覆檢測,qq群、釘釘直播、嗶哩嗶哩,反覆對比,多次試驗,找到最好的直播平臺。

線上cot,內容和形式都在創新,線上主題班會,班委會,都給學生以全新的體驗。線上畢業答辯、線上開學典禮,我們已逐漸適應的方式,每一件事情都有條不紊地進行。

北大青鳥劉偉捷老師:疫情之下盡我所能,守住育人這份職業!

4、疫情讓我再次明白培養員工獨立能力的重要性,團隊戰鬥力的提升需要每一個成員不斷進步,不斷強大。

面對新的授課和管理方式,每個人都要最快的做出角色轉換。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大家一塊探討,互相學習,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想法,也許,大家從來沒有像現在感覺到團隊的力量。

一場疫情,給我們每個人切實地上了一課。我們沒有人能夠抵擋意外的到來,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我們的應對能力,無論何時都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和永不服輸的鬥志。風已暖,花已開,未來可期,一切美好終將如期而至!

本文摘取自“鄭州翔天信鴿”微信公眾號,作者:北大青鳥ACCP教質部經理——劉偉捷老師,文章略有修改和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